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樟脑

别名少脑(《沈啸方》)、潮脑(《品汇要目》)、脑(《冯静原》)、游脑、疏脑(《药材汇编》)。原植物香樟又名樟树(陶弘景)、香樟(南方省区俗称)、樟树(湖南)、香樟(广西)。

英文樟脑拉丁樟脑商品名为太冰,樟脑的方药名称为樟脑、朝脑、脑冰、张丹、少脑。

性味辛,性热,毒性小。

归经与脾经归经。

具有开窍醒神、益气滞泄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

考证来源于《品汇精华》;纲要:“樟脑,出韶州、漳州,状如冰片,白如雪,樟树脂。”胡岩《连胜方》云,煎樟树法,将新樟树切片,在水中浸泡三天三夜,放入锅中煎,频繁搅动柳树,待汁液减半,柳树上有霜时,将我滤出,将汁液倒入陶罐中,待后自然成块。虽然别的地方也有樟树,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另一种提炼樟脑的方法是用铜锅将旧墙土粉化,但樟脑重,墙土重,所以重四五倍。放上薄荷,盖上锅盖,用黄泥封好,放在火上慢炖。一定要有分寸,不能太多,不要放凉了再吃。这样涨个两三次,就能补脑了。用的地方,每一个或两个碗一起用两个碗盛。湿纸谋生,文武火用。半小时取出,凉着用。另一种方法:每种两用产品,黄连和薄荷6元,白芷和细辛4元,荆芥和密蒙花2元,当归和槐花1元。用新瓦碗把杉木片放在底下,上面放药,里面放半杯水,上面撒上脑浆,然后分在碗里,做成活的,放在火上煨。水干了,它的大脑会从上面升起来拉伸,扫下去。人也是迷茫的,也是分不开的。"

药源为樟科樟树的根、茎、枝、叶蒸馏精制而成的颗粒状物质。

高达30米的常绿大树。它的树皮呈灰黄色,纵向裂开。枝、叶、木都有樟脑味,枝无毛。叶互生;叶柄薄,长2 ~ 3厘米,无毛;叶片薄革质,卵圆形或卵圆形椭圆形,长6 ~ 12厘米,宽2.5 ~ 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有时边缘微波状,顶部绿色有光泽,底部灰绿色,两面略粉,幼时底部稍被微柔毛,基部具三脉和侧脉。圆锥花序腋生,长3.5 ~ 7厘米,无毛,有时白色或黄褐色被微柔毛。花两性,长约3毫米,绿白色或黄绿色;花梗1 ~ 2mm长,无毛;花被筒倒圆锥形,长约65438±0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花被外部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部密被短柔毛;可育雄蕊9枚,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枚,箭头形,位于最内轮,长约65438±0毫米,叶柄被短柔毛;子房球形,直径约1 mm,无毛,花柱约1mm,果实近球形或卵圆形,直径6 ~ 8 mm,紫黑色。花托呈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顶,直径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65438+10月。

生于山坡或山谷,常栽培于低山平原。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省、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尤以台湾省为甚。

主产于台湾省、贵州、广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台湾省的产量和质量也不错,所以被称为“台湾冰”。

采收方法:一般在9 ~ 65438+2月砍伐老树,将其根、干、枝锯成块(叶也可),放入蒸馏器中蒸馏,用水蒸气蒸馏出樟木中所含的樟脑和挥发油,冷却后得到粗樟脑。将粗樟脑升华精制,得到精制樟脑粉。樟脑粉末被压入模具中形成透明的樟脑块。应该密封在瓷瓶里,放在干燥的地方。这种产品在生长超过50年的老树中产量最高;枝叶幼嫩,脑子少,产量低。

《纲要》载:“用之处,两两共两碗,以湿纸为生,文武火煨,半时取出,冷用。”还有一种方法是“两用黄连薄荷各六块钱,白芷细辛四块钱,荆芥密蒙花两块钱,当归槐花一块钱。”用新陶碗在底部铺上杉木片,将药放在桌上,倒半杯水在桌上,将脑洒在桌上,然后用碗分食,生煎。当水变干并被带走时,它的大脑从地面升起。用羽毛扫一下,看起来像松节油,可以做风热眼药水。“目前将原药材摊在干净的纸上,除去杂质,吸去残留的油水,研成细粉。

储存在阴凉干燥处的密闭容器中,避免受热。

商品情况台湾冰:产于台湾省。产量和质量也不错。

樟脑:各地出产的樟脑的总称。最好是白色、纯净、透明、颗粒状、无杂质、气味浓烈的。

药材特征樟脑为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透明的硬块状物,而粗品则微黄光亮,在常温下易挥发,在火试验中可被烟红色火焰燃烧。如果少加氧乙醇、乙醚或氯仿,很容易磨成白色粉末。有一种渗透的特殊香味,先辣后凉。

最好是白色、透明、纯净的。

饮片特征:小颗粒状结晶粉末。白色或黄白色,有光泽。气香、烈、刺鼻,味辣而后凉。室温下易挥发。易点燃,燃烧时能放出大量黑烟和明亮的火焰。

可用于治疗发热、头晕、中伏、肿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疥疮、脱发、冻疮、疥疮、水火灼伤、跌打损伤、牙痛、风火红眼等症。

剂量0.06-0.15g

口服禁用过量,气虚及孕妇禁用。皮肤过敏的人慎用。

附件1。用10g精制樟脑和50ml高粱酒治疗肺结核引起的腹痛,甚至昏厥。用1d浸泡,溶解后凉服,每次1ml。(现代实用中医)

2.治痢疾腹痛用樟脑点,净没药两点,乳香三点。研磨均匀,调茶至三成。(本草正义)

3.治疗脚气、肿痛、樟脑、三钱、草乌。极细粉,醋糊丸,大理石大小。每一次脚底下放一颗药丸,都会被小火烘烤,衣服被盖得汗流浃背,像口水一样。(《本草言》)

4.治疗阴疽之初,樟脑与雄黄混合。医学教育网收藏(药性简编)

5.用脓、樟脑、硫磺、枯矾治疗疥疮,将香油调匀,不要太稀,铺在新的粗夏布上,包扎好,扎紧线,先针疥疮去脓,再用药袋搓。(《不知道医疗的必要性》樟脑粉)

6.治一切瘙痒,虫疥疮,一切顽虫,用樟脑一两,枫肉两块(捣糊),大黄、硫黄、花椒各五元。将三味药全部炒成细粉,放入大风子膏中,加入樟脑捣碎均匀,加入五片水银,研磨均匀,捣碎300次,制成药丸,大小如弹珠。每次躺下都是全身沾药,两三次就好了。

7.用樟脑和三钱、两片胡椒粉和沥青粉、一两片芝麻来治疗儿童脱发。先用回锅汤洗干净,抹一点香油。(6 ~ 7方出自本草字)

8.治汤火疮,敷樟脑、香油。疮若湿,燥夹杂痛,火毒不入。(《品汇精要》)

9.治冻疮,湿脑9g,猪肥肉30g。先将猪膘炼净去渣,再将炼好的猪油放入锅中,小火煨十几分钟,然后冷却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敷三五次即可。【《健康报》1958,10:25】10。治疔疮溃烂,拉至胸前腋下,块大如茄子,或拉至肩部。四五年治不好的是樟脑三钱和雄黄(最后一个)三钱。先用下一段荆芥根(切块,煎汤),温洗久了,见烂处紫黑,用针去血,洗三四遍,再用樟脑、雄黄粉、香油调扫水,第二天再洗,这样更厉害,避免酒色。(《东田傲志》引自《活法机密》樟丹)

11.五六块钱的樟脑治疥疮,猪肥油,葱。* * *捣烂,贴在疮上,用油纸包好,绑上旧棉花,每天换,无风。(来自丰富经验的樟脑膏)

12.治疗所有风,眼,热,疼痛,樟脑,冰片,薄荷,三钱和防风。将脑和切片放入碗中,铺上莲蓬风,用纸糊封住碗盖,放在碗上刮掉待用。(《心药集》仙丹)

13.治风热毒气发作,咽喉肿痛,肿痛不通,肺脓肿,气喘,咳嗽,脓血,胸闷,感冒,咽干,有时有浊沫,状似米糠。有腥臭味的有樟脑、牛黄(另研究)、桂枝、甘草。上为下,蜜丸精制,每两制20丸。溶解每粒药丸。(《文选》如万圣)

14.治疗风火牙痛用樟脑6克,细辛6克。将细辛切碎,放入铁锅内,铺上樟脑,盖上瓷碗,用黄泥封住缝隙,再用文火升华,放凉去霜,密封备用。取适量膏体,用梧桐树那么大的棉花包好,放在患牙上咬。(全国中草药汇编)

文件

医学理论1。论樟脑、纯阳之辛热性(1)苗希雍:“纯阳之气辛热,先水煮之,而后炽火,为龙火之性。”(《本草经》)②王训:“味麻辣烫,与火硝同。”(医林四书)

2.关于樟脑治寒性霍乱张:“樟脑味辛烈,虽说无毒,但古人未曾想到它是内服之药,但西医说它能转筋治泻,治霍乱,上有气盖。但当它刺鼻滚烫的时候,一着火就会燃烧起来,就知道暴力。因此,它也被用来治疗真正的感冒霍乱,呕吐和转筋...也用了寿衣自制的霍乱药酒,也只是真的凉了。(药理学大纲)

3.樟脑对昏迷的疗效。张:“泡酒闻鼻,能使真气迅速清醒,大脑迟钝呆滞,这是兴奋刺激的效果,也是提神补气的精神用途。”(药理学大纲)

樟脑是一种右旋酮。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