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熊胆的功效?
中医等亚洲传统医学认为,熊胆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的功效。
熊胆只是一种普通的中药。在我国传统医学的实际操作中,因症施治时可以用很多中草药代替。《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提到了一些可以用其他中草药代替熊胆的方剂,这是古代社会对野熊资源的保护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熊胆的药用价值逐渐被证明是不可替代的;同时,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觉醒,近20年来为壮胆而猎熊的行为逐渐减少。
根据中华医学会香港地球仁会的一份报告,至少有54种草药有类似熊胆的作用,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鼠尾草、大黄等。
扩展数据
中西医:熊胆不是不可替代的?应该控制活熊取胆
中医使用熊胆已有一千多年,西医也有使用熊胆的历史。记者通过果壳网找到了药学专家“敲窗雨”和临床医学研究生“小吉”。他们都认为熊胆制品完全可以被合成制品所取代。
《敲窗雨》介绍:熊胆中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包括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胆酸、脱氧胆酸等。其他成分包括胆色素、氨基酸、胆固醇等。其中,熊去氧胆酸是一种独特的成分。《消积》说:熊去氧胆酸是FDA批准的唯一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药物。但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有效率低的缺点,不能替代手术治疗。
两位现代医学专家都表示,现代医学不使用熊胆或熊胆粉,因为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而且合成的熊去氧胆酸纯度高,杂质少,浓度完全可控,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优于熊胆和熊胆粉。目前,熊胆制品主要为中医所用。在欧美,合成熊胆制品已经成为上市药品。
百度百科-熊胆
人民网-中西医:熊胆不是不可替代的?活熊取胆要控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