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看病需要注意什么?

父母不是什么都知道。如果孩子生病了,他不能自己治疗。他得找专业的医生来治疗。

但大多数家长不带孩子看病,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向医生准确说明孩子的病情,以便医生对症治疗。这是当代儿科医生遇到的最麻烦的现象。

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孩子不会说自己的病,一定要父母说。有的家长把自己的病情描述得简单利落,有的拖拖拉拉,唠唠叨叨,有的家长什么都不知道,简直不像带孩子看病。

医生需要了解的主要是孩子从发病到治疗的全过程,包括主要症状、发病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等。家长应尽量准确了解孩子的主要症状,如“间歇性发热3天”。“腹痛1小时”、“咳嗽1周”等等,而不是“发烧从姥姥家回来”、“下班回家肚子疼”,因为医生不可能知道你说的确切时间。

不要把自己的猜测和想法作为条件告诉医生,如果你觉得孩子咳嗽了。

可能是感冒。看病的时候不告诉医生咳嗽的时间和程度,而是告诉医生“这孩子感冒三天了。”这不是医生需要知道的情况。孩子是否感冒,要由医生来判断。

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尽量具体。比如医生问拉肚子的次数,不要只回答“很多次”、“每次换尿布”而不回答具体次数和时间,让医生无法判断拉肚子的情况。

在孩子多、医生忙的情况下,要求家长详细描述病情,但又不能嫌麻烦。比如医生问孩子什么时候发烧,只需要回答关键的一句话:“昨晚7点左右”就很具体很准确。家长不仅要向医生介绍主要病情,还要介绍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排便情况等。

有些孩子在全日制幼儿园,有些孩子由奶奶照顾。家长带孩子看病前,应先询问了解孩子病情的老人或阿姨,以便看病时告知医生,避免医生问三问四。如果几个家长一起带孩子去看医生,最好由一个最了解病情的家长告诉医生,以免让医生困惑。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可能会询问出生时的情况,对于一些遗传病,也可能会询问家族中的情况。对于这些,家长要实事求是的回答,不能含糊其辞,也不能凭空捏造。如果不明白,可以找医生稍微解释一下再回答。

看病时,也要主动告诉医生孩子过去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过肝脏或肾脏疾病、血液病史等。这样医生在开药时就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对这些疾病有影响的药物。

儿童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史,以免产生不良后果。对于慢性病或随访,尽量带上病历和处方,让医生了解自己的既往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

如果孩子拉肚子,可以找个火柴盒或者装中药药丸的小盒子,带点大便样本去医院。不然检测时要等孩子大便留样,耽误时间。

孩子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最好不要让他们形成“恐医”现象。

带孩子去看医生之前,要跟他说清楚,看病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他的痛苦,是为了对他好,是为了让他做好心理准备,避免他一进门诊就吓哭,这样不仅影响环境,还会影响就医。小一点的孩子要注意先小便,以免看病时尿在医生身上,家长不好意思。

跟医生说病情的时候,要让孩子面对医生。医生在听你讲病情的时候,可以观察孩子的表情、面色、精神状态、营养等,这些都有助于医生诊断病情。一旦医生戴上听诊器给孩子检查,不要说话,保持安静,有利于医生听诊。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剂量。开药的时候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实际年龄,而不是想象中的年龄。如果最近给孩子称过体重,也可以告诉医生孩子的体重,让医生计算剂量。

医生开好处方后,家长要让孩子远离,以免弄坏。可以带孩子到旁边穿衣服,以免影响下一个孩子的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