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材不能混用?谢谢你

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的原因,以及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的相关知识。中医经常服用中药煎剂,俗称汤剂,其煎药效果与煎药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从中医处方到药材质量,都要规范调配,层层把关,一步一步到位。如果最后煎药未能把关得当,方法不当,药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因此,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中药煎药方法的要点,同时讲解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中药煎药方法。

煎锅的选择

煎药不宜用锅、铜锅、铝锅。铁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容易与中药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反应。如与中药中常见的鞣质反应生成铁鞣质,与黄酮类化合物反应生成不溶性化合物,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盐,影响中药汤剂的质量和疗效。用铜器皿煎中药,会使药液中的铜离子增加,对人体健康不利。铝锅也不适合使用,尤其是新铝锅,其表面尚未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氧化铝层,铝原子容易进入药液,人体长期吸入过多的铝,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

陶器(砂锅、瓦罐)可以用来煎中药。陶器化学性质稳定,适合在家中熬制中药。缺点是易碎,操作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另外,搪瓷锅也可以。当然,最好用不锈钢锅。不锈钢稳定、耐用且易于清洁。目前市场上的电热陶瓷煎锅是专门为煎制中药而设计的产品。温度和时间可以调节,操作方便,但是价格贵。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

用水浸泡

中药煎服前要泡水,加什么水,加多少水也有讲究。

煎中药用的水要干净,可以喝,而且是冷水。特别是炒头不能用开水或热水浸泡,以免药材中的淀粉立即糊化、蛋白凝固,使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加水后浸泡30分钟左右。在冬季或固体材料中,浸泡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炎热的夏天,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浸泡过夜就更不可取了。

每剂中药要加多少水?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掌握: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一次煎的加水量是将中药放入煎药锅中加水至超过药面3-5厘米,或用手轻压药物加水至淹没手掌。第一次煎煮后,滤去药液,再加水煎煮两次,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应在药渣表面1~2 cm以上。如果补充中药,煎煮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煎煮方法

中药要煎两次,第一次汁和第二次汁分开服用。经过两次煎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可达70%~80%。煎煮时,火候要控制好。中药泡好后,开始煎。一般先用猛火,煮沸后再用文火(小火)保持一定时间的微沸,同时中间要多搅拌几次,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熬制时间:一般中药从开始熬制到熬制需要20 ~ 25分钟。药液过滤后,加水煎煮第二次汁液,第二次煎煮15 ~ 20min。芳香药、解表药先煎10~15分钟,再煎5~10分钟;药物(如生大黄)第一次煎煮10分钟,第二次煎煮5分钟;滋补药物先熬30-40分钟,再熬25-30分钟。中药煎好后,用筛子或纱布将药液滤出。成人服用中药的量应控制在400 ml左右。儿童所需剂量小且集中。可将前两种汁液混合并静置一段时间以澄清,可将上清液加热并浓缩至适量。一般每剂用量应控制在100~150 ml。如果是治疗感冒的解表药,只需第一次取汁即可单独服用。用于泌尿系结石的中药,要多加水,增加药液量,有利于结石排出。

需要特殊煎药或治疗的中药

开一包中药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其他分包的小包装药品。如果有,你应该按照小包装上的说明分别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先炸。第一次油炸的大部分是矿物质和动物的骨头和贝壳。这类药材要水煎30分钟以上,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另一类是毒性药物,如川乌、草乌、雷公藤等。,特别是超过平时用量时,必须煎服1~2小时,以分解毒性成分,使药物安全。另外,石斛之类的药材,只有先煎久了才有效。

2.退后。之后其他药物煎煮一定时间,再加入这些药物一起煎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含挥发油的芳香类药材,如薄荷、豆蔻、沉香等;另一类是遇热活性成分不稳定的药物,如钩藤、生大黄等。第一次煎药前5分钟内加入同样的汤剂为宜。

3.融化,狂奔。主要是树胶或糖类药物,如阿胶、蜂蜜等。,应加入煎好的药液中,加热使其溶化,混合后服用。

融化。它是一种结晶盐类药物,如硫酸钠,可直接加入熬制的热药液中溶解。

5.分开炒。主要是名贵药材,如人参、冬虫夏草、麻竹等。,需单独煎服,单独服用,或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

6.拿一套衣服。难溶于水或不宜煎服或价格昂贵的药物,如生大黄、三七、羚羊角粉、贝母粉、琥珀粉等。,通常研成细末,开水吞服,或煎服。

7.大剂量中药汤剂。有些方子里有大剂量的药材,或者每剂的用量特别大。如果按常规比例加水,煎服量太多,无法服用;如果加的水太少,药材不能浸水,不能炒透,大部分有效成分提取不出来,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对于这类中药,可采用以下方法煎服。①煎煮取汁代替水。首先,将草药浸泡在水中,然后煎煮,得到第一汁和第二汁。混合后,将煎煮液加入到其他中药中,得到第一次汁液,将残渣用水煎煮,得到第二次汁液。(2)分别煎煮,混合汁液。将药材与其他中药分开,分别加水煎煮,将煎煮后的药液混合均匀。根据药液量服用。如果太多,就进一步集中,分成不同的部分。③果汁浓缩法。将药物分成几份,分别加水煎煮,合并各部分煎液,适当浓缩后分几次服用。

一种预防非典的中药煎服方法

一般情况下,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中药处方(详见本刊第七期《健康在线》)药味相对较少,用量较少,每剂用量在60~100克之间。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中药方子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来选择,开完方子就由家里人煎服。如有人群服用预防用药,医疗单位应选择处方,根据人数和服用时间计算剂量,然后由具备中药制剂条件的医疗机构统一煎制,定量包装,或由医疗机构委托有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煎制包装成中药制剂发放给相关人员服用。

预防SARS的中药配方中含有广藿香、飞机草、紫苏叶、薄荷、鱼腥草等芳香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煎煮时间过长,容易挥发大量挥发油,降低或失去药效。因此,这类药材在配制时应与其他药材分包。煎药时,其他药材要先煮2~10分钟,再加入同一个汤剂中。

预防SARS的中药汤剂每天服用1剂。汤剂混合煮沸后,分两次或三次服用。每次用量不超过200ml,儿童用量为50 ~ 100ml。

自煎中药要当天煎当天服,保证药液新鲜。如果汤剂一次服几天或药液袋装服几天,应放冰箱保存,以免变质。中药要温服。服用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加热后再服用,如将药液重新加热煮沸,或将袋装药液连同包装袋一起浸泡在沸水中。

服药时间:一般饭后30~60分钟左右服用,早晚各1次,或早晚各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