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中医临床研究的特色

近年来,随着中医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临床研究还存在很多乱象和误区。有人捏造实验数据,有人用西医验证中医,甚至有人以中医研究的名义做西医研究,导致中医临床研究与现实脱节,水平低下,可信度大打折扣。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中医临床研究必须严谨可靠,突出特色,突出特色非常重要。

刚性和可靠性是基础。

中医临床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医的诊疗技能和临床疗效,最终面向广大患者。必须建立在严谨可靠的基础上,设计合理,材料可靠,程序规范,数据准确,绝不能马虎和虚假。如果科研设计不合理,管理混乱,资料随意,步骤不统一,最后的结果和数据都是错误的,甚至任意虚增和捏造数据,后果会很严重。比如在临床对比观察中,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病情较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病情较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这个研究结果可信吗?比如实际只观察了20个病人,总结分析时随意扩大观察量,凑成观察100例甚至200例。这是临床研究吗?还有的提前设定研究结论,一切都是围绕设定的结论来做的。这种所谓的研究有意义吗?这只能把人引入歧途,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害。中医临床研究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须认真负责,严谨可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促进中医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突出特色至关重要。

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和优势。中医在治病时,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到“观其脉证,知其病,随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研究也要突出中医特色,在如何进一步提高诊疗技能和临床疗效上下功夫。但是现在有很多人看西医的病,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中医临床研究缺乏中医特色,导致中医临床研究与实践脱节,难以取得突破和提高疗效。中医临床研究要取得突破,必须在重视不断创新的同时,强调中医特色。要突出中医特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突出整体观念: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脏器官有病,所有脏器官都抖”。脏腑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如此。中医在治病和进行临床研究时,不能只着眼于患者的某一种疾病,更要突出整体观念,从整体的“人”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有助于找到新的诊疗路径,提高临床疗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现代中医的基本临床思维和方法。辨病可以明确诊断,把握疾病演变轨迹,确定整体治疗方案,而辨证可以根据疾病演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具体性质,建立针对性的治疗处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深化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进一步明确疾病中医证型的实质,可以使治疗药物更具针对性,为提高临床疗效开辟新途径。

重视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人类50%~80%的疾病都是由不良心态和不良情绪引起的。不良心理不仅容易诱发疾病,而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注重心理调节是中医的优势之一。在中医临床研究中,要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如何协调心理因素与药物治疗上下功夫,找到切入点。

食疗与药膳相结合:根据“药食同源”理论,食疗与药膳相结合治疗疾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中医临床研究中,除了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外,还应重视食疗和药膳的作用,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注意食疗与药膳的结合,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配合药物或药食两用药物制作药膳进行调养,是有帮助的。

发挥综合优势:中医有很多治疗疗养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包括针灸、* *、拔罐、饮食疗养、运动等。在重视药物治疗,不断提高单药治疗疗效的同时,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