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菜的常见谣言
谣言1:土三七是景天科多年生宿根草木,又名景天三七、菊叶三七、见血散、活血丹、救心菜等,……,土三七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
谣言出自:《中药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临床分析》,此类内容(费菜引起肝损伤云云)同样被本词条的参考资料《费菜药学研究概况》错误引用。
谣言其他版本:
菊三七(又名土三七、景天三七)因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之功效,被中医作为草药。
上述谣言出自《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植物与肝小静脉闭塞病》一文
类似的在对药材原植物的描述上有根本性科学错误的文献还包括,注意不应再以讹传讹:
《MMP-9在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费菜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费菜药学研究概况》
《苗药土三七的研究进展》
《强的松在土三七诱导的肝窦阻塞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景天三七叶茶及其饮料的加工技术研究》
《土三七致4 例肝小静脉闭塞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土三七生物碱成分分析及肝小静脉闭塞病小鼠模型建立》
注:最后一个文献除正文有误外,其英文题目即有根本性科学错误,其中所称Sedum aizoon实为景天科植物,并不含有双稠吡咯生物碱。
驳斥:
1中科院旗下的中国植物志明确指出:费菜 (救荒本草),通称土三七,其中详细列举了费菜的别名,费菜的别称并不包括菊叶三七。
2相关文献指出,菊叶三七拉丁文学名为:Gynura segetum(Lour.)Merr ,其中Gynura一词据查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属名 ,而非景天科费菜属的属名(Sedum) 。
3据报导,费菜毒性甚小,剂量高达600g生菜/(kg.d);LD50300×3=900g生菜/(kg.d)时,(实验动物)解剖肉眼观未见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明显病理改变。灌胃2次/日的一组小鼠,无小鼠死亡。所有小鼠灌胃24h后,一切观察指标正常,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亦无动物死亡。7日后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无明显的病理性改变。结论人食用费菜最大耐受量为51.42g生菜/(kg.d),在此剂量范围内食用是安全的。
注:按上述计量换算,成人体重按60kg计算,60(kg)×51.42g生菜/(kg.d),成人口服安全剂量为3085.2g,即约3公斤,可见毒性之低。
4事实上对景天三七(及其近缘植物)的成分分析中,很多文献都并未检出生物碱 ,即使是报道了检出生物碱的文献,其中的生物碱也根本不属于双稠吡咯生物碱 ,如以下截图所示 :
综上,土三七在中国存在同名异物现象,费菜及菊三七均有土三七的别称,但是引起中毒及肝损伤的是菊三七而非费菜(景天三七),两者完全不同。费菜(景天三七)经研究确认无毒,不存在所谓“(双稠吡咯)生物碱毒性”。某些文献中混淆了菊叶三七与景天三七,更混淆了两者的毒性,存在科学性错误。
谣言2:XX主任提醒,其实“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可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五加科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驳斥:
根据中科院提供的信息,某主任描述的(叶片较小的)土三七恰恰是无毒的景天三七(费菜 )而非有毒的菊三七,并且描述尚有错误。以下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及对照:
“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费菜:叶互生,狭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倒披针形,长3.5-8厘米,宽1.2-2厘米……,花瓣5,黄色
菊三七:叶互生, ……,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花冠黄色或橙黄色
可以看到:
1无论费菜还是菊三七,叶都是互生,都不存在所谓对称生长(对生)的情况
2叶子较小的恰恰是无毒的费菜
3尽管菊三七和费菜的花有根本性区别,但颜色都是黄色,从颜色上不能区分。
综上,这个所谓的鉴别信息不仅有误,而且并不能区分无毒的费菜与有毒的菊三七。
能简单区分土三七(即费菜,无毒)与菊三七(有毒)的是其叶片:
无毒的费菜:叶片长3.5-8厘米,宽1.2-2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叶坚实,近革质 。
有毒的菊三七: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 。
综上,叶形较小开黄花的反而是无毒的费菜(俗称也是土三七),真正有毒的菊三七叶形反而非常大,网络上流传的所谓“鉴别信息”是错误的,不应转发此类失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