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禁用的中药

是否可用,要看服药者的具体情况。在有经验的老中医手里,连十八反的配伍都可以用,一般药店怕担风险不敢抓。你说的“恶”比“反”轻多了,但有的人会有不良反应。所以还是要找个有能力的中医当面看看,才能知道这个方子是否适合自己。

中药配伍需要注意六个问题。“恶”是其中之一(和其他五个一起)。

相互邪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可以降低甚至失去另一种药物原有的疗效。比如人参讨厌萝卜籽,因为萝卜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邪只是两种药物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药效减弱或丧失,并不是两种药物的药效都是邪。比如生姜讨厌黄芩,但是生姜的温肺胃和黄芩的清肺胃的功效相互抑制,疗效降低。但生姜还能刺激中食欲,治疗饮食不调、呕吐之证,黄芩还能清少阳,消除热邪。在这些方面,两种药物并不一定是拮抗的。

两种药物是否为邪,也与所治疗的证候有关。如果用人参治疗气虚或单纯脾肺两虚,用莱菔子消积,人参的补气作用就会降低。但对于脾虚食滞气滞证,若单用人参补气,则不利于郁结饱胀证;单独用萝卜消积导滞,会加重气虚。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故新版本草说:“人参得萝卜籽,其功更神奇。”所以原则上要避免对立面的兼容,但也有可以利用的一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列有100多种邪药,而临床医生却不把邪药配伍当作禁忌。

单相胡子

即性能和疗效相近的药物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合用,可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大黄和芒硝合用可明显增强泻下热的疗效;全蝎和蜈蚣合用能明显增强解痉和手足搐搦的作用。

两位大使

也就是说,在性能和疗效上有一些特点,或者虽然性能和疗效不同,但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合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加用另一种药物为辅,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比如黄芪和茯苓配伍,茯苓可以提高黄芪的治疗效果。黄连和木香用于治疗湿热泄泻和急性腹痛。黄连主要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止痢。黄连治疗湿热泄泻的作用可通过调木香、行气止痛来增强。若与具有通便作用的大黄配伍,可增强万磊的驱虫作用。

三阶段恐惧

也就是说,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可以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比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生姜可以减轻或消除,所以生半夏和生南星怕生姜。

四杀

也就是说,一种药物可以减少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比如生姜可以降低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生姜杀死了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可见,互畏互杀其实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剂型,是在药物之间的相互治疗方面。

六个对立面

也就是说,两种药物的组合可以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恶”“十九怕”。

以上六个方面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四个,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某些药物因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在临床用药中应充分利用;②某些药物可能相互拮抗抵消、削弱原有疗效,用药时要注意;③有些药物由于相互作用可以降低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因此在应用毒性药物或强效药物时必须考虑;④有些药物因相互作用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