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医疗质量检查自查报告
1.医疗质量检查自检报告
一、医疗质量管理我院狠抓服务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依法执业,文明行医。医院成立了以XXX副院长为首的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处方和病历,及时反馈相关责任人,监督全院医疗质量。各单病种质量控制达到市、区标准。
二、医疗文书
严格遵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的要求,为患者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书写所有医疗文书。
第三,规章制度
我院健全并落实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十三项核心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药事管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等。对现场就诊的患者,挂号时要求出示医疗证明和身份证,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要求提交两证复印件,并认真核对,防止冒名顶替。严格掌握入院标准,遵循门诊治疗,坚决不住院,严格按照标准入院,不随意降低住院指标,不延误住院日。
我院严格遵守医保相关制度,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反复学习医保相关政策,开展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分配挂钩。
第四,基本药物制度
对于住院患者的检查治疗,我院严格按照《基本药物目录》的规定执行。要求每一位医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如果能使用价格低的药物,就不需要价格高的药物,从而有效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药库药品库存量达到目录规定的90%以上。处方药的剂量受到严格控制。住院患者用药不超过3天,出院患者用药不超过7天。严禁开药、示人情、滥用药物,出院带药天数不得超过实际住院天数。严格按照规定检查,坚决杜绝一人医保全家用药的现象。
动词 (verb的缩写)医疗费用控制
我院严格按照省、市、区物价、卫生、财政部门联合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狠抓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住院费用。
第六,医疗救助
今年,市、区卫生局加大了医疗救助力度,市传染病医院、区一医院的专家教授下乡医疗救助,对提高一线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最新专业动态有很大帮助。
七、当前的缺点
1.由于资金不足,部分医疗设备无法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2.高中医生计算机掌握不好,未能实现全部电子处方,对提高门诊统筹有一定阻力。
3.发现个别医生门诊存在不合格处方,包括不合格处方格式,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大于20%。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院必须以此次医院等级评审和年度考核为契机,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和技术服务质量。
2.医疗质量检查自检报告
xxxx发生一系列医疗事故,医疗质量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11在xx县和xx县,接连发生了两起医疗事故,第一起是“右腿骨折,左腿手术”,第二起是“左侧疝气,右侧手术”。负责这两个病人的医生都是因为责任心不足而受到处理,在xxx医院发生了“xxx事件”。当孩子病情恶化时,发现有关医生在玩网络游戏。事后认定,相关医务人员在此次事件中存在严重失职行为。165438+10月初,央视报道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xX医学教授xxX死亡事件,指出该院多名实习生在就医期间独立工作存在不规范行为。上述事件再次敲响了医疗事故猛于虎的警钟。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应该向未来学习。这些事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以后要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要有一以贯之,脚踏实地的工作。现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我也意识到我们应该关注医疗质量。作为一名住院医师,我把自己的情况总结如下:
(1)应在入院3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检查,并进行初步治疗。
(2)急、危、重病人应立即治疗并向上级医生报告。
(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书写(普通患者24小时内,危重患者6小时内;第一次病程记录在值班时完成,急诊病人在手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有漏项。我应该加强病历书写的学习。改正缺点。字写得不好,要练。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检查,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及其他所需的专门检查。
(6)按照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于负责的患者,每天至少上下午查房一次。
(8)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分段、转入转入、特殊治疗、患者家属谈话签字、出院分段、死亡讨论等所有医疗活动均应详细记录)。
(9)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
(10)诊疗过程中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如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上报。
(11)患者出院时,必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并注明出院医嘱,说明注意事项。
(12)严格按照诊疗常规操作,不违反卫生规定。今后要加强卫生法的学习。
(13)加强医患沟通。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回顾以往的医疗事故,有哪一次不是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没有按照诊疗常规操作而发生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小事拖延,从小事做起,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避免就医。其实实现医疗安全并不难。关键在于责任感。只要大家多用心,只要对工作多一份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就会尽职尽责。不管住在哪里,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就一定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3.医疗质量检查自检报告
根据2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结合新一轮“三好一满意”和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我院开展了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1 .
1,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专科疾病诊疗流程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在病案上做好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诊疗计划记录。
3.执业医师管理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不存在出租或承包科室、超范围行医等现象,有效杜绝了非法行医。
4、严格执行值班医生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病人做到床边交接班。
5、实施会诊制度,对疑难或重大疾病及时进行会诊,有效保障医疗安全。
6、各科室质控医师加强质控,提高病历质量。
7.加强对医生外出会诊、手术、介入及各类内镜等有创医疗的管理。
8.实行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提高医院整体学术水平,同时培养初级医师,提高其临床专业能力和水平。
9.每月由业务院长带领医疗、护理、药学、院感等人员对全院的药事管理、院感管理、医疗文书及各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向全院汇报并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医疗安全管理。
第二,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了解。
1.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完善医患沟通内容,如入院时沟通、住院时沟通、出院前沟通、门诊患者间沟通、医护人员间沟通等。
2.认真落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专科的有创检查和治疗,主治医师必须与家属和患者面对面沟通,向患者家属说明必要性、适应症、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疗费用、医学观察或治疗的时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对于侵入性或介入性手术和治疗,必须在手术前做好准备。
4、对于有安全隐患的患者,如病情危重、病情波动、精神异常、不配合医疗操作、刚出门等。,必须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做好交接班工作。
5、将医患沟通中有关诊疗的重要内容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
6、加强医院投诉管理,落实“首诊负责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矛盾升级。
三、完善医疗安全报告制度,做好积极有效的应对。
1,严格按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及时、完整、准确地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对隐瞒、不报、谎报、缓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或者未能有效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处理并通报。
2.不断完善医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有效应对,尽可能消除医疗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
第四,存在的不足
通过这次自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医患沟通方面,个别医护人员意识不够,沟通准确性不到位。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
2.在医疗文书的书写中,个别医生对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的记录过于简单。继续加强监管,有效规避医疗风险。
4.医疗质量检查自检报告
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整改要求,我科对医疗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结果及下一步整改措施报告如下:1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核心医疗管理系统尚未全面实施。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交接班和会诊等核心制度有时执行不好,病例讨论仍要处理。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完善,手术患者风险评估仅限于术前讨论或术前总结,未建立书面风险评估制度。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想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不合理,抗生素应用等级过高,时间过长。
(3)住院病历书写仍存在诸多问题。
1.病程记录中缺乏对修改医嘱和阳性检验结果的分析,对查房内容的分析也很少,有的就像记流水账一样,过于形式化。
2.有知情同意书,签字不规范,无知情同意书的药品和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费项目。
3.病历打印出来,复制粘贴后没有及时核对。姓名和住院号不符,字迹潦草涂改。
(四)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中有时存在“冷硬”现象,医疗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医患沟通能力不足,对医疗风险估计不足,导致医患沟通不畅。
(5)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急救技能有待进一步练习。
(六)部门管理不够,对问题不能定期督促整改落实,造成问题久拖不决。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缺乏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意识淡薄,以致不能自觉主动地将质量要求运用到日常医疗工作中,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本任务之一。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
(2)进一步加强部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核心制度的实施。
1,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三级医师的查房和病历书写检查工作,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除了当面说明发现的问题,每周通报一次,对屡犯者必须通过经济处罚。
2、加强三基培训和考核,同时,专业知识按照年初的学习计划逐步学习到位,在科室广泛开展在职培训活动,要不断改进考核方法,严肃考核纪律,注重培训实效。
3.加强病案质量管理。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病历检查标准,确保病历书写规范,及时归档管理医院病历。
4、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精神,制定本院具体实施办法和奖惩制度,注重监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禁止滥用抗生素。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群众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培养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扎根群众,服务一线,立志做一名医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医务工作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真正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不谋私利。
(4)继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针对患者入院时、医疗介入时、打电话时、手术时、病情变化时等。,从而增进医患之间的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5.医疗质量检查自检报告
按照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县卫生计生局的相关要求,为加强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我院集中开展了全院药品医疗器械全面自查,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1 .组织领导和完善系统。
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纳入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医院建立、修订和完善了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仓储系统;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系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保管、维护、使用、保养制度等一系列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的制度,保证了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调查情况
结合上级检查和我院自查,发现问题如下:
1.部分科室温湿度计损坏或缺失,温湿度计放置和填充不规范。
2.药房冰箱显示湿度大,不除湿;私房食品存放在冰柜中,部分储存条件低于20℃的药品不存放在冰柜中;西药堆在中药房,很多纸壳杂物没有及时清理。
3.外科、内科、中医科治疗室少数棉签、输液袋过期未及时处理;治疗室部分备用药品摆放不规范,不离地、不离墙;急救箱的盖子没有填写药品的有效期。
4.原妇科治疗室残留的少量药物未及时清理。
5.部分制药、机械公司资质过期,信息不全。
针对上述问题,医院高度重视,耿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通报上述问题,落实责任制,立即进行整改。
三、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制度,提高医院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责任意识。
2.加大对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的日常检查和监管频次,及时筛查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患者服务。
3、为确保所购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杜绝使用不合格和过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我院实行专人负责,对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条件、供应商资质等做出严格规定。
4.为确保入库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和质量,我院认真执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5.做好日常收纳。为了保证仓库储存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我们安排了专人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
6、落实相关部门人员,严格检查、更换温湿度计的问题,并完善和填写记录。
四。未来工作计划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狠抓各项细节。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继续巩固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营造良好的药品医疗器械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