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无土栽培技术视频

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是兰科唇形科兰属植物中的一种珍贵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省、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其治疗广泛,疗效独特,被民间奉为“神药”,被台湾省称为“中医之王”,其疗效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金线莲药用价值的广泛宣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金线莲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野生金线莲一般生长在海拔300 ~ 1200m的阔叶林树下的湿润地带,喜凉湿润的大自然。生长最适温度为20 ~ 30℃,忌直射光,喜漫射光,在疏松、枯落物多、腐殖质层厚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金线莲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如下:

1.选址:金线莲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阴喜湿的生态习性。金线莲最好种植在地势开阔、北向南、四周高大阔叶林环绕、远离污染源的地区。

2.搭建温室:人工栽培需要模拟野生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搭建抗风能力强的钢架温室。温室南北走向,长25-30m,宽15-20m,高5-6m,肩高3-3.5m,温室屋顶及周边用薄膜覆盖,再用遮阳网覆盖,便于人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湿度。

3.种植铁架的安装: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生产中通常采用种植铁架放置种植托盘,将栽培基质放置在托盘中。铁架宽1米,高1.5米。长度取决于温室。分三层种植,间距45厘米。为了便于日常管理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要求两排铁架之间保持60 ~ 80 cm的间距。

4.留茬安排:为避免1-2月低温和7-8月高温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生产上一般一年种植两次。第一季3月上旬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二季9月上旬移栽,65438+2月下旬采收,保证植株在土壤中生长4个月以上,提高产品产量和药用成分。

5.培养基的选择:金线莲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人工栽培的话,通常是按照泥炭土:谷壳:细砂= 10: 1: 1配制培养基。种植前将培养基在阳光下消毒,然后在每100公斤培养基中加入5-7.5公斤熟石灰或适量。

6.品种选择:目前我市栽培的金线莲有福建品种和台湾省品种,适应性均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梁野山和观芝山的野生金线莲,经过人工培育后,市场十分火爆。台湾省品种对低温敏感。

7.组培苗:金线莲种子小,自然繁殖率低,扦插繁殖系数低。大规模人工栽培应采用组培苗。种植组培苗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植株整齐。要求选择2-3片叶的组培苗,在棚内炼苗15-30天以上,苗高6 cm以上。

8.合理密植:为达到最高群体产量,以2 cm× 5 cm的行距种植,每盘移栽140 ~ 150株;种植前,幼苗要用清水洗净。种植时,深度应控制在1 cm左右。应避免深植。种植后喷施800 ~ 1000倍的45%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

9.栽后管理:移栽一周后,每七天喷施500次10%氨基酸溶液(采收前15天停用),移栽后15天内用薄膜覆盖,控制棚内温湿度。要求温度在20 ~ 27℃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 ~ 80%。如果温度在20℃到27℃之间,

10.虫害防治:在温室周围安装防虫网,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或用细菌、真菌、病毒、植物提取物、抗生素等生物农药杀灭害虫。化学防治需要使用高效、低度、低残留的农药。

11.采收:幼苗移栽4个月后,植株高度10 ~ 15 cm以上,叶片5 ~ 6片,叶宽2 ~ 2.5 cm,叶长3 ~ 3.5 cm,叶背面紫红色,叶上金脉网明显,茎绿色,即可采收。收割时把根部的土抖掉,然后用清水把植株洗干净,用塑料筐沥干,再晒干或晒干。

中国有机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