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药?
肝气犯胃型
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上腹部灼痛不适,胀满疼痛,胃脘疼痛伴胁痛,嗳气频繁,吞咽困难,大便不畅,情志因素引起的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细。我们应该通过疏肝理气来治疗。
中成药可选择芪蛭胃痛颗粒,每次10g,每日2次,开水冲服;四逆散,每次1袋,每日口服两次,开水冲服;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口服2次。
肝胃郁热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上腹部烧灼样不适,疼痛,痛急,易怒,酸吵,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细或数。说到泻热和胃。
中成药可选择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口服两次;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袋,每日口服两次,温开水送服;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口服2次。
瘀血停滞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和上腹部灼痛不适。疼痛是局部的,拒绝按压。痛则针刺或刀割,舌紫暗,脉涩。应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方法治疗。
中成药可选择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三七片,每次3粒,一日三次口服;元胡止痛片,每次5粒,一日三次口服;中华大爹丸,每次65438±0粒,每日口服两次。
脾胃虚寒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上腹部灼痛不适,隐痛,吐清水,喜温压,减少食量,精神疲乏,甚至手脚不温,大便稀薄,舌淡,脉弱。治疗方法是温中健脾。
中成药可选择温胃舒乐片,每次4片,每日3次;小建中颗粒,每次1袋,每日口服两次,温开水送服;黄芪精颗粒,每次10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脾胃阴虚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上腹部灼痛,隐痛,口干咽燥,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液,脉细。滋阴益胃应该是治疗的方法。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生脉口服液,每次1片,每日口服两次;养胃舒颗粒,每次1 ~ 2袋,每日口服两次,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