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子台的特产在哪里?

祁紫菀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也被称为靛蓝,千里光根,夜牵牛花,和紫菀。产于河北安国。深秋或早春发芽前刨平,去茎、去叶、去土,编须根,晒干。特征:干燥后的根茎不规则,呈块状,下部丛生有许多须根,表面呈淡紫色或紫棕色,有纵向皱纹,质地略软,横切面呈灰色或棕色,微香,味甘、苦,最好的一种长而干,色泽紫,洁净,质地柔软,辫整齐。苦而辛,性温。具有温肺降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咳嗽、气喘、乏力、咳喘、吐血粘稠。

特点:色如珊瑚,丝如发丝(又称小辨)。柔软的真丝织锦,气味香甜。据中药记载,紫苑主产于河北安国,品质较好。神农本草列为上品。

主要用途:润肺降气,祛痰止咳。

安国古称周琦。安国药业起源于北宋,素有“药都”、“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据明末周琦的记载,当时安国种植的药材有28种,药品市场规模达全国之最。全国各地的毒贩不远万里来到,购买以齐为首的“齐八药”。祁紫菀是安国的正宗品种。它被用作有根的药。其色如珊瑚,丝如发丝(又称猪尾巴),柔如棉,气味香甜。据中医记载,紫菀主产于河北安国,品质较好。神农本草经列为国货。齐子渊,长着长长的胡子和厚厚的红色条纹,被评为中国同类中最高的。发现其中含有0.32%的紫菀,是药典规定的2倍多。继1958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罗荣桓等同志也相继到安国视察。祁紫菀等品种逐渐成为安国的优势品种,被冠以“祁”字,列入药典。1999年被河北省命名为“名优产品”,总产量占河北省药材总产量的70%以上。

地域范围

祁紫菀在安国市有种植,主要分布在8个乡镇办事处(周琦镇、张铮镇、大五女镇、西夫罗镇、西城乡、明官店乡、北段村乡、周琦药品市场办事处),涉及149个自然行政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31.7公里。原产地地理位置:东经115 10 '至115 23 ',北纬38 18 '至38 35 '。保护面积100000亩,种植面积10000亩,年产量8000吨。

产品质量特性

1.外部特征:根茎不规则,块状,长2-5cm,直径1-3cm。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顶部有残茎和叶柄,中下部多数细根丛生;硬,平截面,油性。根多细长,长6-15cm,直径1-3mm,多为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向皱纹;质软,易断,横切面呈浅褐色,边缘呈紫红色,中间有一个小木心。其色如珊瑚,丝如发丝(也叫辫),质软如棉。气微香,味甘,微苦。2.内在质量:紫菀根含有游离萜类、游离松油醇、紫菀酮、紫菀苷A、B、c,紫菀皂苷A、B、c、d、e、f、g,紫菀五肽A、B,紫菀五肽c;还含有植物甾醇糖苷和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包括匹罗醇、匹罗酰乙酸酯、茴香脑、烃类、脂肪酸、芳香酸等。经检测,紫菀中含有0.32%的紫菀酮,是药典规定的两倍多。浸出物为63.3%,超过药典规定的45%。显微特征和水分检测符合药典201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