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药的中药
来源:神农本草经
别名:龙沙、狗骨、低相、低盐。
来源:麻黄、草麻黄或木麻黄的干燥草茎。
处方名称:麻黄、麻黄绒、炙麻黄、蜜麻黄、炙麻黄绒、蜜麻黄绒。
性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
临床应用:1。感冒和普通感冒2。胸闷气喘咳嗽3。风水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2~10g。本品适用于发汗解表,不宜久煎;蜂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解表、平喘、止咳;捣固后效果相对温和,小儿、老人、体弱者宜用麻黄鹿茸。
注意事项:本品能促进发汗和肺功能,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肾两虚哮喘患者慎用。而且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失眠、高血压患者慎用,运动员禁用。
临床相容性:1。通常与桂枝配伍,以发汗解表,如麻黄汤;
2.与杏仁配伍,宣肺平喘,治各种哮证,如感冒咳嗽用三拗汤,肺热咳嗽用麻杏石干汤,冷饮咳嗽用小青龙汤;
3.配伍白术,发汗利尿,治风水水肿;
4.宜与肉桂配伍,散寒导滞,治阴痈、流涎、痰核、膝风,如阳和汤。
处方:
1,麻黄汤
2.大青龙汤
3.小青龙汤
4.麻黄细辛附子汤
5.阳和汤
6.吴记三
7.防风童生粉
8.牡蛎粉
9.定喘汤
药理: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80% 85%麻黄碱(左旋麻黄碱)、左旋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和右旋甲基伪麻黄碱)、挥发油(左旋-α-松油醇、β-松油醇和2,3,5,6-四甲基吡嗪)、黄酮类、鞣质类和多糖类。
药理作用:1。主要药理作用
(1)出汗
(2)缓解哮喘
(3)利尿
(4)病原微生物
(5)解热、抗炎和镇痛作用
(6)止咳化痰
(7)免疫调节
2.其他药理作用
(1)中央激发
(2)强心降压
(3)抑制肠肌收缩
(4)降低血糖
处理方法:
1.麻黄:取原药材,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去灰,切段。
2.蜂蜜麻黄:取熟蜂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倒入麻黄段,拌匀,湿润,放入油炸容器中,文火加热,不粘手时取出冷却。
每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
3.麻黄鹿茸:取麻黄段,研末,筛出粉末。
4.蜂蜜麻黄绒:取煮熟的蜂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倒入麻黄绒中,拌匀,湿润,放入油炸容器中,用文火加热,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冷却。
每100kg麻黄鹿茸,用熟蜜25kg。
处理效果:
1.麻黄:辛,微苦,性温。归肺经、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生品为发汗解表,利湿消肿。多用于风寒表证、风水水肿、风湿关节痛、阴疽痰核。
2.蜂蜜麻黄:性温润泽,辛汗解表,以宣肺平喘。多用于表证较轻、肺气虚阻、咳喘较重的患者。
3.麻黄鹿茸:作用温和,适用于老人、儿童及虚寒怕冷者。用法类似麻黄。
4.蜂蜜麻黄鹿茸:作用较为温和,适用于已解表证,但哮喘、咳嗽尚未痊愈的老人、儿童及体虚患者。用法与蜜炙麻黄相似。
处理方法:
1.麻黄:取原药材,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去灰,切段。
2.蜂蜜麻黄:取熟蜂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倒入麻黄段,拌匀,湿润,放入油炸容器中,文火加热,不粘手时取出冷却。
每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
3.麻黄鹿茸:取麻黄段,研末,筛出粉末。
4.蜂蜜麻黄绒:取煮熟的蜂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倒入麻黄绒中,拌匀,湿润,放入油炸容器中,用文火加热,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冷却。
每100kg麻黄鹿茸,用熟蜜25kg。
处理效果:
1.麻黄:辛,微苦,性温。归肺经、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生品为发汗解表,利湿消肿。多用于风寒表证、风水水肿、风湿关节痛、阴疽痰核。
2.蜂蜜麻黄:性温润泽,辛汗解表,以宣肺平喘。多用于表证较轻、肺气虚阻、咳喘较重的患者。
3.麻黄鹿茸:作用温和,适用于老人、儿童及虚寒怕冷者。用法类似麻黄。
4.蜂蜜麻黄鹿茸:作用较为温和,适用于已解表证,但哮喘、咳嗽尚未痊愈的老人、儿童及体虚患者。用法与蜜炙麻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