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些在孤独中成功的名人的例子。

一、屠呦呦

20世纪60年代,耐药疟疾的蔓延和抗疟药新药的研发在国内外都陷入困境。1969 65438+10月,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药抗疟药“余淼鹿鸣,青蒿”研究组。《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来源,鹿吃的野草是青蒿。

20世纪60年代,耐药疟疾的蔓延和抗疟药新药的研发在国内外都陷入困境。1969 65438+10月,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药抗疟药研究组组长,开始了抗疟药的研发工作。

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多种中草药,整理出640种抗疟药。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测试了200多种中草药和380多种中草药提取物。

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关注,它能有效抑制动物体内寄生虫的生长,但疗效不具有持续性。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头扎进了文献中。

受中医古方《肘后备急方》中“握青蒿一次,两升水浸泡,绞汁,全服”治疗寒热疟疾的启发,屠呦呦建立了低沸溶剂提取法,获得了抑制率为19710年和10年的青蒿乙醚提取物。

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屠呦呦和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志不顾安全亲自在1972试用了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性。

当年临床应用于海南昌江疟区间日疟11例,恶性疟9例,混合感染1例,患者***21例。结果服药后40℃的高热迅速降至正常,溶血疟原虫被大量杀灭至阴性,明显优于氯喹。

上述成果在“523”内部会议上报告,不仅推动了我国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药物研究,而且开创了中药抗疟药物的发现。

第二,莫扎特

在西方音乐史上,天才并不少见,但很少有人能像吃饭呼吸一样随便作曲,尤其是从小。但莫扎特就是这样的人。

3岁时,他就能弹奏许多他在钢琴上听过的曲子。5岁时,他就能准确识别任何乐器上演奏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弦的名称,甚至能轻松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的音高。

如此优秀的绝对音高概念,是大多数专业音乐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6岁那年,我跟随父亲和姐姐一起去欧洲各国旅行和演出,在欧洲引起了轰动。正因为如此,莫扎特在当时被公认为“音乐神童”。莫扎特可能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

甚至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也称他为音乐基督。有人曾说:“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手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个光明的时刻就是莫扎特。”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尴尬中度过。他生命的最后两年是他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艰苦的生活使他的健康越来越差,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求助。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TheMagicFlute》首演时,他已经身患慢性病。

1791年65438+2月5日,他去世的时候,妻子病重,家里连一点变化也没有。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天气迫使几位亲友中途返回。最后,他被埋葬在一个穷人的墓地里。当他的妻子几天后去墓地时,她找不到确切的墓地。

虽然莫扎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总是带给人们真正的纯净之美。在莫扎特看来,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现。不仅是他的歌剧,还有他所有的作品。他的音乐,不管是什么样子,总是指向心灵而不是智力,总是表达情感或激情,但没有令人不快或突兀的激情。"

第三,贝多芬

贝多芬的父亲想让他的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这样他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于是强迫他学钢琴。如果他失败了,他就会被打败。贝多芬就是在这种悲惨而痛苦的命运中度过了童年。贝多芬非凡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刻苦训练,越来越高,连他的老师都充满了遗憾。

十二岁时,贝多芬受雇为宫廷古钢琴和管风琴乐师,他还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贝多芬在宫廷中逐渐受到重视,但他野心勃勃,于1787年前往维也纳祭奠莫扎特。但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在波恩病危,回国后不久就去世了。

这对贝多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在波恩又呆了五年。贝多芬于1792年再次去维也纳实现他的理想。在维也纳,贝多芬在海顿手下受了一年的教育,然后向申克、艾伯雷·兹伯格、萨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习了十年。

贝多芬从1796开始感觉听力越来越弱,但直到1801他才确信自己的耳病无药可救,才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然而,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战胜了他个人的痛苦和绝望。苦难成了他创造力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的高峰,他开始写他的乐观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的转折点,也正是这部作品标志着贝多芬英雄时代的开始。

扩展数据:

屠呦呦的人物评价: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了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为这一重大寄生虫传染病的治疗和控制做出了革命性贡献,也成为以科学方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走向世界的最辉煌范例。

诸宸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科技界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师,她和团队成员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中国完成的。

屠呦呦获奖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成果,与国家和平发展和人类和平发展息息相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史无前例的,但一定不是唯一的。随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