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镇的建设与发展

1992,乡党委、政府将狮子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示范村,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当年发展中药材120亩,实现收入28万元。现在,这个村500多亩耕地种上了中药材,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狮子村的经验迅速辐射到全乡,乡党委政府顺势而为,在乡内推广,迅速调整产业结构,达到了“山上种药用树,地里种药材,院里养药用虫”的发展格局。所有稻田都进行了改造。今年全乡在山上种了2000亩药用树,改造了3900亩水田,全乡只种了1.800亩水田。

全乡发展了狮子村、岩泉村、石坪村等18个专业药材生产村,形成了朱坡山、龙山、黄泥山、吴彤山四大药材区。药材种植区域化和药材生产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曹亚镇财政所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干部素质,通过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狠抓学习,为干部准备足够的学习资料,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经常开展讨论、论文展览和评论,关注商业话题;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各级干部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建设。

邵东县曹亚乡是省贫困村,龙潭村是省贫困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该乡龙潭村建成了极具原创性的村级廉政文化室。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龙潭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民主建设堪称全镇乃至全县的典范。龙潭村打造了曹村级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曹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桐乡公路四通八达,连崖、连河、长坝等桐乡公路相继建成。通村水泥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石屏、十字等10多个村相继硬化水泥公路,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0多条。

安全饮用水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乡党委、政府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唐家岭饮水工程、袁家仔塘饮水工程、落水岩水厂,解决了654.38+0.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以上。

学校危房改造完成,沙坪、十字、长流学校危房改造工程陆续完工;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30多名五保老人顺利入住,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养”的目标;乡村文明建设全面展开,简朴喜事、慷慨关怀薄葬、勤俭节约等良好社会风尚得到宣传;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艺队、腰鼓队、送电影下乡等农村民间艺术蓬勃发展。

曹襄人杰地灵。改革前,生和人大代表曹都是人。

改革开放以来,曹先后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严建生、湖南省人大代表、王斌、贵州省政协委员唐·。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反哺”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