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灯盏细辛”详细信息

萹蓄,拉丁名:扁蓄,别名:狼尾草,竹蓼,竹蓼,毛竹,刺参。分布于大洋洲,我国分布于台湾省、广东、广西、云南。常见于野外的陡坡、山地和潮湿的地方。形态特征是常年性的。有根茎和匍匐茎。秆高20 ~ 50 cm,叶鞘无毛,叶多聚生于匍匐茎和秆基部,秆稀疏或短于节间。叶片呈条状,尖端钝圆,长2 ~ 5厘米,宽3 ~ 6毫米。圆锥花序略带紫色,长5 ~ 9厘米;树枝又细又弱;顶部生有几个小穗。生态习性为匍匐茎,攻击性强,基部种植树叶,容易形成平坡。适宜的土壤类型广泛,土壤在pH值为6.0 ~ 7.0时生长最好。耐旱、耐湿,具有一定的耐践踏性,但不耐寒。特征与用途因其根茎发达,土壤抗性差,最适合做路边和水土保持,属于禾本科,大戟属。主要分布于大洋洲、台湾省及华南地区,多见于陡坡、山地等潮湿场所。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有发达的根茎和匍匐茎。茎常平放在地上,前端直立,高度20-60cm;叶片呈条状,长2-5厘米,宽3-5毫米,多种植在匍匐茎基部,容易形成平坦的草地。往往在夏秋季抽穗开花。圆锥花序长圆形,紫色,长5-10厘米,分枝轮生。生态习性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夏季能耐受36℃以上的高温,生长良好,20-25℃生长,10℃停止生长。抗寒性差,茎叶受轻霜,零下8℃枯萎。因其生长快,茎叶茂盛,需水较多,年降水量不少于800mm,才能满足对水的要求。但有一定的抗旱性,能在干燥的山坡上顺利生长。粘草是一种正草。在向阳的开阔地,匍匐枝多,草层密,颜色深绿,而在半阴的森林,匍匐枝少,草层薄,颜色浅绿。草的入侵性强,覆盖度惊人,容易形成平整平坦的地表,具有一定的踩踏阻力。种子成熟后称为“粘草”,是因为小穗基部有一个尖尖的基板,可以插入行人的衣服里,不容易因为倒毛而脱落。这种草在广东3月中下旬返青,65438+2月中下旬枯萎,返青期约270天。栽培特点:这种草的种子萌发能力强,可用于直播建草坪,也可用于匍匐匍匐茎分株埋根繁殖。这种草耐旱,易于维护和管理。生长期要注意修剪,防止开花结果。草的病虫害比较少。特点:草的铺展能力强,能迅速形成绿色致密的毯状草层。草层均匀整齐,弹性好,耐践踏。一次可以种植成功好几年。是我国南方良好的固土护坡植物,适宜在水库、河岸、堤防等地栽培。也可与其他草种混合播种,铺设草坪球场、儿童活动场地和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