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朋友痛经治不好?我好心疼,急需。
还说生个孩子会很好。
虽然是转贴,但是希望能帮到你。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剧烈疼痛。腰酸背痛。甚至恶心呕吐,这是女性的常见病。
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很多困扰,直接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腹部不适,但并不妨碍工作和生活,不应称为痛经。
根据病因,痛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系统无明显病变,称为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通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初期,多因子宫收缩缺血引起的神经精神性疼痛,或因子宫发育不良、宫颈狭窄所致。子宫位置不当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后几种痛经多发生在月经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可能会持续整个生育期,但很多女性在怀孕分娩后会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消失。另一种是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痛经发生在月经正常一段时间后(多为三年)。生殖器发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生殖器官疾病可引起继发性痛经。
痛经是很常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非常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虽然痛经本身没有生命危险,但很多时候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征兆。所以,如果有痛经,要尽早去医院看医生,确定痛经的原因。如果是继发性痛经,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由于发育不好,体质弱,要全身治疗;宫颈扩张是可行的,因为宫颈狭窄;由于内分泌失调,应该调整。
治疗痛经的简单妙方:
(1)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了一些解热镇痛药如三利通、萘普生片等缓解疼痛。口服颠茄片或阿托品缓解痉挛性疼痛。
(2)取大当归,切片,水煎。
(3)取艾叶“克”,加红糖,水煎。
(4)取炒五灵脂65438±00g,蒲黄6g,丹参30g,水煎。
(5)取干丝瓜条,加水,放碗中煎服。
(6)取盐250克,将盐炒熟,用布包好,小腹温热烫平,不烫时裹在小腹上。
(7)取丹参9克,研成细粉,用酒调和。
(8)取苦参30克,研成细粉,用醋吞服。
(9)取生姜15g,红糖50g,水煎。
(10)取黄花(金黄色)60克,羊肉或瘦肉60克,米酒250毫升,加适量水炖,汤肉同食。每日:连续几天服用。
(11)取小植物炭30克,红糖30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两剂,连续服用1-2剂。
患上痛经后,你应该注意:
(1)尽早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出汗、四肢冰冷、面色发青等症状时,要搞清楚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做到心中有数。痛经严重时,最好卧床休息半天或一天,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腹痛。
(2)经期前后及经期保暖,避免感冒。同时,也不宜过度劳累。
(3)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勤换垫纸。
(5)注意精神调理,消除心理障碍,使精神愉快,气机通畅。
痛经比较常见。痛经是由于月经前、中、后出现腹痛等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疼痛一般发生在月经期的第1 ~ 2天,腹痛也开始于月经前的第1 ~ 2天,经期疼痛加重。多为阵发性绞痛、下腹坠痛、胀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内侧、阴道、肛门;膜性痛经患者要排出大片脱落的子宫内膜时会有剧烈的疼痛,一旦排出疼痛会很快缓解。剧烈疼痛的人可能会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甚至虚脱。还可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呕吐、膀胱和直肠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扩张感,以及头痛、头晕、乏力或紧张等不适。
到目前为止,由于痛阈不同,耐受性大,缺乏客观的量化方法来准确衡量疼痛程度,国内外关于痛经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1980年,中国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的71746名女性中,有33.2%患有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为36.1%,继发性痛经为31.7%,原因不明为32.2%。严重痛经影响生活和工作者13.6%。安德施和米尔索姆在1982中报道,19岁的瑞典城市年轻女性中有72%患有痛经,其中15%需要止痛药。1985中曾有报道,约50%的美国后青春期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痛经,10%因为痛经每月需要休息1 ~ 3天。可见,痛经是妇科病中的常见病。近年来国外有报道,19岁以前女性痛经发病率明显增加。
严格来说,痛经应该是一种临床表现,或者是一种症状。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即患者生殖器官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但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痛经。是25岁以下未婚女性月经初潮排卵周期建立后发生的最常见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又称器质性痛经,主要指女性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引起继发性痛经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或宫腔粘连、宫颈管狭窄、生殖道畸形、放置避孕环、盆腔炎等。
有时很难区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比如原发性痛经患者,若干年后因生殖器官疾病加重,很难确定疼痛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原来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其实患有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腹腔镜检查,疾病得到确认,立即诊断为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只是痛经的两种类型,临床上有时很难准确区分。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因素有:
(1)月经初潮的早晚:根据调查资料,原发性痛经的程度与月经初潮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月经初潮早的人痛经的发生率更高,痛经的程度也更严重。
(2)婚姻与生育:关于原发性痛经与婚姻的关系,至今仍有两种观点。大多数人认为结婚与原发性痛经没有相关性;但也有少数人认为结婚与原发性痛经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青春期患者的痛经在结婚后得到缓解。这两种观点都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3)可能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感冒、过敏有关。
与继发性痛经相关的因素有:
(1)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不足;过早开始性生活;很多性伴侣(性开放后)引发炎症。
(2)反复人工流产或宫内手术,引起粘连炎症。
(3)避孕:痛经与避孕用具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往往可加重痛经程度。这可能是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PG)生成增加,导致痛经加重。避孕药中含有黄体酮,黄体酮可以松弛子宫平滑肌,因此可以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症状。口服避孕药会降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和程度。
(4)月经周期和月经长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痛经的严重程度不受月经周期长短的影响,但由于痛经本身表现为经期腹痛,所以经期长的人往往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最为突出。
(5)其他因素:据报道,肥胖的人可能更容易痛经。也有报道指出,吸烟者痛经的程度往往比不吸烟者更严重,而且痛经的程度往往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加重,这可能是因为吸烟经常引起血管收缩,导致缺血和疼痛。
痛经是一组以疼痛为临床表现的妇科疾病。严格来说,痛经应该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由于疼痛的独特表现,以及已构成患者发病的事实,目前也可将其归为妇科疾病的一种。
痛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中医角度看,往往认为经血循环不畅、气滞血瘀是痛经的根本原因,“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认为痛经的原因很多,痛经的表现往往不完全一样。比如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痛经,可能是由于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影响经血顺利排出,产生痉挛性疼痛。生殖道异常患者,如生殖道不完全梗阻、宫颈狭窄、处女膜闭锁等。,也可出现子宫肌肉异常收缩,因经血流动受阻而引起疼痛。宫腔内异物的存在(如放置宫内节育环)也会刺激子宫引起异常收缩,导致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因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增加而出现痛经。
无论以上哪种情况产生痛经,其根本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收缩过度。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正常?女性基本也是如此(正常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长,往往难以完全放松,所以出现子宫收缩过度引起的痛经。
(2)子宫收缩异常。痛经患者常有子宫收缩异常,常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进而可引起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疼痛和痛经。最近有报道称,患者血液中加压素的增加可能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的重要因素。
(3)子宫内膜和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增加,前列腺素E2(PGE2)具有收缩子宫肌纤维的作用。大量实验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和经血中P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女性(正常女性PG含量为395 ~ 435 ng/L 1 (ng/L))。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PGE2和PGF2A的含量不同,因此PGF2a/PGE2的比值也不同,PGF2a和PGF2a的含量在分泌期都较高。因此在其刺激下,可引起子宫肌肉异常收缩,导致子宫张力增加,疼痛加剧。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与PG含量的关系更为明显。据文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PGF2a代谢产物含量高于无痛经者。
治疗:
可以采用按摩和针灸、食疗和药物治疗。
对于功能性痛经,可以有:
(1)一般治疗:一是说服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摒弃思想压力,积极消除病因,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整,尤其是月经期,更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冷食、精神刺激、夫妻生活等。
(2)解痉止痛药物治疗:这是临床上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轻度疼痛者,可适量使用吲哚美辛、止痛片、颠茄片、元胡片、阿托品。疼痛较重者,可考虑可待因、杜冷丁等药物。
(3)抗前列腺素药物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痛经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利用对前列腺素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治疗痛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消炎痛、邻氨基苯甲酸(如氟芬那酸、甲酸)。这些药物可以阻止前列腺的合成,拮抗前列腺素。另外,有些人用口服避孕药治疗痛经,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实验研究证明口服避孕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F?2a合成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4)内分泌激素治疗:可用于治疗痛经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①雌激素:雌激素制剂种类繁多,包括天然雌激素(类固醇激素)和合成雌激素(非类固醇激素),有长期和短期作用。乙硫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临床上经常使用。从月经来潮后第五天开始每天服用0.5 ~ 1 mg,20天为一个疗程。持续2 ~ 3个月经周期。主要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的痛经患者。②孕酮:女性在不同的生理期,孕酮的来源不同。在月经前半段,主要来自肾上腺。排卵后,黄体产生更多的孕酮。怀孕期间,除黄体外,主要来自胎盘。一般每天口服60 mg妊娠激素,分2 ~ 3次服用。从月经前第4天开始服药,至月经后1 ~ 2天停药。也可以在月经来潮后第21天开始肌肉注射黄体酮,每天20 mg,连续5天。通过补充黄体酮,可以恢复雌孕激素的平衡,使月经期的子宫内膜正常剥离成碎片。这类激素主要适用于治疗膜性痛经。③避孕药:避孕药可改变体内激素水平,导致排卵抑制,改变宫颈粘液性质和子宫内膜的周期。可以从月经周期的第五天开始,每天服用一次短效避孕药,持续20 ~ 22天,服用2 ~ 3个月经周期后停药。
(5)手术治疗:①宫颈扩宫术:对于宫颈管狭窄的患者,器械的扩张可有利于经血的顺利排出,以减轻或缓解疼痛。这种手术特别适合痛经的已婚不孕患者,因为同时可以对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了解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是否有器质性病变。据统计,约1/4病例可治愈。②子宫悬吊术:如果子宫向后屈曲,采取一些治疗措施后效果不理想,子宫悬吊术是可行的。矫正子宫位置后,有利于月经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特别是对于一些婚后后倾、后屈的不孕患者,子宫悬吊术有助于妊娠。③骶前神经切除术:这种手术有效率不是很高,术后容易引起月经过多,用这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很少。
绝大多数器质性痛经为继发性痛经,常见的可导致器质性痛经的因素有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对于器质性痛经,可以有:
(1)慢性盆腔炎:治疗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经,首先要注意休息,注意卫生,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树立彻底治疗疾病的信心。常用的治疗措施有:①全身用药:以抗生素为主,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疗效。也可将胎盘组织液或胎盘球蛋白注射到肌肉中,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另外,使用黄体酮,如黄体酮、黄体酮等药物,也有一定效果。②局部用药: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容易在器官周围粘连,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病变组织,而局部用药可以有效弥补全身用药的这一不足,所选药物可阻断于侧穹窿,注入子宫内。③理疗:理疗的方法和种类很多,如超短波、远红外、音频等。这些治疗措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帮助炎症消散。④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酌情进行子宫切除和双侧阑尾切除。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病程无止境,严重影响工作学习者。妇科检查有较大的炎性包块或肾积水,包块直径大于6 cm。
(2)盆腔结核:盆腔结核也是一种炎症反应,但有其特异性。一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①一般治疗:和其他器官的结核一样,机体的抵抗力对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病灶愈合,防止日后复发有重要作用。因此,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的自我调节,对于生殖性肺结核导致的不孕患者,更要注意精神情绪的调节,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②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多为抗生素或合成药物,主要作用是破坏或干扰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和毒素形成。最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利福霉素和吡嗪酰胺是杀菌剂,其他如对氨基水杨酸和乙胺丁醇是抑菌剂。临床上一般坚持联合用药,规律用药,全程用药。目前大多数人主张两个阶段治疗:强化期(1 ~ 3个月)和巩固期。总疗程一般不少于一年。由于生殖器官结核的慢性和复发性倾向,治疗效果随随机的机体反应性、细菌毒性和化学药物而变化。如果治疗时间过短,复发率高,治疗时间过长,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形成耐药菌株。为了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可联合使用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一般即使存在耐药菌株,联合用药也会有治疗效果。如果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可以用没有耐药性的药物治疗,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但对于结核引起的急性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绝经后《更年期》或生殖器结核,但无其他活动性结核;有继发感染,盆腔炎反复发作,盆腔器官严重受累;月经血中有持续性阳性菌或月经过多且长期无法治愈的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对于长期无法治愈的结核性瘘管,可以考虑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必须给予抗结核药物,避免因手术导致结核活动和扩散。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范围、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①孕激素的合成:可采用炔诺酮、炔诺酮、醋酸甲地孕酮、氯地孕酮等药物进行周期性治疗,使异位子宫内膜退化。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6天至第25天,口服上述药物之一5 ~ 10 mg,每日1次,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这种方法可以抑制排卵。如果要生,可以在月经第16天到第25天服用,用炔诺酮10 mg,每天一次。这样既能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又不影响排卵。此外,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合成孕酮3 ~ 10个月会引起假孕,使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发生脱膜反应,然后坏死,最后被吸收消失。剂量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在预期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用醋酸甲地孕酮4 mg,每日2次,共1周;第二周1次4 mg,每日3次;第三周1次8 mg,每日两次;第四周以后剂量逐渐增加到20 mg,1次一天。或服用炔诺酮或炔诺酮5 mg,每日1次;第二周依次为10 mg,每日1次;三、15 mg左右,每天1次;第五、六周20 mg,每天1次;第七、八周30 mg,每天1次;第九、十周40 mg,每日1次,直至症状体征改善或缓解。假孕治疗最少持续3个月,最长持续2年。约80%的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但约20%的患者治疗半年后复发。②睾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一定作用。剂量要看耐受性,初始剂量可以是10 mg,一天两次。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服,此剂量很少影响周期,且有阳性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的目的,往往需要几个周期。之后可以减少剂量,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停药观察。如果能怀孕,病就能治好。还有10 mg口服甲基睾丸酮1次/日,或25 mg丙酸睾丸酮肌注,每周2次,6 ~ 8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至少停药4周。这种治疗会引起月经延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但停药后可恢复。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药物有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是子宫内膜异位,接近40岁,或有无外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孩子,全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保留双侧附件。但如果有外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且病灶无法切除,则应切除阑尾。如果年轻人希望保留生育能力,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限于子宫的一部分,切除病变区域是可行的。④放疗:病灶位于肠道、泌尿道或盆腔结缔组织,手术难度大,或内分泌治疗无效,或接近更年期复发病例,或患者身体状况差,或其他原因,如肥胖,对手术有很大顾虑等。,也可以采取放疗造成人工绝经。一般宫腔内镭疗或钴60放疗可破坏卵巢功能,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
另外,很多疾病也会形成器质性痛经,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病。只要治好了引起痛经的原发病,其痛经自然会减轻或消失。女性在月经前后会出现小腹和腰骶部疼痛。严重者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晕厥,称为“痛经”,又称“经期腹痛”。疼痛往往持续几个小时或1-2天。一般是血液畅通后腹痛减轻。此病多见于年轻女性,是女性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不足所致。临床上常见气滞血瘀、子宫寒凝、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状。食疗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你应该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不能吃得太多。特别要避免吃冷食,因为冷食会刺激子宫和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来了,要避免一切生冷、难消化、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辣椒、烈酒等。在此期间,患者可以吃一些酸味食物,如酸菜、醋等,可以缓解疼痛。另外,痛经的人在月经前或月经后要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多吃蜂蜜、香蕉、芹菜、红薯。便秘会诱发痛经,加重疼痛。有人认为,痛经患者适量饮酒可以疏通月经,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起到防治痛经的作用。如果月经量不多,可以适量喝点酒,可以缓解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酒对人体有兴奋作用,因为它含有乙醇。因情绪抑郁引起痛经的人,可以适时喝点酒,可以放松情绪,疏肝解闷,行气益气。此外,葡萄酒的味道甜而温暖,新三能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寒湿凝滞引起的痛经,可祛寒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缓,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能温阳补血止痛。“药有三毒”。痛经患者平时饮食要多样化,不可偏食。他们应该经常吃一些具有理气活血功能的蔬菜和水果,如荠菜、兰根菜、香菜、胡萝卜、橙子、佛手、生姜等。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应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蛋、奶、动物肝肾、鱼、豆类等。
如果你对以上回答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