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大叔经典本草方子——笔记11(天雄散、麻黄汤)
右七味,七升水,三升沸,三份不同温度。
天雄补精,精气比较凝聚,可以驱寒。
桂枝-增强阳气,补心阳,使全身能量相通。
白术——使脾胃更好,吸收营养。
天雄——以命门(能生精的部位)为中心穴,营养和阳气双管齐下。
龙骨——以肾骨为中心抓阳背。
牡蛎-祛痰,淋巴液通过整个流行。
(肾气丸用于治疗腰痛,天雄散用于治疗腰痛——命门以下,尾骨以上。吃粉是一种折磨,可以考虑在两餐之间吃。)
“痉挛”:寒湿之气凝结于足,足不能屈;黄疸疾病是湿气太多。
“止汗”:小儿水痘可以用人参、黄芪使脓出来化开,白术不行。否则脾胃干燥,脓液会往下沉,变成疤痕。
“油炸诱饵。长期服用,会延年益寿。不饿”:吃白术希望有滋补作用,要用生白术。“土炸的时候是没有油汁的,这种劲道在长期上钩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白术,补脾胃运化能力,补胃肠粘膜,使消化更好。白术气弱。
苍术味浓,发散力大,比较熟悉,能祛湿祛邪。体内痰多,形成囊状的东西。可以用苍术,长期吃就好了。
麻黄八证:头痛、发热、身痛、腰痛、关节痛、恶风、无汗、哮喘。
麻黄汤用于治疗伤寒。如果寒气进来,就涉及到其他的热,比如阳明的发热烦热,或者说以上八个证中又多了一个“烦”证——大青龙头证。
麻黄汤证脉搏比平时紧一点。平时身体好的人不太容易感冒,皮肤紧绷。这样的人进不了桂枝汤的邪气,只有寒气才有机会伤害他们。因此,感冒抵抗力强的人多属麻黄汤证。
下面是服药后的头晕反应:当疾病与药物发生碰撞时,病原体要寻找出路,身体无法适应,于是会出现类似电脑重启的现象。
麻黄汤的头晕反应-黑眼睛和流鼻血。
小柴胡汤的头晕反应——眼前一黑倒下,醒来就病了。
真武汤令人眼花缭乱的反应——吐口水、拉水。
麻黄汤不仅能发汗,还能消食。也证明了麻黄汤的症结可能在于分部较多。
感冒到流鼻血,一般是麻黄汤综合征。
麻黄是一种能散发生命力的药。遇到白术或石膏,力量就变弱了。(石膏清阳明热,石膏纹理是平行纹理,和肌肉很像,所以会补肌肉。)
麻黄的一般药性是杨轩,能散发体内埋藏的阳气。
是空心管,抽阳,感觉像空心骨,比较硬。所以它会把阳体内的管状体推开。如汗毛孔闭合,血中邪气残留,关节发冷等。
中医说麻黄生长的地方,冬天不会下雪,就是地下的热量会被麻黄拉出来。
与艾草相反,艾草是远红外的,地面燃烧,地下的脉搏会是温热的。)
由于麻黄能把骨髓、心脏、血管中的阳气拿出来,从皮肤表面送出,这种药对体力是极大的浪费。用了麻黄之后,不是心阳虚就是肾阳虚。
桃仁(肺的果实,因为桃皮有毛)去除肉中的血液,而杏仁(心的果实)降低肉中的气体,效果正好相反。在麻黄汤中使用杏仁会将心阳移至肺。做成之后,肺不会太弱,心也不会太弱。
∴杏仁和麻黄要等比例(50个杏仁≈三个麻黄车),这样才不会伤到它们。(倪夏海的观点)
麻黄32、70杏仁——杏仁比麻黄多——肺不会空,心会空。
桂枝二凉——如果血液里有某种风气,就用桂枝做底。
甘草。一两定向,这样药性就不会太强了。
麻黄是真正发汗的药,不需要喝粥帮助发汗。吃了麻黄汤后会感觉身体虚弱,需要吃补药调理。
麻黄需要去根节,因为“根节”是强止汗剂,与麻黄相反。
当一个物理性质走到极端时,对面的能量会凝聚成附近的另一个东西,被约束的东西通常就在身边。)
体质弱的人一次吃1.5g(科学中药),再喝几口热水。10-15分钟后,如果不出汗,就吃1.5g,等10-15分钟,以此类推。
注意不要把它送去虚拟死亡。汗一出就会觉得关节散了,因为麻黄汤只发不收。
小儿气血一体,按摩胜于药物,可推天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