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有什么作用?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细菌性痢疾和流感病毒。临床使用:1。上海流感:菊花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牛蒡9克,薄荷6克,甘草6克,水煎。2.急性化脓性炎症:取鲜野菊花及其叶30-60克,水煎常服,取其花、叶30-60克,水煎外洗或捣碎外敷患处。3.高血压:野菊花、决明子各15g,以水代茶浸泡(尤其适用于肝热高血压)。4.咽喉肿痛,眼睛肿痛等。: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性味取向

微寒;又苦又苦;归肺经、肝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功效分类:解热类药物;抗外源性药物;清热解毒。主治:疔疮;痈;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喉咙痛;高血压。

临床应用

9-15g,水煎或外用。[制备]复方野菊花注射液:野菊花250克,蒲公英500克,苯甲醇10毫升,—8010毫升吐温,8.5克氯化钠,制成1,000毫升。各2ml,相当于65438+原药材0.5g。适用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次。

绝育专家

野菊花含有菊花醇、野菊花内酯、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其水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供氧,保护缺血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野菊花的水提取物和水蒸气蒸馏提取的蓝绿色挥发油对多种病原菌和病毒具有杀灭或抑制活性,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的抑制活性强于挥发油。并且具有抗炎、抗氧化和镇痛活性。

验方

宋代荆轲在《田园闲谈》中说:“真菊延年益寿,野菊放人。”野菊花苦寒性优于野菊花和黄鞠,且善于清热。一般用于治疗疖、痈、头痛、头晕、目赤、肿痛。中医认为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痈、疮、湿疹、宫颈炎、前列腺炎、肛窦炎等。以下是一些常用方剂: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g,淡竹叶、薄荷、桔梗、牛蒡子各9g,芦根18g,甘草3g,水煎3次即可痊愈。用野菊花15g、金银花15g、密蒙花9g、夏枯草6g可治风火引起的目赤肿痛,煎服或外用均可。预防感冒、脑炎、百日咳的野菊花6克,开水浸泡20分钟,煎30分钟,代替喝茶。热毒侵袭引起的咽喉肿痛: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连翘10g。口服汤剂。湿疹、皮肤瘙痒,用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野菊花3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煎汁,倒入浴缸,加温水至能浸泡患处。每天洗澡1次,每次30分钟。将被痈、丹毒、毒蛇咬伤的野菊花30克,土茯苓20克,蒲公英20克煎服,每日65,438+0剂,分2-3次,共7-65,438+00天,将野菊花鲜叶捣碎外敷患处;或者将野菊花15g带茎捣碎,用适量酒煎服,趁热服用,药渣外敷患处;或将野菊花与苍耳10g捣碎,加一碗酒,绞汁。或与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白子菜15g、金银花20g煎服;或野菊花鲜草、鲜紫花地丁捣碎外敷,取野菊花12g,水煎。痔疮炎症金银花50克,野菊花25克,蒲公英25克,紫花地丁25克,白子菜15克,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用。前列腺炎用野菊花直肠内栓塞,每日2粒,1疗程两周,连续用药2 ~ 3个疗程。宫颈炎用温水洗净后,取适量野菊花粉涂于宫颈处,每日1次,连用3 ~ 5天。也可配合野菊花注射液外用。慢性盆腔炎,每晚睡前半小时将野菊花栓1片塞入肛门约7 ~ 10 cm,疗程1天,经期停用。外阴部瘙痒用苦参饮(苦参20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黄柏20克,野菊花20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治疗尿路感染野菊花30g,海金沙30g,水煎服一日两次(12 ~ 13处方出自江西草药)肾炎野菊花、金钱草、车前草各3 g。把它放在水里。(选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中药材)肠风野菊花(晒干炒成炭)六次怀熟地(酒沸膏捣)八次炒姜,四次炒苍术,三次炒地榆,两次北方五味,一两次煮蜂蜜。服用前用白汤送下。(本草言)野菊花肝热型高血压12。

其他应用

多种中成药都含有野菊花。有一种野菊花叫菊脑,也可以当菜吃,嫩茎叶可以凉拌,也可以炒,也可以当药膳;野菊花做成的枕头清香宜人,有疏风清热、明目的作用。开发的产品有野菊花荞麦保健枕、野菊花枕等。需要注意的是,野菊花性微寒,普通人长期或过量服用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出现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肠鸣、便溏等胃肠道反应,因此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和孕妇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