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好玩吗?值得去吗?
1,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精美的摩崖石刻群。因为当时属于皇家寺庙,所以俗称奉先寺。
2.千禧寺
千玺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洞。它高九米多,宽九米,深近七米。建于1300多年前的初唐时期。顶部的沉箱是一个浅雕莲花。主佛阿弥陀佛坐在须弥台上,大弟子叶甲在左,阿难在右。接下来的两个弟子是观音菩萨和大支菩萨。阿弥陀佛和两边的二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是佛教清教的对象。
3.宾阳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穴。“宾阳”的意思是欢迎出生的太阳。宾阳的三座建筑发掘于北魏,是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修建的。宾阳中洞平面呈马蹄形,顶部为穹顶,中间雕有双莲花的莲花盖。
4.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南北两侧依序雕有15000尊小佛而得名。洞为前后室结构,前室两狮,后室两佛两弟子两菩萨两天王。它是龙门石窟中最完整的洞穴。洞内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中的精美范例。菩萨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呈“S”形。整个姿势非常优雅端庄。
5.莲花洞
莲花洞因洞顶雕有高浮雕大莲花而得名,开凿于北魏时期。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意思是泥巴出来不沾身。所以大部分佛教石窟都有莲花装饰,但像莲花石窟顶部这样大而精致的高浮雕莲花,在龙门石窟中并不多见。绕莲飞姿轻盈,细腰长裙,姿态洒脱。人民大会堂的莲花屋顶就是根据这种莲花设计的。
6.谷阳洞
位于龙门山南段的古阳洞,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中发掘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洞窟。它巨大而宏伟。洞的北壁用楷书刻着“古阳洞”四个字。
阳东是北魏皇室贵族许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挖洞造祠,以修功德祈福,留下了一件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窑洞有19的产品,另一个产品在慈香窑。《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北魏的二十尊不同造像的铭文,记载了佛龛的雕刻时间、人物和用途。
二十款产品的特点是字体规整大方,气势浑厚简约,结构和文笔介于李翰和唐凯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大力倡导全社会用渭北风格写作,《龙门二十篇》至今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他们每年都吸引无数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就是亲眼见证这一绝妙的书法。
7.方子洞
方子洞因洞门上刻有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洞两边刻有150多种药方,涉及的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极大地方便了百姓。东方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方,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老龙洞
老龙洞由天然洞穴雕刻而成,平面呈长马蹄形,顶部呈穹顶状。因为许多人挖了古代龙洞,他们
9.惠建东
卫景殿建于武则天时期,为双室结构。前室的崖壁上有几十个壁龛雕像。主墓深1170cm,宽1116cm,高825cm。其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刻有29个祖先(前壁11,两壁9个),高180cm。这个只雕罗汉不雕佛像的石窟,看起来像个大禅堂,大概是禅宗所雕。它是龙门东山最大的洞天阚精寺,29尊法罗汉像保存完好。
10,勘经寺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南13公里的香山西洼地。龙门石窟西山石窟一水之隔,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石窟、百源石窟相连,并肩而立。以芬芳的葛藤命名。
唐朝初年,印度高僧Bhabharata(日照)葬于此,为她的遗体重建佛寺。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将其命名为“香山寺”,并重修了寺庙。武则天经常带着亲戚出游,留下了“香山傅的金枪”的故事。后来河南白银聚义捐资6000-7000万元重修香山寺,名曰“历代法宝”。本文开头第一句就是对香山寺的赞美,“罗渡四郊胜,龙门第一寺,龙门第十寺,观光胜,香山第一寺”。白居易死了,葬在香山寺师父满塔旁。
香山寺11
白源,位于洛阳龙门景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地。
百源12
龙门二十件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中二十尊造像的铭文,是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代表。渭北承李翰开唐凯,有李凯和李开之的神韵。其中19在古阳洞,1在慈香洞。他的书法艺术在李翰和金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形成了凝重、大方、浑厚、质朴的独特风格,既有隶书的风格,又有楷书的因素。是北魏书法艺术的精华,是渭北风格的代表。
13,铭文
1936年,为了庆祝蒋介石50大寿,当地政府选择了香山寺南侧,修建了一座两层小楼,名为宋江别墅。
宋江别墅14
东山脚下的路没打通之前,巨石上有个平台。传说奉先寺建成时,武则天亲自率众来到关白游龙门主持这一盛大的开光仪式。一个庞大的乐队在这个平台上击鼓娱乐人民,所以后来人们称它为鼓平台。与鼓台相邻的三孔称为鼓台三孔。
:崖龛里有七尊雕像,其中三尊坐着,四尊站着。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的主佛弥勒,是作为释迦牟尼的继承者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自己即位制造舆论,后自称“慈氏”(弥勒),促进了弥勒信仰的普及。摩崖三龛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吴、周政权的崩溃,三个摩崖龛也停止了工作。虽然这组雕像是半成品,但它为人们了解石窟雕像的挖掘程序提供了宝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