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急性咽炎?
本病常有外感疾病史或反复发作的咽喉痛。急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吞咽加重;慢性咽炎有三种表现,即咽干、咽部轻微疼痛和烧灼感;或者主要是喉咙痒和刺激性咳嗽;或者是咽有异物、痰附着的感觉为主,经常做出“咔嚓”的动作。
急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炎的范畴,此病的发生多为风邪所致,或肺胃实热所致。或因脏腑虚损,或因虚火发炎,或因血瘀痰阻。具体表现为外邪入侵,咽喉受袭;或肺胃热,袭喉;或肺肾阴虚、虚火炎;或脾胃虚弱,咽喉失养;或者脾肾阳虚痰凝血瘀。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和局部用药,肥厚性咽炎患者可采用激光和微波治疗。中医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主要是辨证施治。
1.外感邪侵咽喉(1)。风寒侵袭咽喉的症状是轻微的疼痛和吞咽困难。全身恶寒发热,流涕,头痛无汗,全身不适,咳嗽痰稀,舌淡,苔薄白,脉紧。检查可见咽部黏膜苍白,或轻度充血,轻度肿胀。防己六味汤由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僵蚕10g、薄荷10g、甘草6g组成。
功效祛风散寒,宣肺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处方中用荆芥、防风、薄荷祛风;桔梗和甘草。僵蚕能祛风化痰,利咽。
根据声明,痰多者可加紫苏叶、杏仁、前胡;鼻塞流涕可加苍耳子、辛夷、白芷。防儿精防败毒散由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0g、前胡10g、川芎12g、枳壳12g、羌活10g组成。
祛风邪气,宣肺开窍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荆芥、防风、生姜、川芎辛温散寒。前胡、柴胡,宣肺气;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痰利湿;羌活、独活,祛风散寒,燥湿;人参能扶正祛邪,固则可降。
据言,加入党参、黄芪、玉竹,扶正祛邪。
(2)风热犯证症状为咽部剧烈疼痛,吞咽咽部加重。全身发热剧烈,轻度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检查发现咽粘膜急性充血和肿胀,喉壁淋巴滤泡肿胀,颌下淋巴结肿胀。方毅疏风清热汤出自广州中医学院中医耳鼻喉科。
它由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0g、甘草6g、金银花10g、连翘10g、桑白皮10g、赤芍10g和桔梗10g组成。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处方中荆芥、防风和解毒;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用于清热解毒;牛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
根据说明,此方适用于重病患者。方耳银翘散由金银花20g、牛蒡12g、连翘15g、桔梗10g、荆芥10g、薄荷10g、豆豉10g、芦根65438组成。
功效祛风清热,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桔梗、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豆豉祛风邪气,清头目;芦苇、淡竹叶和甘草。全方具有清宣、解毒、消肿的作用。
根据说明,这个药方适用于病情较轻的病人。
2.肺胃热证的症状是咽部剧烈疼痛和吞咽困难。全身可见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和热证。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明显红肿,喉壁淋巴滤泡充血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方毅清咽李哥汤由连翘15g、栀子15g、黄芩10g、薄荷10g、牛蒡子10g、防风10g、荆芥10g、玄参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处方中的荆芥、防风、薄荷能祛风解表,祛邪;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栀子用于泻火解毒;玄参、王不留行、桔梗和甘草用于消肿止痛;大黄、芒硝用于清热通便。
根据说明,可以加入板蓝根来缓解喉咙痛和消肿。
3.肺肾阴亏虚,虚火发炎,咽干,痒,灼痛,午后重,干咳少痰。全身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暗红色,或咽部黏膜干燥、萎缩、缺液。方毅养阴清肺汤由生地15g、玄参10g、麦冬15g、白芍10g、牡丹皮10g、川贝母10g、薄荷10g组成。
功效滋养阴道液,降火,缓解喉咙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处方中生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养阴清肺润燥,牡丹皮凉血解毒,川贝母清热散结,薄荷宣肺利咽,甘草配伍诸药。
据说肺阴虚。如果咽喉底部颗粒较多,桔梗、香附、郁金、合欢花等。可酌情添加,以利气血运行,解郁散结。方剂26味地黄汤来源于小儿证治厥,由熟地黄15g、山茱萸12g、泽泻15g、牡丹皮12g、山药12g、泽泻10g组成。
功效:滋阴降火清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该方剂以熟地黄、山茱萸滋养肾阴,泽泻、牡丹皮化浊,茯苓、山药健脾益气,孕育转化之源。
据笔记记载,此方用于治疗肾阴虚。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症状不利,或痰附于喉,或咽部微痛。饮食刚刚好,乏力、怕冷、爱说话的症状加重,口干舌燥不想多喝。周身蜡黄,倦懒,腹胀便溏,舌红,边缘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微红,轻度肿胀,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有白痰。方毅补中益气汤由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2g、柴胡9g、升麻9g、陈皮10g、甘草6g组成。
功效:益气健脾,清热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黄芪、党参、白术和甘草。当归补血,陈皮调脾理气;升麻和柴胡是上升的。
按照话来说,加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5.脾肾阳虚,咽失温养证症状:咽部有异物感,不宜呛咳,痰涎稀薄而白。全身一看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眼睛水汪汪,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检查发现咽部黏膜发红。附子理中丸源于严的小儿方,由人参1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附子3克组成。
功效健脾补肾,温阳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杰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干姜、附子温补肾阳;甘草调和各种药物。
注意:若腰膝酸冷,加枸杞、杜仲、牛膝等。半夏、陈皮、茯苓等。用于咽喉不适、痰多涎多的患者。砂仁、木香等。方剂二傅贵八味丸由生地黄15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2g、桂枝10g组成。
功效为温补肾阳,引火归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处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用于滋补肝肾。牡丹皮、泽泻、茯苓利湿润燥;桂枝、附子温肾阳,点火生肾气。
按说,阴虚燥热者慎用此方。
6.痰凝血瘀,咽喉综合征症状的聚集:咽部异物感,痰附感,咽部微痛,咽干,无饮欲,吞咽不利,喜清咽,易恶心。全身表现为胸闷,舌红暗或有瘀点,苔白或淡黄,脉滑。检查可见咽黏膜暗红色,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或融合成片状,咽侧索粗大。来自医学心悟的方毅贝母天花粉,由贝母15g、天花粉15g、天花粉10g、茯苓10g、橙子10g、桔梗10g组成。
化痰祛瘀、散结利咽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中贝母、瓜蒌清热化痰润肺;橙色,理气化痰;桔梗宣肺气,清咽利喉;茯苓健脾利湿。
注意:可加入赤芍、牡丹皮、桃仁活血化瘀。若咽喉不适,咳嗽粘稠,可加杏仁、紫菀、款冬花、半夏。方尔清气化痰丸由黄芩10g、栀子20g、桔梗10g、半夏10g、陈皮12g、甘草6g、薄荷10g、生姜5g、连翘10g组成。
清热化痰,散结利咽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中胆南星以清热化痰为主,黄芩、瓜蒌仁辅助胆南星清热化痰,枳实、陈皮行气化痰,茯苓健脾化痰,杏仁宣肺,半夏祛湿化痰。加入夏枯草和浮石降火,软坚散结。
按说法,此方以清热化痰为主,临床上可增加活血化瘀的红花、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