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型月经不调吃什么,什么西药调经好?

月经不调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所以当我们月经不调的时候,一定要找出它的原因,因为月经不调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肾虚或者血虚。那么,肾虚月经不调应该吃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你解答。

肾虚型月经不调吃什么?

1.月经提前是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基础。

温双相,卵泡期短,只有7 ~ 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温升小于0.5℃。

2.月经期推迟7天以上,甚至40 ~ 50天,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排卵者,基础体温呈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期低;无排卵,基础体温单相。

3、月经周期延长正常,经期延长,月经期超过7天,甚至2周。有炎症的人通常腹痛,月经期加重,通常白带量多,呈黄色或黄白色,粘稠,有臭味。黄体萎缩伴有月经过多;子宫内膜修复时间延长的患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和月经不调提前或推迟,周期要么短于21天,要么长于35天。

5、面色变化

月经失调往往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或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的女性往往会出现唇色或面色。

变化,根据专家经验分析,月经失调女性的面色一般有以下变化,也称为月经失调的早期症状:

1,面色暗沉发青,两颊鼻翼间青筋突起,口唇暗沉,眼神黯淡:多见于情绪低落、心烦易怒的女性;

2、面色晦暗,唇色发紫:多见于体内有瘀血的女性;

3、面色暗黄或苍白浮肿,唇色淡:多见于脾虚气虚的女性;

4、脸爱出油,喜欢长痘痘:多见于体内湿热的女性;

5、面色苍白,宛如粉,两颊发红,唇红,形体消瘦:多见于气阴两虚的女性;

根据面部的气血变化,找出月经失调的原因,对症治疗,这是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深刻之处。

月经用什么西药好?

1,阴道外用药物:

应停用治疗阴道炎症的洗剂、栓剂和泡腾片。因为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充血,宫颈松弛,阴道内有血,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如果此时局部使用阴道,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细菌逆行入侵子宫腔和子宫内膜。

2、减肥药:

减肥药大多含有抑制食欲的成分。如果在月经期间使用,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多尿或排尿困难,或心悸焦虑,甚至闭经。

3、抗凝剂:

抗凝剂可引起月经过多,甚至大出血,经期应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剂等。

4、甲状腺素制备:

甲状腺素制剂可能引起月经紊乱,经期应禁用。

5、止血药物:

止血药,如安络血、维生素K等,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使用后会引起月经出血。另外,止血作用强的中药或中成药要慎用。

6.活血化瘀的中药:

此类药物不仅有抗凝、抗血栓作用,还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流,从而引起月经量过多。

7、泻药:

泻药如硫酸镁和硫酸钠有明显的泻下作用,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因此应禁止月经;其他胃肠动力药也应慎用或有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