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问题,急!跪下!!!

1.天山是一座美丽的雪山。

天山是中亚的一个大山脉,贯穿中国中部和新疆,西端延伸至哈萨克斯坦境内。长约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海拔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这些山峰都在中国,山峰被雪覆盖着。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这座山。

天山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变,所以人们称之为“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湖叫天池,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被冰雪融化,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白色的雪峰和绿色的云杉倒映在湖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新疆著名的旅游景点。

天山把新疆分为两部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北面是准噶尔盆地。虽然这两个大盆地是双胞胎,但它们的自然特征却大不相同。塔里木盆地四面环山,气候特别干燥,多为沙漠地区。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地上,才能种植秸秆粮食、棉花和水果。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山不是很高,缝隙很多,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气流可以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的一些绿洲可以种植春小麦、棉花、瓜果之外,这里草原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个盆地。下面是昆仑山,上面是阿尔泰山。

在天山山脉中,有几十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除最高峰托木尔峰外,主要有中哈边界的山峰,即汗腾格里峰、博格达峰、拉斯基的卡维利山、德拉茨的巴山、苏热孜山、滑铁卢峰和紫哈巴建山。这些高耸的山峰终年被冰雪覆盖。从远处看,闪耀着银辉的雪峰是如此壮丽、庄严和神秘。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是东天山博格达山的最高峰,有两座雄峰,海拔分别为5287米和5213米。三座山峰并肩而立,形似笔杆,当地牧民统称为三座神山。海拔3800米以上的山峰常年为雪域,白雪覆盖,故有“雪海”之称。

天山-博格达峰博格达峰,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70公里,不仅是勇敢的登山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具有神奇魅力的旅游胜地。从乌鲁木齐开车,可以先去阜康,然后向南穿过三工河巨大的冲积扇,进入山口。汽车在葫芦形的山谷里追根溯源,山谷又宽又窄。一开始是绿色的山地草原,然后是茂密的森林。穿过一条幽深狭窄的石峡,爬上一座400米高的天然大坝,一个如画的湖泊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天山天池。

天池是由古老的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流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长3300米,宽数百米至1500米,最大水深104米,狭长、清澈、深邃。周围雪峰上融化的雪水汇聚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周围山坡上有挺拔的云杉、白桦、杨柳,西岸建有精致的亭台楼阁。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景色宛如仙境。难怪说天池是“瑶池”,西王母会在这里聚仙举行蟠桃节。据《穆传》记载,三千年前周穆王乘“八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与他相会。旺姆赠送了大量锦缎、精美丝绸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回赠了天山稀世珍宝,并邀请旺姆到天山游览。穆王题写《西王母之山》一书作为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再三劝她喝酒,还即兴唱道:“祝你长命百岁,愿你再来。”唐代诗人李商隐用一首诗赞美了这一盛事:

瑶池奶奶倚窗,黄竹悲吟。

八马之车,日行三千里;周穆王,为什么违约不再来了?

天池的南面矗立着雄伟的博格达峰。爬博格达峰,需要从天池西岸骑马到湖南端,上大东沟。大东谷平缓开阔,谷底和阴坡密布云杉,阳坡布满灌木丛。海拔28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缓。夏天,这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在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苔草等草类以其纤细的茎叶编织成绿色的地毯,龙胆草、紫菀、金莲花、银莲花以其鲜艳的色彩将绿色的地毯装点成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在平坦的河岸上,在隆起的古冰碛上,在阳光明媚的山间缓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这是哈萨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场。

除了壮观的冰川奇观,托木尔峰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温泉。位于北穆萨特谷东侧的阿拉桑温泉就是其中之一。夏天,这里河水潺潺,泉水叮叮当当,周围茂密的天山云杉和白桦林带来黄色的败酱花盛开。这里已成为新疆著名的疗养区。阿拉善的泉水是季节性的,冬春季基本干涸,6-8月泉水量最大。温泉水中含有硫化物、苏打等微量矿物质,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每年夏天,100多公里外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维吾尔、俄罗斯等民族的牧民,不顾路途遥远、险象环生,骑马来到这里沐浴疗养。

虽然天山山脉的许多雪峰终年冰雪覆盖,但3000米雪线以下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托木尔峰和博格达峰的山麓和山谷中长满了云杉和流苏松,终年常绿。托木尔峰南北坡的密林是新疆主要的木材产地之一。药用植物80多种,有贝母、紫草、仙人、黄精、荆芥、益母草、大黄等。云杉林中随处可见野玫瑰和党参;亚高山草甸带,一片片金莲花迎风绽放;在雪线附近的乱石堆里,盛开的雪莲在凌寒身上散发着幽香。从远处看,雪莲就像一只白玉兔子,给这个冰天雪地带来了生机。天山地区还是优良牧草的基因库,已发现禾本科植物55种,其中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西伯利亚三叶草、沙生针茅、野燕麦、野生黑麦以及豆科野生苜蓿和草木樨都是优良的牧草,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山雪莲,又名“雪莲”,当地维吾尔语称为“塔格利斯”。为菊科风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新疆特有的珍稀中药材;它生长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天山绝壁和陡壁上,以及冰染岩石的缝隙中。那里气候极寒,终年积雪不融化,普通植物根本无法存活,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存活。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稀有,也造就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人们视雪莲为“百草之王”、“良药”。

天山还有许多珍禽异兽,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峰,深山老林和草原,是各种鸟兽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

旱獭和水獭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分布在天山各处。这里的水獭皮是新疆重要的出口产品。盘羊、雪豹、猞猁、天山鹿和天山羚羊也是受保护的动物。

天山苍鹰以凶猛的体长著称。一只苍鹰展开翅膀,两米多长,像一架小飞机。它时而悠闲地翱翔,时而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盘旋。它一旦发现兔子、羚羊或其他弱小的动物,就会如利剑般劈下,势头可谓迅雷不及掩耳。这些弱小的动物很快就会成为苍鹰的美餐。野骆驼是天山最警觉的动物。它胆小而多疑,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逃跑。它的四肢细长有力,手掌厚约5厘米,就像压着一个橡胶垫。它轻盈无声地奔跑,像一阵风一样快。它的超大胃袋一次可以装70公斤水,喝够了可以几个月不喝水。因此成为沙漠中最好的交通工具,一直被誉为“沙漠之舟”。天山雪线附近的羚羊、大头羊、狍子、察腾大尾羊、雪鸡是天山人的主要狩猎对象,尤其是羚羊、大头羊,分布数量较大。被俘虏后,人们有时会支起篝火,就地烧烤,再配上美酒,就成了美味的野餐。

天山地区地处内陆,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雨水少,适合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在托木尔峰以北的伊犁地区,畜牧业是主要产业,养马业尤为著名。古代的“天马”最初来自这里,后来它被称为伊利马,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还有优秀的军马和重要的马匹产地。牛、羊、骆驼也广泛分布在这里。此外,在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的平原地区种植水稻和其他作物。阿克苏大米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清朝向朝廷进贡的贡米,被誉为“阿克苏米香甜”。天山地区也是瓜果之乡。葡萄、苜蓿、亚麻、甜瓜、核桃等。历史上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人都是通过这个地方。托木尔峰以南的温宿县有10多种果树,主要有苹果、核桃、葡萄、桃、杏、梨、沙枣、樱桃、楸子、红枣等,尤以苹果、核桃、杏为主。

天山,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托木尔峰南北的萨特河谷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西汉时,西君公主和游杰公主嫁给乌孙国王,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唐代享誉海内外的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赴印度取经时途经此处。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托木尔峰分水岭周围的惊险环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达山,在那里遇到了当时真正来西方传教的长春人丘处机。唐太宗还在博格达峰下设立了“瑶池都护府”,管理天山地区。清朝乾隆年间,新疆首府梁明曾登临博格达峰和天池勘察地形,削山引水,并在天池运河口附近立碑纪念这一举动。天池附近有许多名胜古迹。过去,这里建有十几座古庙。清乾隆年间,这里建有福寿寺,因青砖铁瓦而建,又被称为“铁瓦寺”。天池西面还有东岳庙遗址,池下有无限风光。这些名胜古迹为天山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长白山(朝鲜人称白头山)

在韩国也被称为长白山或长白山。

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东部山区的总称。北起三江平原南侧,南至辽东半岛与前山相连,包括吉林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哈达岭。山的海拔800多?1,500米,中部长白山最高,向南向北逐渐降低。狭义的长白山是指吉林省东部与朝鲜接壤的山区,是中国东北山区最高的部分。中国白头山海拔2691米,由粗面岩组成。白色岩石夏季裸露,冬季白雪皑皑,一年四季都是白色的,是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它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密林,500?1,200米之间,以红松、鱼鳞松、沙松、猕猴桃、枫树为主;1,200?1,800米以云杉和冷杉林为主;1,800米以上有白桦低林,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森林里有梅花鹿、水貂、东北虎、人参等珍贵动物。人参、貂皮、鹿茸是东北“三宝”,在国内外久负盛名。1960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215000公顷。

地理位置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经127° 40 ' ~ 128° 16 ',北纬41° 35 ' ~ 42° 25 '之间。它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它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发源地,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因其举世闻名的美景、一望无际的美丽森林和栖息其中的珍禽异兽,于1980被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2007年5月8日,长白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上有过几次喷发。于是乎,独特的景观神奇、美丽、雄伟、原始、自然,风光无限!未来都是向往,来过的都是留恋。1983年夏天,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之巅,题写了“长白山”“天池”的条幅,感叹道:“不住长白山,真是太可惜了!”

长白山是与中国五岳齐名的关东第一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因其主峰白头山遍布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被誉为“千年雪为天下第一峰”。她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区。在中朝边境上,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总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北起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西至抚松县松江旅游开发区,东至和龙县南岗岭,南至朝鲜。长白山是关东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摇篮,是东北三省的生态屏障,是满族的发祥地。它在清朝被定为圣地。

庐山简介

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幸子县西部。巍然屹立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鄱阳湖畔。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有大断层,山中悬崖多,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4836英尺),山势雄伟。相传周朝时,有匡兄弟七人上山修道,建宅舍家,故名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东汉明帝(58?75年,他是中国的佛教中心之一。6?8世纪时,这里还是道士、诗人和学者的居所,寺庙和道观随处可见。景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寒坡口。山区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2.6℃,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江湖满是死水和云雾,年平均雾日190天,素有“不知庐山真面目”之称。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因一座巨大的岩石状公牛而得名,海拔1,167米。清朝光绪年间,被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借。仅在1935恢复。现在许多疗养院和休养所正在修建。庐山植物园有地形屏障,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植物在这里驯化,生长良好。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指出庐山第四纪时有冰川,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庐山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中国江西省庐山的一条小径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位于江西省北部,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汉阳峰海拔65,438+0,474米,东邻鄱阳湖,南接南昌王腾亭,西接京九大通脉,北靠长江。大江、大湖、大山融为一体,壮阔险峻,刚柔并济,形成了举世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立体自然山水画。历史造就这座山,文化孕育这座山,名人热爱这座山,世人赞美这座山。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浓缩了庐山无与伦比的丰富内涵,使它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在教育、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都享有盛名。从司马迁的“南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多位文学巨匠游览庐山而建立文化名山,留下诗词歌赋4000多首;从慧远创立托林寺,创立“净土法”,到形成集佛教、道教、上帝、基督教、伊斯兰教于一体的宗教圣地;从朱重建白鹿洞书院到推行“理学”到建造教育丰碑;从“借名山避世”的隐居,到上世纪初世界25国风格的庐山别墅建设;从胡先苏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理论的创立;从上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其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耀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光辉,充分展示了其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和世界的认可。她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5A级旅游区、第一批全国文明景区、国家卫生山、国家安全山、中国十大名山、世界遗产——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是地垒式断块山,外有险,内有美。有河流、湖泊、斜坡、山峰和其他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自古以来以庐山命名的山峰有171座。有26座小山,20条沟谷,16个洞穴,22块奇石散落在群峰之间。急流瀑布众多,其中瀑布22处,溪流18,湖泊14。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155米。庐山奇特壮丽的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欣赏价值。

庐山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多种,鸟类170多种,哺乳动物37种。山下的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世界上白鹤群最多的“鹤王国”,被誉为中国“万里第二长城”。

庐山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临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917mm,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7-9月年平均气温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闻名的地理位置。

庐山,中国名山,位于东经115度52分~ 116度08分北纬29度26分~ 29度41分。位于江西省北部,靠近九江市南端的沙河县中央花园。可以说,一山飞,倾,俯万里长江,正对千顷阔湖,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夹在长江、庐山、鄱阳湖之间的区域,会形成江面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景象。所以古人说“庐山是一片广阔的江湖”,说得恰到好处。也正因为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自然山水画。

庐山是一个从地面升起的孤立的山系。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开始沉积在浅海底,经“吕梁运动”慢慢升出水面并被锉平,然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并受到洗礼,直至白垩纪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浪重新浮出水面,断块不断抬升,塑造了山体的骨架, 被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然后被更剧烈的冰川侵蚀。

庐山的地形从东向西延伸,从北向南收缩,像枇杷叶。东临高龙,西临赛阳,南临黄龙山麓,北靠莲花。长约29公里,宽15公里,周边面积300平方公里。因为庐山地处亚热带,土壤湿润肥沃,气候湿润,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发育。因此,在这300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多种,鸟类170多种,哺乳动物37种。。一般来说,有亚热带竹林、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一般灌木和混交林,夹杂着野花和杂草。形成竹木葱郁,花草芬芳,郁郁葱葱,一个好的植物聚集地之所以成为度假村,也离不开植被的成就。如此茂密的森林和竹子种植,不愧为一个避暑胜地,优雅和绿色的风景。

地理位置

庐山,中国名山,位于东经115度52分~ 116度08分北纬29度26分~ 29度41分。位于江西省北部,靠近九江市南端的沙河县中央花园。可以说,一山飞,倾,俯万里长江,正对千顷阔湖,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夹在长江、庐山、鄱阳湖之间的区域,会形成江面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景象。所以古人说“庐山是一片广阔的江湖”,说得恰到好处。也正因为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自然山水画。

庐山是一个从地面升起的孤立的山系。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开始沉积在浅海底,经“吕梁运动”慢慢升出水面并被锉平,再下沉淹没汪洋海水并受到洗礼,直至白垩纪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浪重新浮出水面,断块不断抬升,塑造了山体的骨架, 被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然后被更剧烈的冰川侵蚀。

庐山的地形从东向西延伸,从北向南收缩,像枇杷叶。东临高龙,西临赛阳,南临黄龙山麓,北靠莲花。长约29公里,宽15公里,周边面积300平方公里。因为庐山地处亚热带,土壤湿润肥沃,气候湿润,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发育。因此,在这300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多种,鸟类170多种,哺乳动物37种。。一般来说,有亚热带竹林、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一般灌木和混交林,夹杂着野花和杂草。形成竹木葱郁,花草芬芳,郁郁葱葱,一个好的植物聚集地之所以成为度假村,也离不开植被的成就。如此葱郁的林竹栽培,不愧为淡雅碧绿。

泰山故事

以盘古田凯东岳为首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名山。为什么历代帝王众生独尊东岳泰山?这必须从创造世界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刚形成,天地刚分开的时候,有一个叫盘古的人,在天地之间长大。天每天涨十尺,地每天长十尺,盘古每天长一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顽强地活着。经过一万八千年的漫长岁月,天极高,地极厚,盘古长得极高。他的呼吸气化成风,他的呼吸声变成雷声,他的眼睛眨了一下,闪着蓝光,那是闪电。当他高兴的时候,天空变得晴朗,当他生气的时候,天空变得阴雨绵绵。后来盘古慢慢老去,最后离开了人世。瞬间,巨人倒地,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头发变成了草木,油脂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后人尊他为人类始祖,头成泰山,所以泰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奶奶

泰山奶奶选地方的时候,去过徂徕山一次。她发现太平顶周围有一大片荒地,种满了各种药材,还有300多种花草。泰山奶奶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和这些花,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花婆”。在泰山住久了,她每年五月都会去徂徕山赏花。

她来的时候被车推上山,山上留下了车辙印。这就是车辙山的由来。

她认为这些花很好,但需要好好管理。于是她从泰山带来一个和尚,在花坡为她养花、喂药,于是花坡旁有一座山,形似和尚头,名曰“和尚头”。

和尚常年给泰山奶奶浇花。第二年,泰山奶奶又来了,和尚问了她几个问题让他老人家想办法:第一,这里水不够;第二,奶牛经常来这里吃花。泰山奶奶按照和尚的要求,在花坡附近点了两个池子,一个叫“上池”,一个叫“下池”,用来浇花。人们经常在进山的路上,当她的袍袖一抖,就有两块石头出来,这两块石头被称为“牛头石”。如果牛来到这里,它会被抓住。

第三年,她又来了,坐在一个地方休息了一会儿。她看到很多人上山捡柴火,鞋子都磨破了。他们用葛根和荆条包裹,继续穿着。泰山奶奶觉得对不起她,觉得她应该给人民一些施舍,于是扯下头上的一个簪子,说:“你变成人民的锥子锥子鞋。”

这个发夹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锥形山。她让葛藤和黄荆围着锥山转,让普通人也能修鞋。

泰山奶奶到了山上,遇到了和尚,对他说:“你的花养得不错,但是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

和尚说:“上池和下池的水对花来说太大了。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既能浇花又不会淹花的方法。”

泰山奶奶又把袍袖一甩,一股清泉出山。不管春夏秋冬,它总是一点一点往下滴水浇花。就是现在的“滴滴大全”。

泰山奶奶后来觉得每年这样看花不舒服,就对和尚说:“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每年舒服地待几天?”

和尚说:“叫下面那些人给你造个观音楼!”

泰山奶奶派了一个和尚把自己伪装成普通人,请村里的人给泰山奶奶建了一座观音楼。老百姓献上石头和材料,在花坡上建了一座观音楼。

泰山奶奶觉得人民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于是袍袖一扔,花坡上出现了一条大裂缝。裂缝里有两个瓮,一个叫“饭瓮”,一个叫“面瓮”。这两个缸里种了庄稼,年年丰收。老百姓上山拾柴,吃了煎饼,用包煎饼的包袱从瓮里包了一袋米和面条,回家了。

后来,泰山奶奶邀请身边的男男女女一起赏花。这样,上厕所很不方便,泰山奶奶又舞起了袍袖,山上出现了三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叫做“三人不相逢”。泰山奶奶在华山摘了很多花,想带回去,却带不走。她的一个女侍从对她说:“你不是有脸盆、镜子和梳子盒吗?我们不能把花放在梳子盒里吗?”

泰山奶奶说好。当我打开梳子盒时,里面有一把梳子和一个发夹。泰山奶奶把梳子拿走了,以为簪子没用,就往山下扔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看起来像簪子的石头。

哪里有需要被教导的学生,哪里就有老师。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后,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教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