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八大可乐你知道几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诞生了几十个可乐品牌。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畅销的今天,国产可乐的发展是一条充满血泪的艰难之路。对于一些人来说,国产可乐承载了更多的回忆和欢乐。让我们盘点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品牌,缅怀过去,思考现在,探索未来国内可乐市场的可行之路。
最早的是崂山可乐,可以追溯到1953,添加了大枣、白芷、砂仁等十余种天然草药。90年代销量可观,在八大可口可乐中排名第一,但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并被可口可乐收购后,销量下滑。2004年被青岛崂山矿泉水复兴,但销量不温不火。
1998期间,娃哈哈引入可口可乐,销售额达到20亿-30亿,形成娃哈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后期的市场竞争中失利,现在销量明显下滑。
20世纪初,娃哈哈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专门研发了一款儿童可乐。儿童可乐不含咖啡因和防腐剂,填补了国内儿童碳酸饮料市场的空白,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朋友的喜爱。可惜2005年后,儿童可乐基本销声匿迹。
1998上市的黄芬可乐,主要市场是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开创了国内饮料“两巨头三少年”的格局。但由于缺乏资金,在2001之后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幸福可乐,接近可口可乐的产品,由上海正广和汽水厂研制。目前已停产。
天府可乐1980出生于重庆。一款中草药配方的碳酸饮料,曾经定位为国宴饮料,但在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作后逐渐边缘化,2013年重新获得商标,2016年卷土重来。口碑很好,但是在可乐不断下滑的市场中,未来还是个未知数。
国内八大可乐大部分已经在历史上消失,幸存下来的也远不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对手。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完全掌握在洋可乐手中。其实从这八款国产可乐可以看出,中国的碳酸饮料并不是没有竞争力,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市场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