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研究

截至2014、12年底,学校拥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安徽省中医药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研究实验中心、医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此外,学校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针灸基础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现代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

安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现代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地道中药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研究室(基地):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室、数字影像技术研究室、中医研究室、神经生物学(针灸)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研究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09-2014年,学校* * *承担各级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6项 国家“863”计划、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且研究经费在2亿元以上; 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科技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2015年度获得项目23项,* * *批准直接资助经费947.9万元(总经费约为11.85万元),超过了往年的资助额度。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蛋白质中、高铁氧化物的自制介晶血红素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鱼腥草素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Las菌群感知与调控系统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谢冬梅基于竞争性抑制剂的苍耳外来入侵对中药苍耳资源和化学品质影响的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韩兰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脑缺血血管生成的调节机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艾文龙肝豆片干预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线粒体自噬机制的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王洁琼以单胺类为主。神经递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与“肺主悲”相关机制的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宗瑞凯基于FAK/钙蛋白酶为中心的信号转导网络调节血小板活化,探讨新风胶囊对再障大鼠的作用机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蔡兴辉基于cAMP通路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复吸大鼠成瘾记忆的分子机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何路基于嗅觉通路探讨艾烟对膝骨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的分子机制。10彭华生根据“器官特征-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揭示道地黄芪“辨证定质”的科学内涵。一般项目11胡荣峰中药局部释药胶囊型渗透泵控释制剂的构建及释放与吸收相关性研究。面上项目12陈基于/ MyD88/NF-kB受体信号通路和NALP3炎症小体的粉萆薢皂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面上项目13徐钒基于肾病综合征模型和NOS/ NO-AQP2通路项目当归芍药散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14王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形态转化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项目15金玲基于Wnt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EMT的抗炎方药, 胃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通用项目16方益气活血法调控2型糖尿病内皮损伤大鼠血管新生通用项目17基于LKB1-AMPK自噬调节通路的通腑养髓方对高铜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通用项目6543。8+08余庆健脾通利中药对胃切除术后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机制一般项目19李伟力补肾安泰颗粒改善RSA小鼠母胎界面血管生成障碍的机制研究一般项目20蔡表黄埔通窍胶囊干预Ca2+-CaMKIV信号通路及抑制AD治疗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研究一般项目21张清平探讨白质超微结构改变在SIVD干预中的作用一般项目22吴子健HCN经介导针刺心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室肌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一般项目23:王茎灸调节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的心肌保护来源:馆藏资源2010年6月该校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医书库、线装书书库、样本书库、外文书库、中文二线书库、专业期刊阅览室、过期报纸阅览室及其他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习室等26种书库。此外,还建成了安徽首家古籍修复室;馆藏各类纸质文献89.9万册(其中教育部5万册),订阅中外纸质期刊1521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尹福在线考试数据库、读书秀学术搜索、NPC复制数据库、万方医学视频数据库、ScienceDirect、Springer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方泉外文期刊数据库等27个中外数据库。超星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书生之家、EBM等电子图书* * * 80.2万余册,以及部分网上免费资源,电子资源容量已达65.6T .建立了一系列服务器群,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于1981年65438+2月。该刊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1989获全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1990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二等奖;1995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期刊三等奖、省级高校优秀自然科学期刊二等奖、省级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8获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安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安徽省高校优秀期刊二等奖。2011本刊编辑部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2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网站奖、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奖。此外,该刊编辑多次受到教育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精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