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知识二)中药炮制:中药饮片炮制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是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中医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的物质是中药饮片和药物制剂,通过一定的加工供应配方和制剂制成中药饮片。中药的疗效其实就是中药饮片的疗效,所以中药饮片处于三大支柱的中心。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是中医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是在历代中医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的。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辨证论治的需要,根据药物本身的性质和制剂的不同要求而进行的制药技术,是中药的一大特色。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治疗“目不遂”的汤剂中有“治半夏”的记载,说明当时是用常规炮制的药物来治疗疾病。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有蒸、炒、烤、烧、炼、煮、火煮、烧、切、磨、锉、捣糊、酒洗、酒炸、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去脚、去毛等多种加工方法。与此同时,烹饪理论开始建立。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序中写道:“药物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制时,生熟时,出土时,道地陈新,各有其法...如果它们是有毒的和适当的,它们可以用来杀死对方,但它们不应该一起使用。”南北朝刘宋时期,我国第一部加工雷公的专著问世。记载的加工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烤、烤、泡、飞等。这本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些炮制方法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到了明代,中药的加工发展得更加全面。理论上,陈嘉谟在《本草》中系统论述了一些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级;生姜发散;入盐肾尚软坚;将醋注入肝经,救痛;儿童排便系统低劣;稻谷烘干干燥,中性;牛奶润燥复燥助生阴补血,蜂蜜甘甜难增袁茵;陈璧的土制偷气一下子灌了中焦;麦麸性凉,不要伤上膈肌;黑豆汤,甘草汤,暴晒排毒,直至平和……”。他还强调:“在制造药品的地方,责任是适度的。如果不够,功效难求。如果太多了,味道就没了。”医学家李时珍是多学派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门课是“修养与治疗”,里面记载了各派的方法。
运用中医理论探讨了一些炮制方法。之后,苗希雍在《炮制大法》一书中,在《雷公炮制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见的炮制方法,提出了十七种炮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中药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对散落在本地区历史悠久的加工经验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制定并公布了加工规范。同时,国家还将中药炮制内容纳入药典,并出版了多部炮制专著。比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学》。在科研方面,目前国内很多中药研究机构都开展了中药炮制方面的研究,并拥有一定的科研队伍。在生产方面,中药炮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饮片质量逐步提高。随着我国技术革新,加工设备已逐步机械化,如滚药清洗机、剥皮机、磅片机、切片机、各种型号的电煎锅等。这些将向自动化和联动化发展。
中药炮制及其临床疗效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
药物大多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用部分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但往往有一些非药用部分,影响疗效,不同药用部分的功效也不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需要进行炮制,调整药性,增利去弊,以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所以中医临床处方药都是炮制过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一种药往往有多种功效,中药往往不会利用药物的所有功效,而是根据病情进行选择。因此,需要通过加工选择原有的性作用,权衡利弊,使一些作用突出,一些作用减弱,一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努力满足疾病的治疗需要。疾病的发生有很多原因。疾病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症状不同,脏腑属性、好恶、病理状况也不同。因此,在选择立方药物和炮制品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比如女贞子,既能补益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药性比较平和,滋阴而不腻,清热而不伤杨琪,真是滋阴补肾的良药。但生用或熟用与病情变化有关。患者肝肾阴虚,肠燥便秘时,可用生品,既能滋补肝肾,又能润肠燥,兼顾两者,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虚未彻底消除时,除了调整方药外,还应使用女贞子,增强其滋补肝肾之力,以免生食过量而致肠滑。由此可见,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药的一大特色。
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药物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处理方法的确定应根据临床需要。炮制工艺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是纯有效的。
药物提纯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疗效影响很大。所以中药在临床使用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提纯才能入药。自古以来,医学家就非常重视中药的提纯。中药也要求提纯后作为“纯药材”使用。《中国药典》炮制通则将纯化列为三种炮制方法之一。
软化、切割和临床疗效
在切药之前,需要通过浸泡使其软化,这样硬度适中,便于切药。但是,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浸泡时间过长,吸水率过高,会使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给饮片干燥带来困难。用蒸汽软化药材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破坏有效成分。
切的时候,饮片参差不齐,粗细长短,颗粒大小相差太大,所以在煎煮过程中会有药物成分的溶出不同。如果需要进一步加热,就会出现加热不均匀,生熟不一,药效不一的情况。比如调和魏莹的桂枝汤,其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白芍如果切成厚片,煎煮时间很难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完全滋养桂枝之气,却失去了芍药的味道;如果煎煮时间长了,可以取芍药之味,却失去了桂枝之气。处方中以桂枝、白芍为主药,均匀切成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保存气味的目的。碎片的干燥也非常重要。由于含水量高,切好的片如果不及时烘干会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尤其是含有挥发性成分或对阳光敏感的成分。如果采用高温干燥或日晒,疗效会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