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心草是什么中药?
来源是干燥的黄芩全草。,唇形科黄芩属植物。
原植物寒心草又名香天湛。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单生或丛生,起源于短根茎,高12 ~ 28 cm,细,方形,柱状,被微柔毛。叶草质至近纸质,心形圆形至卵圆形,有时椭圆形,长1.5 ~ 2.6厘米,顶端钝圆或圆形,基部圆形或有点心形,边缘锯齿状,两侧有毛或糙伏毛;叶柄长0.4 ~ 1.4厘米以上。春夏开花;花蓝紫色,对生,多花排列成顶生总状花序;花萼长2.5毫米,钟形,二唇形,后叶背面圆盾长约65438±0.5毫米,产生时增大到3毫米。花冠长1.4 ~ 1.8厘米,被微柔毛,冠管基部向前弯曲呈膝状,上部直伸,檐呈唇形,上唇呈盔状,微凹,下唇裂片大,椭圆形,中部缢缩;雄蕊4枚,是两枚强雄蕊。小坚果4枚,卵圆形,长约65438±0毫米,藏于扩大的宿萼中。生于山坡,草地,荒野,路旁,山谷和林缘。分布于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省、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也有分布。
药材产地:我省各地均有出产。采收加工:春夏花期采收。拔起全草,抖落泥沙,洗净晒干。特征:全草长10 ~ 25厘米。根很细。茎为四柱形,有分枝。叶对生,具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圆形、椭圆形,长1 ~ 2厘米,宽0.8 ~ 1.5厘米,绿褐色,顶端钝圆,基部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侧有密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色,大部分已经脱落。小坚果横生,剩余花萼呈钟形,萼筒背面有一囊状盾片,呈“耳勺”状。气微,微苦微咸。质量要求:茎枝细,叶片多,绿色、褐色,有“挖耳勺”状果枝者优先。包装与贮存:捆压成把,用垫子密封,贮存于干燥处。
爆破去杂,切段,过筛去尘。
医用辛、苦、微寒。归经:归心、归肝、归肺。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祛风止痛。用于肝热烦躁、肺热气喘咳嗽、血热咯血、吐血、咽喉肿痛、风火牙痛。外用可治疮痈肿痛、跌打出血、毒蛇咬伤。用法用量:6-9克,水煎服。将适量的新鲜产品涂在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