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梨儿和荸荠区别是什么?
地梨儿和荸荠没有区别。
地梨和荸荠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地梨在《日用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
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地梨需要注意的是虚寒性较大性较大及血虚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本味药材,最好先咨询熟悉的中医后再行食用。
荸荠相关历史
“荸荠”这种植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最古老的名称是“芍”(《尔雅·释草》:“芍,凫茈。”),在历代文献中有关于其不同名称的记载,现如今各地的说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异名众多。
潮汕地区有“钱葱”、“荠葱”等围绕“葱”的说法,这一名称主要是根据其外形特征而得名。荸荠生长在浅水田中,三四月长苗,茎直着往上长,根白嫩,状如小葱。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草木》:“钱葱,其叶如管似葱,且地下块茎,扁圆如钱,故曰钱葱。”
分布较广的还有“地栗”“土栗”“莳栗”“水栗”等围绕“栗”的说法,也是因形得名,这是因为荸荠生于水中,且其地下球茎形状如栗。英语中荸荠被称为water chestnuts,英语中water为水,chestnut为板栗,照应了这种命名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