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是做什么的?种植毛地黄需要注意什么?

物种描述:玄参科和洋地黄属的两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花冠外,均为灰白色短柔毛,腺毛,有时茎无毛,高60-120 cm。茎单生或数束。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粗糙皱缩,基生叶长柄,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缘锯齿状,叶柄狭翅,叶形自下而上递减。顶生总状花序长50 ~ 80厘米,花冠钟形,长约7.5厘米,花冠紫红色,内部有淡白色斑点。蒴果椭圆形,5-6月开花,8-65438+10月成熟。

生长环境介绍

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区,植株健壮,耐寒、耐旱、耐热、耐瘠薄土壤。喜阳、喜阴,适合生长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二。种植技术介绍

1.育苗

方法:温室;温室

第一阶段:播种后不要覆土,轻压,15-18度发芽,3-4天出现腊肉。基质的湿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基质的EC值应保持在0.5-0.75之间,发芽前环境湿度应控制在90%-95%之间。

第二阶段:从培根延伸到子叶大约需要10天。此时形成主根,含钙氮肥可每周施一次,浓度为50-75毫克。

第三阶段: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移栽开始,每周施肥一次。一般使用氮、磷、钾肥,浓度100-150 mg/kg,环境湿度控制在40%-50%。

第四阶段:目前要移植5-6片真叶,带土种植。

2.野外直播

南面用平床或高床育苗,北厅用阳光床育苗,其中用腐熟马粪作基肥。播种后10多天开始出苗。新出土的幼苗不耐旱,可以浇水保持垄面湿润。如果直接用冷水浇苗,往往会造成大量死亡。

当幼苗长到3-5片叶子时,也就是5月下旬,就可以30%的行距,20%的株距种植了。它们将被种植在地里,并在种植后浇水。第一次引种时,应尽量采用幼苗移栽和直播。无论在哪里播种、移栽,都要提前施足基肥,每次耕耙后打开排水沟。

3.种植安排

北方应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后或6月土壤冻结前播种5438+00-165438+10月。南方深秋播种。

4.种子处理

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在春播前用20℃的温水播种12小时,然后取出放在暖室发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让单粒种子发芽。

这样,幼苗可以比干种子早出苗4-5天。播种时,应在播种前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均匀。播种时,每行播种30厘米。沟渠的深度约为1厘米。将种子均匀轻放在沟中,并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来后,可以减少浇水。还要注意松土、除草、育苗。苗高5 cm左右时,株间距5-8 cm,苗高8 cm左右时,苗高应固定在15-20 cm。

5.栽培管理

毛地黄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3-15度,怕雨怕积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记得每月施肥一次。开花时,考虑到花的质量和数量,可以适当增加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