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繁育技术

种鸽繁育技术

种鸽是专门用来生产下一代雏鸽的特种鸽。种鸽包括公鸽和母鸽。种鸽要求遗传基因好,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繁殖性能好,等多种特性。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鸽子的饲养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种鸽的繁育技术每年5月龄的幼鸽逐渐开始配对,6月龄性成熟。鸽子的主翼大部分已经更换到最后的1,此时基本进入了鸽子繁殖期。

1.产卵前做好准备:配对后8-10天产卵。这时候有条件的话就要笼养(或者转移到有蛋窝的鸽舍),蛋窝要准备好,里面铺1层麻布片,避免把蛋弄破。要检查笼子有没有洞,防止猫、狗、鼠、蛇的干扰或通风漏雨的侵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将同一时间的蛋组合成对孵化:如果巢中有65,438+0个蛋或两次暴露后还剩65,438+0个蛋,应将同一时间的蛋组合成对孵化,以提高生产率。

3.蛋窝要保温干净,要准备双蛋窝。鸽子出生后要注意保温。勤换布草(干草),勤洗蛋窝内的粪便,保持干净卫生。当乳鸽12日龄时,应放入一个蛋巢中备用,因为此时种鸽开始下第二窝蛋,第二窝蛋将在15日左右产生。种鸽承担着哺乳和孵化的双重任务。在这个阶段,需要精心饲养管理,增加饲料营养,增加饲养次数,以保证种鸽双重任务的完成。

种鸽的搭配可以从几个细微的角度观察一只健康的种鸽应该具备的外貌条件:

外观状况

1.鸽子的羽毛要紧贴身体,摸起来要柔软,脖子上的羽毛要鲜艳漂亮。

2.鸽子的主要羽毛应该像一层厚厚的白色粉末。

3.鼻子肿瘤要白,啄嘴前要干净,不能有脏东西,否则可能会感染呼吸道疾病。

4.鸽子的胸肌要尽可能抬高到8-9分饱满,呈粉红色,头皮屑少。

如果要配对的鸽子具备以上条件,那就是非常健康的鸽子。另外,配对前,要把要配对的公鸽搬到配对笼中,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以免突然换到新环境时产生紧迫感。这时候就要观察这些饲养者的粪便状况了。刚搬到交配笼时,繁殖者应该会紧急产生粪便,但两三天后就正常了。如果配种鸽在配对中一直在排便,一定要剔除,因为这些配种鸽身体状况不好,鸽子的身体状况也会差。

在配种期喂养种鸽时,要注意每天更换营养饲料,增加营养饲料的比例,以提高其体质。在10天配对前,将母鸽移至公鸽旁边的交配笼中互相认识,否则配对时可能会遍体鳞伤。这几天,种鸽妈妈也要开始换营养饲料了,最重要的是补充磷和钙,不要下蛋壳厚的蛋,蛋壳厚的鸽子通常身体不好。

配对期间,应根据种鸽的啄食速度给予饲料。如果饲料很快就被种鸽吃光了,说明种鸽的喂食量不够,需要给更多的饲料。当种鸽开始翻饲料的时候,说明已经够了,饲料可以收起来了。只有各方面都得到重视和考虑,才会做好鸽子配对的各项准备工作,才会促进种鸽繁育出好的幼鸽。

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每年的鸽子换羽季节开始前,公母要分开饲养。

2.养鸽的基础饲料配方要分阶段调整,注意保持种子的新鲜度,适当给予营养补充。

3.注意调节种鸽的情绪和肉质。

4.换羽期是第一个关键,要帮助种鸽有周年代谢。

5.观察每只种鸽在换羽期间的行为、举止、性格、习性,并做好记录。

6.做一只鸽子的朋友,仔细听它告诉你什么。

7.配对前的情绪调整时机(激素刺激)。

8.一周至少给它洗三次澡(加速蜕皮)。

9.思考:要从血统匹配、性格匹配、体型差异、眼睛颜色互补等角度综合考虑。

此外,还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修正匹配时间。配种前两个月,要将种鸽消灭(体内蠕虫、呼吸道、肠道、滴虫、球虫)等。交配前一个月,要仔细观察种鸽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包括羽毛是否鲜艳光亮,吃饲料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