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杀死丝瓜害虫

4-9月是保护地和露地丝瓜生长的主要季节,也是病虫害易发时期。根据近两年丝瓜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特点,当前丝瓜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确保丝瓜安全高效生产。

1,苗崩

主要发生在幼苗长1-2真叶时期,抗病性弱。起初茎基部出现水浸斑,不久病部变为黄褐色,干枯后缩成一条线。往往是子叶还没枯萎,苗就突然崩了。当温度高时,白色棉絮状菌丝在病株附近生长。3-4片真叶后,茎逐渐木质化,病害明显减轻。猝倒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到幼苗茎基部。苗期温度在20℃左右,高温条件对病害有利。预防和控制方法:

(1)苗床土壤消毒,苗床土壤应为无病新土,如菜园土,苗床土壤应消毒,即每平方米苗床施50%拌种双粉7克,40%五氯硝基苯粉9克,或25%甲霜灵温粉9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施药前应充分抽干苗床底部水,一般20厘米深,并在畦边撒上1/3的混匀土。播种后要把剩下的2/3的土盖在种子上,让种子夹在土里,防治效果好。

(2)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土地作为苗床,播种前给脚底浇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要浇水时不宜漫灌。(3)加强苗床管理,及时通风降低湿度,防止瓜苗白长,培育壮苗。

2.丝瓜病毒病

病毒病通常在幼叶上引起深绿色和浅绿色的花叶,严重时使叶片扭亏为盈变形;瓜条发病,病瓜呈螺旋状变形或轻微扭曲,瓜面有褪绿斑,丧失商品化;在藤蔓拔出之前,植株生长缓慢,严重形成“引拐”,导致无收成。丝瓜病毒病可以通过蚜虫、耕作方式和汗液接触传播。预防和控制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如“江薯1号”丝瓜、白等。

(2)培育无病害的健康苗,适当早栽;

(3)及时控制蚜虫,包括周边菜地;

(4)发病初期,可喷洒500倍的20%病毒A温粉、500倍的5%细菌毒素水溶液、100倍的83抗增强剂或0.1%高锰酸钾;

(5)拔除病重植物,在田间耕作作业中尽量减少植物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