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中药时,应该如何增加药效?

导读:目前,中医的医学理论正在逐步完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使得中医的治疗方法为大众所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治疗疾病。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中医治疗的过程会比较长。中药不仅很苦,而且难以下咽。那么,你知道中药在制作过程中如何煎制吗?有什么正确的处理方法吗

煎中药要用什么器皿?最好选择砂锅或瓦罐,不锈钢、玻璃、搪瓷等器皿均可。但不要用铁或铝的器皿。因为中药的成分能与金属器皿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此外,煎煮中药应选择较大的器具,使药物在煮沸时不断翻滚,促进药物加速溶解,避免药液溢出。

煎中药要注意什么?因为一次煎药很难把中药的功效全部溶出,所以中药要煎两次,补的药可以再加。但无论是三次煎还是两次煎,每次煎的药汁都要混合在一起,分两次或三次服用。而中药的熬制温度,一般在不熬制时用大火保持微沸状态,熬制后可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这样既能使药汁溶出,又能防止药汁溢出或煎得过快。解表药以大火煎至有香味为宜。第一次煮沸后10-15分钟,第二次煮沸后5-10分钟。滋补药要小火煎久,第一次煎后40-60分钟,第二次煎后30-40分钟。其他药物,第一次煎煮后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后15-25分钟。

煎药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分开不同的包,每次煎药都可以拿一小包。这种方法会更方便。如果中药中其他药材的淀粉含量过高,一定要防止在烹饪前直接糊在锅底。在煎药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分次煎药,包药时可以用一些棉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