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赛珠辨证论治经验。
1.辨证分型:阴虚热盛型:从发病之初,三消食多于三消食,以消食为主,多饮、暴食、饥,舌红津液少,脉数。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法宜加知母、生石膏、金银花、黄连、苍术、玄参、麦冬、天花粉、玉竹、葛根、地骨皮。
气阴两虚型:时间长了口渴症状减轻,但身体困倦,气虚乏力,口干,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少或脱落,脉细。治疗方法是保护气阴,生津润燥。黄芪、山药、生地、山茱萸、黄连、枸杞子、知母、葛根、肉苁蓉等。
阴阳两虚型:小便频数,尤其是夜间,四肢冰凉,腰酸水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可从阴引阳或从阳引阴治疗;适用于黄芪、生地黄、山茱萸、山药、麦冬、玄参、露比、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和枸杞子。
2.常见处方:
认为阴虚燥热多见于糖尿病,气久伤阴,常致气阴两虚。气虚和阴虚都可以导致血瘀,即气虚而血不好,阴虚而脉乱,所以虚为根本,燥热而血瘀为标。内科医生王清任说:“如果生命力弱,它就不会到达血管。如果血管没有生命,它们就会停留和停滞。”。老年或长期糖尿病经西医治疗后,以上三种症状均不明显,但不少患者有舌体暗红、舌边有瘀斑或瘀斑、舌下络脉粗、麻木、疼痛等特点。该方除清热养阴、益气补肾外,还注重祛瘀。常用的活血化瘀法有川牛膝、红花、赤芍、延胡索、水蛭、全蝎、蜈蚣等。寒痛加附子、桂枝或肉桂;皮肤像蚂蚁一样爬行的人,大多用赤芍,牡丹皮,生地。认为川牛膝具有镇痛抗炎、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作用,特别是在四肢麻木、间歇性跛行时。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止痛止痛、调节凝血纤溶的作用。水蛭是目前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蜈蚣缓解疼痛,特别是对糖尿病阴部神经痛;全蝎常用于肢体麻木,有很好的止痛作用。蝎毒可能作用于中枢与疼痛有关的神经元。神经病变与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有关,但也可能与凝血和纤溶的非酶糖基化有关。从活血化瘀入手,也是一种探索方法。对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更注重活血化瘀法,尤其是益气活血法。黄芪本身也有利于活血抗凝。葛根对心血管系统有药用价值,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作用,使内皮细胞中糖胺聚糖的糖代谢明显减慢,动脉内壁糖胺聚糖相对减少。发表了《糖尿病血瘀证疗效观察及益气活血药物预防ⅱ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医杂志,1989;30 (6): 21)黄芪、红藤、茵陈、大黄、虎杖、泽泻、炙甘草等。被选为汤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糖和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预防血管疾病的发生。
3.根据脏腑的功能:
糖尿病患者的脏腑功能往往指的是心、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常表现为胃轻瘫、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而胃轻瘫常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运动障碍,如早饱、恶心、呕吐等。提倡用健脾消食法,如枳壳、白术、白术、鸡内金、莱菔子,重用白芍20g。糖尿病性膀胱,表现为尿潴留和尿失禁,主张使用蜈蚣,有利于调节膀胱神经病变。糖尿病也有一些表现,主要表现为功能下降,下降的程度与病情和病程有关。提倡选用益气活血的药物,如黄芪、丹参等。糖尿病肾病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与糖代谢异常有关。试试益气补肾,活血降脂,去浊。降血糖降脂可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和高灌注,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下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和早期蛋白尿似乎有一定的延缓作用。黄芪、生地、丹参、山茱萸、菟丝子、泽兰叶、黄连、牛膝、全蝎、大黄、肉苁蓉、淫羊藿和鹿角。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氮质血症时,多为阴阳两虚,常用温阳利湿、滋阴降浊、活血化瘀之法。1.中药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水肿是体内水液运行失衡,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肾虚不能通水汽,脾虚不能造水,所以水汽溢出,渗入皮肤、四肢、全身。传统的辨证方法,如温肾养阴、清热渗湿、利湿等,收效甚微。提倡病证结合,判断治疗原因,判断治疗机制,分期治疗,可提高疗效。免疫与凝血系统的相互作用是肾小球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主张中药联合激素可提高疗效。肾病综合征包括原发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中医辨证可分为气虚型、阳虚型、阴虚型和湿热型。常用方剂有季芳茯苓汤、沈凌白术散、石皮饮。大补阴丸、地黄饮子、朱令汤等。根据水肿程度,同时使用五苓散和五皮饮,根据表邪情况,同时使用越脉加术汤和银翘散。病情缓解后,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贵由丸、左归饮。与激素合用时,早期宜滋阴清热泻火,常用白质地黄汤、大补阴丸。生地、龟板滋阴、知母、龙胆草、栀子泻肝肾;激素降至维持水平时,益气补肾,重用黄芪、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等。在激素接近消除或消除的情况下,采用温补脾肾,加减傅贵八味丸或贵由丸,如黄芪、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淫羊藿、附子、桂枝的方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载于《中国中医杂志》,1991;32(4):34)。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是治疗的重点。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高脂血症、肾小球内免疫沉积、毛细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甚至微血栓形成、甲襞微循环淤滞。认为这是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发现肾病综合征时有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伤,与肾功能下降的进展有关(发表于中国肾脏病杂志,60 13 (5): 320,中国中医杂志,1996;2(5):355)。主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加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益母草、莪术、全蝎等。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减少IL-2的产生,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减少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在激素依赖性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有时联合使用雷公藤多甙,不仅能增强短期治疗效果,而且远期疗效也较好。
2.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中医治疗。
尿路感染和肾炎常表现为血尿,如部分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炎等。中医辨证常因邪热蕴肾、膀胱所致,可由实热、虚热所致,也可由虚、脾、肾虚所致。在治疗上注重辨证论治,同时也注重肾活检与病理的结合(微观慢性肾炎的研究,发表于中国医学杂志,1987;2 (6): 13,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7:414)。狼疮性肾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免疫和凝血变化密切相关,其微观病理与中医血瘀相似,似乎是“血离经”。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赤芍、牡丹皮、茜草、紫草、生地、连翘、蝉蜕、大黄等中药。狼疮性肾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常表现为阴虚,热、虚、瘀常混杂在一起。血瘀为内阻,血不归经络,血溢脉外,导致溺水。因此,滋阴清热或益气养阴、活血止血是常用的方法。护阴固然重要,但热毒耗阴,久则邪盛,阳不足,故常用黄芪补气。在IgA肾炎中,部分患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提倡益气养阴、凉血活血可以有效。尿路感染以血尿为主时,主要是清热利湿,帮助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药用量要大,常用黄柏30g、紫花地丁30g、车前草30g、知母10g。
3.保肾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肾阳下降,脾阳受损,不能将体内的湿浊释放到外界,日积月累成瘀血,痰瘀阻滞,邪毒内生。主张温肾健脾,降浊解毒。淫羊藿、附子、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黄芪、冬虫夏草等。用于温肾健脾,大黄、黄连、紫苏、雪里蕻用于除浊解毒。微观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和血浆内皮素升高与肾脏疾病的慢性进展有关。提示加用赤芍、丹参、红花、益母草、全蝎、水蛭可改善轻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或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