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

[FS:CONTENT_START]

中药的药性是所有药物共有的一些特征。中医的性能理论,也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对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理解中药功效和应用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阴阳过盛,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所以,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无非是祛除邪气,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的功能,从而纠正阴阳之实,恢复阴阳之秘。药物之所以能针对疾病发挥上述基础作用,是因为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特点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偏性,即利用药物偏性来纠正疾病中阴阳的虚实或虚实。古人未能深入探讨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惠熙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生于何时,或生于何处,各药各有所长,故能趋利避害,调和脏腑,深求其理,故能自得。”不仅指出了“所有药物的使用”和“各有优势的疾病治疗”,还进一步探讨了药物的各种偏倚。

中医治疗疾病的偏向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其复杂的性质和作用,主要包括四气、五味、盛衰、补泻、归经、毒性等。这些性能理论是历代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阴阳、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医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四齐

四气,即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它通过调节体内寒热的变化来纠正阴阳的盛衰,是解释药物作用本质的重要医学理论。

对四气的认识起源很早。“韩曙郅?方剂学简介说:“通方者,寒温于药石,测病之浅深,假药之味浓郁。因气感适宜,区分五苦六苦,导致水火调和,以通闭结,反之亦然。可知药性分寒温,不迟于西汉。还指出药性的寒热是由“气之感适”形成的,所以本经首先提出“寒热凉温四气”。可见,最早的药用四气,是根据四季气候特点,总结药物性能的。但到了宋代,为了避免与药物的芳香气味混淆,寇宗宣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也从中说,“寇之言,寒、热、温、凉为性,腥、燥为气,与《礼记》相合。然而,自苏文以来,仅凭气味,一枚棋子就可以被改变,所以它是从旧的一枚。寇和李的理论虽然合理,但未能解释四气的本义。

四气的药性与五味相同,都包含阴阳属性,即寒属阴,温属阳。寒性和温性是两种相反的药性,寒性和温性只是程度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在一些本草文献中,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来描述药物的四性,是对中医四气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区分,以示使用上的考虑。另外,在四性之外还有一类药性平和的药物,是指寒热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温和的一类药物。普通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体现。

?药物的寒热凉是通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反应和不同疗效来概括的,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有关。如果患者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痛、脉数,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除,说明其药性偏寒。反之,如果患者表现为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胃脘冷痛、脉象微弱,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除,说明其药性偏温。

一般来说,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温药具有温里散寒、温肝散结、补火助阳[FS:PAGE]、温阳利湿、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的作用。

“苏文?《经典》“真真假假论”、“寒者热,热者寒”、“热药治寒,寒药治热”的序言指出了如何掌握医学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药多用于治疗一系列阴寒证,如中寒腹痛、寒疝疼痛、阳痿、宫寒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闭经、阳虚阳亢、阳竭等。寒凉药主要用于一系列阳热证,如实热、温毒烦渴、血热呕吐、火毒溃烂、热性便秘、热淋、黄疸水肿、痰热气喘咳嗽、高热眩晕、极热风热等。总之,寒药治阳实热证,温药治阴实寒证,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药,阳热证用温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所以李钟子《博士必读》说:“寒来暑往,一个悖论,桥下之水。」

因为冷、凉、热温度有程序上的区别,所以用药时也要注意。如果用温药代替热药,用冷药代替感冒药,重病的药也达不到治病的目的;相反,用温药,用热药,会伤阴,用寒药代替寒药,阳气就脆弱了。对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疾病,要寒热并治,同步调理。特别是要分清真假寒热,如果是真的寒假热,就要用热药治疗;治疗虚实寒证要用感冒药。千万不要混淆真假。

因为每种药物都有性和味,所以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苗希雍说:“什么东西都有一股气的味道,一股气的味道就有了性。”他强调药性是由气和味组成的。也就是说,四气五味必须结合才能准确区分药物的功能。一般来说,气味是一样的,效果也差不多,同类药物大多如此。比如辛药有散风散寒的作用,甘药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候气味是一样的,有主次之分。比如黄芪味甘,性温,喜益气,锁阳,温补助阳。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作用,如黄连的苦寒,党参的甘温。黄连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党参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不同味的气和不同味的气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是不一样的。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都属于温性,因味不同而有不同的功效,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涩肺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比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这些都是刺激性的。因四气不同,桂枝辛温解表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凉清热降火。如果另一种药有几种味,说明它的治疗范围更大。如当归味甘性温,甘能补血,辛能活血行气,温能散寒,故具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血寒引起的各种疾病。

临床用药一般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可能会出现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升麻性微寒,味甘,与黄芪合用治疗中气郁结时,则用升阳。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则取其辛味以解表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宜取其寒性,清热降火。这就是王《本草汤》所说:“药辛,甘、酸、苦、咸,味也;冷、热、暖、凉、怒。味为五,气为四,五味之中,每一味都一味的有四气,还有造气的,造味的,闻味的……都是不同的用法。可见,药物气味所表达的药物作用和气味协调的规律是复杂的。因此,需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掌握每种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和气味协调规律,从而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第二,?五种味道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味道。药物和食物的味道可以通过品尝来观察。因为药食之味,知之于口,知之于胃,所以古人把药食之味与功能联系起来,用味来解释药食的功能。在医学上作为一种理论来概括药物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最初的五味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饮食调养理论为基础的五味学说,如四时五味的禁忌,五味过食的不良后果等等。五味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和《本经》。《内经》系统论述了五味的功能和应用以及阴阳五行的属性。《经典》不仅明确指出“药物有酸、咸、甜、苦、辛五味”,而且指出每味药物与四气相结合的药用特点,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后世医家的补充,中医五味理论逐渐完善。

药性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甜、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所以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也有或淡或涩的味道,所以其实不止五种。但五味是最基本的五味,所以还是叫五味。

毒品五味的鉴别首先是通过味觉即人的感觉器官来鉴别的,这是毒品真实味道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五味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疗效也不同。换句话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诱导性药物的理论出现以后,五味的“味”已经超出了味觉的范畴,而是以功效为基础的。所以本草书籍的记载有时会出现与实际味道不符的情况。总之,五味的含义不仅代表药物的味道,还包含药物的味道,后者构成了五味学说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说:“甘淡属阳,苦咸属阴。”《洪范》说:“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甜味属土,刺鼻味属金,咸味属水。”“苏文?《藏气论》指出:“它指出:“辛、苦、甘、缓、苦、坚、咸、软。这是最早对五味属性和功能的总结。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根据前人的论述和临床实践,现将五味的功能和主要治证叙述如下:

辛,“能散而能行”,即具有散、行气、活血的作用。一般来说,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都是辛的。因此,辛辣药物常用于治疗表证和气血阻滞证。比如紫苏叶散风寒,木香行气消肿,川芎活血化瘀。另外,《内经》说“辛药能润之”,意思是辛药也有滋补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肾等。辛药多以散为功用,故“辛湿”说不具代表性。另外,有些有[FS: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