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选择毒疖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治暑毒疖4参考资料附件:1治暑毒疖处方2治暑毒疖中成药3治暑毒疖穴位4治暑毒疖相关药物5古籍
总结一下,病名为毒疖。指夏季发生的热疖。见《金鉴医宗》卷74。又称夏疖(1)。是夏天头面部的疖[1]。它的病大多是夏天感觉湿热,皮肤汗蒸引起的。症状有初起小豆、根部发红等皮损,继而肿胀疼痛,常伴有发热、心烦、呕吐、舌干等。见《外科之玄》卷七。夏疖又叫夏择,夏使择毒疖[2]。
暑毒疖子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汗。
3治暑毒疮《外科选》卷七:“暑生热,大者毒,小者疖。引起发热,腹胀,疼痛,没有其他七邪。夏季宜清化香火,加秦、连、大黄,治之;还不如加上敷的药。”
以清热解毒消暑引起的小疖为宜。荆防败毒散可与藿香、黄连、石膏等一起内服。相当于多汗。
暑疖的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3]。
起初,服用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严重者服用仙方救生汤;外用如意黄金散或远志膏和乌龙散[3]。
若不消而成脓,口服头三浦或黄芪内脱散;外治法是切开引流,脓液一般用猪蹄汤或用黄柏煎剂冲洗,再用二宝丹或乌乌丹去脓去腐[3]。
如有渗漏,可用药线引流,脓液排尽,可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外敷[3]。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