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蟑螂怎么解决?
一位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曾经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有一天地球发生全球性核战争,那么受影响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甚至鱼类,都会消失,只有蟑螂会延续生命!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能承受的辐射是5雷姆,一旦总辐射超过800雷姆就会死亡。德国小蠊能耐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能耐受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爆蟑螂也能存活。目前,美国政府每年花费15亿美元消灭蟑螂,大约是艾滋病防治预算的两倍。
大部分看起来都一样,但是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区别。目前,分类学家将蟑螂分为约6000种,其中约50种为害虫,如常见的亚洲蟑螂。此外,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棕色蟑螂和澳大利亚蟑螂也有广泛分布。我国约有200种,常见的室内蟑螂约有10种,各地不一。常见的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
德国小蠊体型很小,长约10~15mm,成虫为棕黄色,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优势种。它们不仅分布在住宅中,在餐馆、饭店、医院、轮船、火车和客机上都有。
美洲大蠊体型较大,体长约30~40mm,是我国南方室内害虫的优势种,分布于下水道、暖气沟、厕所、浴室、啤酒厂、酱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蟑螂喜黑怕光,喜欢白天趴着晚上出去,白天偶尔能看到。一般黄昏后开始爬出活动觅食,早上返回巢穴。温度在24~32℃最活跃,4℃完全不活跃。在热带地区,蟑螂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和活动。在中国北方,如果冬季室内温度适宜,有取暖设备,蟑螂可以照常活动和繁殖。蟑螂多为卵生,其卵在卵鞘内排列有序,能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不易被化学药物杀死,条件适宜时可孵化出幼虫。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强。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螂的尾部会长出一个豆荚状的东西,叫做卵鞘,卵就产在里面。少数雌虫可产10以上,90个以上卵鞘。一个卵鞘里,至少能孵出10只蟑螂,最多能孵出50多只小蟑螂,这与蟑螂的种类有关。在美国东部,平均一栋房子里住着1000多只蟑螂;而一对德国小蠊,仅一年就能繁殖出十万只后代!蟑螂的卵在卵夹中孵化大约需要15天。刚孵出的蟑螂是一只没有翅膀的乳白色若虫。像其他种类的昆虫一样,它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蜕皮。蜕皮3~4次后,可以看到翅芽。德国小蠊需要6~7次蜕皮才能达到性成熟的成虫阶段,而美洲大蠊需要10~12次。蟑螂的生长和蜕皮时间与气候因素和食物获取密切相关。通常这个过程在两个月内完成。大多数生活在野外的蟑螂都以腐烂的有机物或枯枝落叶为食。住在房子里的蟑螂喜欢淀粉类食物,它们经常在爬的食物上留下致病生物,传播疾病。蟑螂有吃、吐、排泄的坏习惯,污染食物,传播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肝炎、肺结核、白喉、猩红热、蛔虫病等。不管是哪种蟑螂,它传播的病原体都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瘿瘤菌和绦虫、蛔虫、血吸虫等的虫卵。蟑螂还会分泌和排泄有异味的物质,让人闻了之后恶心,甚至呕吐。泰国政府日前宣布,不再允许以宠物的名义出售一种原产于马达加斯加的“巨型蟑螂”,同时也禁止普通个人拥有。
蟑螂体型适中,容易饲养,繁殖能力强,长期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家喜爱的实验对象。蟑螂的食谱蟑螂是家养的害虫,白天卧,晚上出来。白天蟑螂大多躲在厨房的角落,橱柜的缝隙里,晚上出去找吃的。蟑螂几乎什么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有时它会吃书脊里的浆糊,咬书;钻进电视、收音机里咬电线护套;它甚至会咬婴儿的皮肤和手指。它也吃粪便、痰和小动物尸体。它一边进食一边排泄粪便,使身体变脏,携带病菌,污染食物,传播各种疾病,如副伤寒、痢疾、肺结核、急性肝炎等。蟑螂是杂食昆虫,几乎什么都吃,不仅限于肉和蔬菜。都是各种零食,尤其是那些变质发酵的。垃圾、粪便、动物尸体、面包、糕点、馒头、衣服、书籍、皮毛、中草药、肥皂,从衣服到垃圾,甚至书籍上的浆糊都是蟑螂的食物。水对于蟑螂也是必不可少的。
蟑螂的生活习性
生长的几个阶段蟑螂是逐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三个阶段。
1:蟑螂如何交配产卵
雌雄成虫羽化后一周左右可以交配。雄性一生可以交配多次,而雌性只交配1或两次,1交配可以让它们终身产生受精卵。
雌性昆虫在特殊的胶体胶囊中产卵,形成卵鞘(卵荚)。卵鞘由雌虫分泌物产生,光滑坚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以保护其内胚的发育。卵鞘的形状、雌性产卵的卵鞘数量和其中所含的卵数因物种而异,即使是同一种蟑螂,也会因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而异。
不匹配的雌性也能产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化若虫。但美洲大蠊、甘蔗大蠊等部分物种存在孤雌生殖,即雌性无需交配即可产生可育卵。
蟑螂产卵鞘的行为因物种而异,蟑螂在室内主要有三种方式。
答:1-2雌虫打下卵鞘后,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在物体表面咬出一个凹陷,把卵鞘铺在里面,然后用混有木屑或纸片的粘稠唾液覆盖卵鞘。它们有时会用唾液直接将卵鞘粘在栖息地,如橱柜、木(纸)盒、桌角或杂物上。这种卵鞘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以这种方式产卵。
b:雌虫产下卵鞘后,一直拖在腹端,直到若虫从卵鞘中出来才产下。卵内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从母体获得必要的水分和营养,卵鞘由母虫携带,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卵鞘过早脱落,里面的卵就无法孵化。德国小蠊的产卵方式就属于这种类型。
c:雌虫首先产生薄而软的卵鞘,并在其中产卵。产卵后,卵鞘收缩到体内的“育儿室”中,一直保持到若虫孵化。这是胎生蟑螂的图像。甘蔗螟虫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蟑螂的繁殖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结合。一只成熟的雌蟑螂每7-10天可产一个含14-40个卵的卵鞘。卵鞘为胶体,孵化温度20℃ -37℃。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恒温30℃,只需20-30天,长的可达三个月以上。一只雌蟑螂一年能繁殖近万只后代,最多时可达10万只。在极端条件下,雌蟑螂可以在没有雄蟑螂的情况下产卵。也就是说,很多雌蟑螂交配一次就会雌雄同体,不交配也能连续产卵。
2.蟑螂的卵期
卵窄而长,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内排列成整齐的两排。胚胎头孔缝合。孵化时若虫向上推,使闭合的卵鞘缝裂开逃逸。
卵鞘中的卵数因物种而异,即同一种蟑螂的卵鞘中的卵数也可因环境条件和产卵次数而异,从几个到50多个不等。
在温度为25℃,相对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卵期约为28~90天。
3.蟑螂的若虫阶段
刚从卵鞘中孵化出来的若虫全部聚集在卵鞘周围,呈白色,然后逐渐变暗,散开。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但虫体小,无翅,性器官不成熟。若虫发育缓慢。它必须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触须和尾须的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若虫最后一次蜕皮后,会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也是白色的,然后颜色逐渐变深,所以在一个种群中,可以看到一只蟑螂也会因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若虫期较长,一般持续30~450天左右。在失去附肢或损坏触角后,若虫可以在下一个年龄蜕皮和再生。这种伤害再生也会增加蜕皮的次数。
4.蟑螂的成虫期
男性和女性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他们的外部形态来区分:
答:雄性蟑螂尾部有两对附肢,有1对分节尾须和1对微小刺。雌蟑螂的尾部只有1附肢,也就是尾须,没有尖刺。
b:雄性蟑螂一般比较瘦瘦长,雌性甲虫比较丰满宽大。
c:在少数物种中,雄性蟑螂的翅膀发达,达到尾端,而雌性蟑螂的翅膀只覆盖腹部的前半部分,或者说是无翅的。
蟑螂生活史的一个特点是周期长。就周期最短的德国小蠊而言,一般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周期最长的美洲大蠊超过1年。生活史的长短不仅因物种而异,还因不同的温度和营养条件而异。
成年人的寿命也很长。德国小蠊最短寿命约100天,美洲大蠊最长寿命可活1年。寿命也因物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蟑螂的生命周期很长,寿命也很长。所以一只受精的雌蟑螂一生会产生大量的卵鞘,美洲大蠊最多能产生50多个,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强。
五种蟑螂一代所需时间(天)
种,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 * *需要
澳大利亚大蠊47.26 311.79 19.58 378.63
斑胸大蠊45.04 246.18 14.92 30638+04。
黑胸大蠊46.08 312.35 15.00 373.43
日本大蠊33.50 184.00 9.80 227.30
德国小蠊17.90 40-84 7-8 64.9-109.9
怪癖
蟑螂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有缝隙的地方,这是它们繁殖的四个基本条件。所有人居住和生活的建筑一般都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
爱暖爱潮是蟑螂的重要习性。不难发现,无论是在餐厅、家庭,还是在火车、轮船上,厨房永远是被侵犯最严重的地方。即使在厨房里,他们一般也喜欢住在火炉和水池附近。
喜黑怕光,白天卧,晚上出,也是蟑螂的重要习性。白天藏在阴暗阴暗的地方,如室内家具、墙壁缝隙、洞穴角落、杂物等。到了晚上,尤其是熄灯、人睡后,就出去活动,或觅食,或求偶。因此,在一天的24小时中,大约有75%的时间是在休息。
蟑螂身体扁平,适合钻洞藏洞,可以藏在很窄的裂缝和洞里。比如德国小蠊的成虫和若虫可以躲在只有1.6 mm的缝隙里,带卵的雌虫也可以生活在4.5 mm宽的缝隙里。当它们栖息在缝隙中时,带卵的雌虫也能栖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它们栖息在缝隙中时,脚紧贴身体,尾巴水平伸出或与支撑面接触,触须经常伸出并不时挥动,以保持警惕。
蟑螂的危害
此外,蟑螂还可以被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坏疽、炭疽和结核病的细菌。
蟑螂可携带多种虫卵,如蛔虫、钩虫、牛肉绦虫、蛔虫、鞭虫等。它们也可用作念珠棘球绦虫、短膜壳绦虫、肿瘤管和其他线虫的中间宿主。
蟑螂还可携带多种原虫,其中4种原虫对人或动物具有致病性,如阿米巴痢疾和贾第鞭毛虫。
实验研究证实,蟑螂可以携带、保存和排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蟑螂也能携带真菌。从江苏省南京和南通室内捕获的蟑螂中分离出多种真菌,包括大量黄曲霉菌。
蟑螂虽然携带多种病原体,但一般认为病原体不能在其体内繁殖,属于机械传播媒介。但由于它们的入侵范围广,食性杂,可以在垃圾、厕所、浴室等地方活动,也可以取食食物,所以在引起肠道疾病和寄生虫卵的传播方面也不容忽视。此外,蟑螂体液和粪便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也有报道。
再者,工厂的产品、商店里的商品、家里的食物,都可能因为蟑螂的咬食而造成经济损失。偶尔会有蟑螂造成的通讯设备、电脑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国外有人把蟑螂称为“电脑害虫”。
不同地区蟑螂的季节消长略有不同。黑胸大蠊是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优势种群。4月中旬开始活动,随着气温逐月升高,活动增多,密度明显增加。7-9月为活动高峰,8月为密度高峰。从6月65438+10月开始,随着气温的降低,活动减弱,越冬期为6月65438+2月至次年3月。该地区美洲大蠊的季节消长与黑胸大蠊基本相同。
蟑螂控制
1.消灭蟑螂首先要保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包括厕所和下水道,及时清理垃圾。家里不要留卫生死角,厨房不要露天放食物,家里不要留积水,及时堵住缝隙,防止蟑螂滋生。仔细检查,连旧电脑机箱都不放过。住一栋楼的人最好行动一致,让蟑螂无处藏身。
2.首先找找家里的蟑螂萧蔷藏在哪里。
蟑螂喜欢炎热、阴暗、潮湿的地方,要注意水源、食物丰富的厨房、餐厅、卫生间、下水道、垃圾桶等。小蟑螂可以钻进0.5毫米厚的裂缝里。成年雄蟑螂能钻进1.6毫米的缝隙里,有卵的雌蟑螂需要躲在4.5毫米或两枚硬币厚的地方,尤其是在狭窄、严密的缝隙里,比如家具之间的缝隙。任何大于1.6 cm的缝隙都是蟑螂的庇护所。纸袋、盒子、瓦楞纸堆的地方,也会建蟑螂窝。有些人把书、报纸、杂志或纸箱堆在冰箱旁边。潮湿温暖的冰箱是蟑螂的温床,这些纸箱成了蟑螂最好的呼吸空间。蟑螂窝一般藏在手术室、洗衣房、加热箱里,电视机、电脑、冰箱后面,厨房、下水管道里。如果你想彻底消灭蟑螂,你必须找到它的巢穴并消灭它的卵。要知道,一只普通的蟑螂,半年后就能繁殖上万只!
为了消灭蟑螂,你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A.清理垃圾和不用的物品,尤其是家里的书、报、杂志;
B.检查家具的底面和背面,以及假吊顶、风槽、电线槽等隐蔽的地方;
C.用非保温材料填充天花板、墙壁和地板上的裂缝和缝隙,以达到最佳密封效果。
D.所有蟑螂遗骸和卵鞘都必须碾碎并清除,以免卵鞘孵化。(1:对于蛋鞘来说,必须烧。2:冲入下水道。)
E.家具尽量避免使用胶合板或吊顶墙,选择铝、不锈钢、塑料材质的家具,易洗,无保温效果,蟑螂不易存活。家具最好远离墙壁,这样不容易藏蟑螂。
3.蟑螂吃什么?
蟑螂的习性与人类相似,喜欢富含淀粉或甜味的发酵食物,如面包、奶油、啤酒、油炸面粉、香油、红糖、洋葱等。其中,家庭常见的德国蟑螂偏爱脂肪类食物,美国蟑螂偏爱甜食和啤酒。
针对蟑螂的习性,你必须切断它们的食物来源。
A.保持住所干燥清洁:划定严格的饮食区域,除餐厅和厨房外,不准吃任何食物。要注意厨房和卫生间的整洁,不允许有积水。
B.正确储存食物,喂完宠物后彻底清理食物残渣。(对于家里的猫,狗友一定要注意)
C.至少每天一次彻底清空垃圾桶。先把垃圾袋口扎紧再放。
D.不要在床上吃东西。
防止蟑螂进来
四通八达的管道是蟑螂的快速转运系统。到了晚上,排水沟里的蟑螂会沿着排水管成群结队地爬进室内,从排水孔、墙壁、门窗缝隙里爬出来。
为了防止蟑螂进入房子,你必须做:
安装纱门、纱窗,或在排水孔上加细网;晚上家里的外排水孔要盖好,防止蟑螂进入。封闭外墙、地板、平台上的孔洞,以便分体式空调系统的管道和电线穿过或安装系统。在干排水孔周围涂一层宽度至少为10 cm的凡士林,防止蟑螂穿越洞口;在排水孔上安装网眼宽度为2 mm的铁丝网。
捕捉
晚上8 ~ 12点,蟑螂活动的时候,突然开灯搜索,杀死成虫和若虫。在蟑螂繁殖季节之前,可以连续捕杀几个晚上,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虫密度。用热肥皂或洗衣粉烫伤躲在各种缝隙里的蟑螂、虫卵和若虫。小心翼翼地填补和抹平炉灶和橱柜中容易藏蟑螂的缝隙。竹制、木制家具、抽屉等。蟑螂聚居的地方可以用开水烫。用0号油墨调和油加一点香油,铺在牛皮纸上,在纸的中央撒一点糖炒面,把纸放在炉子、橱柜等上面。,晚上早上再收。蟑螂活动时会卡住。一般有效期为10天。HD等也卖专门的粘纸。
6.如何使用蟑螂药:
各种店铺都有各种杀蟑螂的药,就不赘述了。需要注意的是,蟑螂喜欢重复路线,药放对了位置才会有效。蟑螂窝和路线上要放置或喷洒药物。蟑螂窝的位置可以看上面,路线要观察。要知道,蟑螂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多年,适应能力超强。据说原子弹爆炸后唯一能活下来的生物就是它,是不是很牛逼?蟑螂在下一代会迅速产生药物适应性,一种药失效就换药。(药物必须使用环保、有效、对人无害的生物灭蟑药物,如小太健、毒岛)
施药时要去除蟑螂的食物和水,因为蟑螂耐饥耐干,尤其是怀孕带卵的雌蟑螂,必须有足够的食物和水,否则卵鞘无法孵化。
7.处理蟑螂尸体
戴手套;蟑螂尸体接触过的区域或设备(包括手套)应尽快用家用消毒剂清洗消毒。
8.驱赶蟑螂的方法:
蟑螂利用尾巴上的刚毛来探测周围的动静,这和听觉器官一样灵敏。于是就有了像老鼠一样驱赶蟑螂的仪器。开走会伤害邻居。建议淘汰。
9.种花以避免蟑螂
种花和控制蟑螂有关系吗?一点点。据说蟑螂不喜欢一些植物,比如绿萝。为什么不试着美化环境,避免蟑螂呢?
10.定期检查
任何买回家或带进屋的东西,最好在进屋前确认。尤其是YARDSALE买的二手货。比如我有一次帮朋友修电脑,打开机箱就出来一个.....作为答谢礼物,哈哈。
无论如何,请记住不要使用化学灭蟑药。第一,蟑螂最容易产生抗药性。
蟑螂无头生存的秘密:
蟑螂没有头还能活一周。明白了为什么蟑螂等昆虫没有头也能生存,就能明白为什么人类不能。如果人的头部被切掉,会立即出血,血压下降,阻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输,无法供给维持生命所需的组织。另外,人的呼吸是靠嘴或者鼻子的,而这些功能是由大脑控制的,所以砍掉头就会停止呼吸。另外,人类没有脑袋是吃不了东西的。
蟑螂的生物钟:
蟑螂的学习能力早晚差异很大。这是首次证实昆虫学习能力会受到生物钟影响的研究报告,无疑有助于人们深入研究生物钟的作用。
这项研究是由生物学家特里尔领导的。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页面。他和他的研究团队训练蟑螂将它们难闻的薄荷油气味与它们最喜欢的香草气味联系起来,并在一天24小时的不同时间对它们进行训练,以测试它们能记住这种联系多久。结果发现,蟑螂经过晚上的训练,可以记住这种联系好几天;晚上训练,效果不错;在早上的训练中,蟑螂根本无法形成新的记忆。
佩奇说,早上造成的缺陷如此明显,真的令人惊讶。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蟑螂不想学习新的东西呢?佩奇表示,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
以前对生物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视觉系统,但这项研究非常不同。佩奇说,这项研究包括嗅觉系统,这表明生物钟会影响大量的感觉器官。
这个实验有助于人们研究生物钟与记忆、学习等的关系。佩奇说:“这项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一天中的某些时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生物钟调节学习和记忆的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过程的机制以及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它们。”
[编辑此段落]
关于蟑螂的另一种声音
改造蟑螂
蟑螂真的是「脏甲虫」吗?专家研究,蟑螂其实比人还干净,随时都在清洗身体。而且蟑螂很“谦虚”,见人来就走。国家地理频道将于明晚10播出《蟑螂的秘密档案》,邀请你来看看你不知道的蟑螂。
台湾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教授林金盾与学生团体“蟑螂家族”拍摄科学教育纪录片《蟑螂的秘密》,在去年行政院与国家地理频道全球总部合办的“绽放真实台湾省”纪录片评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本月起已在145个国家播放。今晚将在师范大学举行全球首映仪式。
蟑螂几乎是人类“必杀”的昆虫。不过,研究蟑螂多年的林金敦表示,蟑螂其实比人类更有资格被称为“地球原住民”。早在3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蟑螂的祖先,而人类只是在200万年前才出现。世界上有4000多种蟑螂,大部分是在野外出生的,只有7、8种是被讨厌的。
在纪录片中,观众会发现蟑螂其实比人类还干净。除了睡觉和吃饭,它们都在专心清洁自己的身体,包括触须、六足或尾毛等重要部位,以维持体表的敏感。细心的人会发现,蟑螂会小心翼翼地用前脚把触角拉到嘴边,然后用唾液把触角的175节点按顺序清理干净。林金盾透露,这次的动作比歌王孙翠凤唱《木偶戏》时更巧妙巧妙。
林金盾指出,说蟑螂不好的人是不了解蟑螂。蟑螂是益虫,不是害虫。他们只是因为有清理杂物的责任,与人类的厨余垃圾和脏乱的环境相邻,才与人类发生冲突。不过,蟑螂还是挺谦虚的。当他们看到有人来了,他们就离开。他们只是把人类身上那些又臭又发霉的东西去掉。人类为什么要追求它们?
看完《蟑螂的秘密》,“你不会再看到蟑螂了,只想把它转90度,弄死它。”林金盾真的答应了。
蟑螂真的是“脏”蟑螂吗?“其实它们比人更爱干净,随时都在收拾自己;他们也很谦虚,一出现人们就自动回避。”昨天,台大生命科学系教授林金盾通过一部纪录片,帮蟑螂吐出了3亿年来“污名化”的委屈。
林金盾研究蟑螂15年。他说,蟑螂在空闲时会清洗自己的触须、六足或尾毛,以维持体表器官的灵敏度。此外,蟑螂外骨骼光滑的几丁质使其不易弄脏。
他强调,只有当人们所在的地方环境很脏时,蟑螂才会被吸引。人们不检讨自己,反而责怪“扫地僧”,实在不合理。没有蟑螂帮助清理,人为制造的垃圾更容易因霉变和恶臭滋生微生物和病原体,对所有生物造成危害。蟑螂的臭味其实是一种牺牲。“就像一个辛苦的清洁工,你能要求他上班穿西装打领带吗?”
林金敦指出,蟑螂是生态清道夫和食物链稳定器。排出的粪便除了清除小碎片,防止它们变成细菌毒素外,还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也可以作为鸟类、青蛙和蜘蛛的食物。蟑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屏东的餐馆炒着吃,云南有三种药,取其成分治疗心脏病。
为什么蟑螂能从3亿年前就存在,而且没有被消灭?纪录片显示了他们优越的生存能力。它们是飞毛腿昆虫。如果把奔跑速度换算成每小时320公里,一只雌蟑螂可以产生一万个后代,有一个独特的阀门让它们淹死,不吃不喝也能活一个月。它们在有水的情况下可以坚持三个月,在有空气抽送的情况下可以存活38小时以上。砍下他们的头后,他们的脚会在一周后活动。
林金敦说,蟑螂有4000多种,绝大多数是在野外出生的,台湾省有75种,而与人类共同生活的蟑螂只有7、8种,如美洲蟑螂、德国蟑螂等。在过去的3亿年里,蟑螂除了变小了(比化石8.9厘米小一半)、变扁了(更容易隐藏)之外,它的形状和结构都没有变化,这是他最欣赏的。
纪录片《蟑螂的X档案》中的上述信息,提醒人们对待蟑螂的正确态度。虽然有人说蟑螂会传染40多种疾病,但林金盾在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表示,所有生物都携带细菌,人类口腔中的细菌数量和世界人口一样多。禽流感来了,人类杀了所有的鸟,登革热来了,杀了蚊子,疯牛病来了,狂犬病来了,狗被杀了,但是艾滋病。
因此,他希望人们以尊重万物生命的态度去更多地了解和包容蟑螂,甚至学习蟑螂谦虚低调的生存方式。
谈及与蟑螂结缘的由来,林金盾说,小时候在乡下,家里穷,哥哥们经常吃烤蟑螂,很香很好吃,让他对蟑螂充满了感激之情。后来又研究基于神经的生物学研究,研究从3亿年前存活下来的蟑螂的行为,特别向中央研究院要纯种的美洲蟑螂。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动物馆最多时有2000多只蟑螂,目前有500多只。
他说蟑螂有两只复眼和两只单眼,大家都以为一只眼睛退化了。他的研究发现,蟑螂的一只眼睛有辨别光线的功能,可以帮助复眼。在黑暗中,可以看到色彩、景深和立体感,有助于逃生。另外,后面的两根尾毛有十九个结,每个结有十一根感觉毛,可以感觉到气流。所以,人从正面撞,一眼就能看出来。
出于对蟑螂生命的尊重,林金盾在自己家楼上的小狗屋里设立了“蟑螂疗养院”。他在路上找到了生病的蟑螂,把实验后还没死的蟑螂全部带回“蟑螂疗养院”雌雄分开住,吃狗食,调节温度和空气,伺候它们自然死亡。
他以实例要求想和他一起做蟑螂研究的学生抓一只蟑螂放在手中,然后才能加入蟑螂家族进行研究。他也很幸运,台湾省中南部的一些中学生经常找他要蟑螂做科研。
尽管如此,林金盾认为对蟑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年轻人继续研究蟑螂,从生理到广泛应用都值得研究,甚至造福人类。
尖叫,拿起拖鞋使劲打,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蟑螂的标准反应。不仅仅是过街老鼠会对它们大喊大叫。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常见的昆虫之一,蟑螂的命运往往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什么讨厌蟑螂?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能列出几个理由:脏、传染病、长得恶心……等等。似乎蟑螂是大家心目中不速之客的最佳代名词。然而,这真的是蟑螂的本来面目吗?还是我们一直以来对它的误解?日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与新闻局联合制作播出的《盛开的台湾省》系列电影,选出了四部能够代表台湾省精神的纪录片,其中《蟑螂的秘密》由台大生命科学系蟑螂权威林金盾教授策划。研究蟑螂16年的林教授,可以说每天都在和蟑螂互动。他甚至说:“蟑螂是我的贵人!”“决心洗刷蟑螂3亿年的“污名”。今天的尤氏大腕们,来认识一下你们不知道的蟑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