英德市大湾镇火麒麟舞有哪些特色?
丙戌年元宵,我们来到英德市大湾镇时,已是黄昏。
镇上家家香气扑鼻,亲朋满座,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金山祖庙下的老街上,早就已经人声鼎沸,元宵夜舞火麒麟大型民俗活动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一排“麒麟”摆在“群联”文化室的厅堂一侧。“麒麟”为独角,有头和尾两部分,均由竹篾和素纸扎贴成型,之后彩绘口、耳、眼、鼻、角和尾。双眼安上直流电灯泡,煞是有神。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鳞甲,有尾。民间以其象征祥瑞。
“飘色”队伍和花灯队伍已沿街排成长龙。都是“金犬贺岁”、“莲花仙女”、“水漫金山”、“鹊桥会”之类的民间传统题材。忽见一花灯奇特,是航天飞船不停地围绕着“地球”“遨游太空”,这是唯一的现代科技题材。老者说这纸糊的“神州6号”不伦不类,少年则说这是与时俱进。
少年已急不可待地将锣鼓敲起来了,龙和狮也舞起来了。老者却说,不急不急,妆还未扮好饭还未吃呢。
扮“飘色”的小童亦急着要上“色板”,大人就提醒道,先去把屎尿屙净,坐上去几个小时都不能下来。
在镇政府饭堂匆匆地吃了几口饭,老街那厢的锣鼓又响起来了。龙、狮开道,由麒麟、“飘色”和花灯组成的游行队伍出动啦!
游行队伍先来到镇政府,镇政府门前的广场顿时热闹起来了,龙、狮与麒麟齐舞,飘色***灯色相辉。
之后,“飘色”沿街巡游,麒麟则挨家舞拜。麒麟的头、尾两部分,用一丈多长、喷朱红点的白布连接,各由一人舞动。舞麒麟者多为二八机灵少年,清一色短裤赤膊,毛巾裹头,口咬生菜,耳塞棉球。麒麟舞至谁家,谁家便用点燃的鞭炮掷之,观众也跟着把点燃的鞭炮向麒麟投掷。麒麟舞到之处,皆一片火海烟浪。哦,这情景就是舞火麒麟。地方民俗:舞火麒麟能驱邪引福。火麒麟舞至高潮,周边是火的海洋,周边是烟的海洋,周边是狂欢的海洋!麒麟终于被连绵不绝的鞭炮烧得焦头烂额,体无完肤。“劏麒麟啰!”有人欢呼。地方民俗:“劏”了“火麒麟”的人家是富足之家,麒麟被“劏”则是吉祥兴旺的体现。
被“劏”了麒麟的少年干脆闲抱双手,任由四周的鞭炮往身上掷,竟安然无事,你道奇也不奇?至凌晨,镇上方炮尽人散。镇上老者说:“大湾元宵夜舞火麒麟风俗由南海商人传入,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2007年,英德市大湾镇舞火麒麟,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英德市大湾镇元宵舞火麒麟活动现场。舞麒麟者多为二八机灵少年,清一色短裤赤膊,毛巾裹头,口咬生菜,耳塞棉球。2006年元宵节,英德市大湾镇舞火麒麟活动,火麒麟舞至高潮,周边是火的海洋,麒麟被连绵不绝的鞭炮烧得焦头烂额,体无完肤。
2010年,英德市大湾镇元宵舞火麒麟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