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胶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道士陶弘景曾在其《名医阿别录》中说:“阿胶,来自东亚,名曰阿胶。”可见阿胶因产于东阿县而得名。东阿县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阿县就已经建城,当时叫易科,后来演变成阿依。东阿富汗的土地上曾发生过大禹治水、晏子治阿、曹植封王等美丽而传奇的故事。但让东阿名扬天下的,是一种神奇的中药材——阿胶。
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中医历史
中医历史悠久,绵延数千年,从最早有记载的中医典籍《内经》,到东汉神农的《本草经》、《伤寒论》,从陶弘景的《本草经注集》,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到北宋苏颂的《图说本草》。中医瑰宝阿胶,就诞生在这个中医大宝库里。从《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阿胶开始,历代大医、医经都有论述。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足见阿胶在中药中的特殊地位。
中医精华,中医瑰宝
该馆主要展示阿胶的起源、原料沿革、药理作用、阿胶与东阿独特水质条件的特殊关系、阿胶传统制作场景等。
阿胶的兴盛与繁荣
阿胶是东阿阿胶的特产,早在隋唐时期就作为贡品进贡。阿胶在古代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当时只有名贵的家庭才有条件使用。慈禧太后年轻时患贫血症,服用东阿贡品阿胶后痊愈。
阿胶的现代影响
清末民初,近代阿胶业逐渐发展到成熟辉煌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东亚为中心,向全国扩散的局面。东亚地区出现了泰生堂、复兴堂、东阿县卫生阿胶厂等大型堂厂,北京同仁堂、天津大仁堂、杭州胡庆余堂等都有生产阿胶的历史。65438年至0909年在济南建立宏济堂是一个先驱。
小徐亭
在解放前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前的解放战争中,阿胶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中国人民和东阿阿胶厂的建立,阿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创业文章
东阿阿胶厂是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始建于1952。建厂初期,生产条件极差,采用大锅剥皮,手工切胶,半年生产的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经过几代阿胶人的进取精神,东阿阿胶在国内率先发明并使用了蒸汽剥皮机,采用蒸汽加压脱皮新工艺,先后使用了加层锅熬制阿胶、空调恒温、微波干燥等技术。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采用,阿胶生产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对阿胶生产的限制。东阿阿胶厂逐步发展成为总资产10亿元、年产值7亿元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千年阿胶从宫廷富家进入寻常百姓家,开始大放异彩。
成就文章
多年来,东阿阿胶集团尊重知识、科学、创新,先后研发出复方阿胶浆、李花实口服液、阿胶参口服液、阿胶补血膏、阿胶补血颗粒等新产品。东阿阿胶产品从创立初期单一的阿胶品种,逐步发展到七大类百余种产品。消费者使用阿胶非常方便。
荣誉文章
东阿阿胶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严谨、务实、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东阿阿胶厂及其产品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千余项荣誉。东阿阿胶已成为中国知名品牌,东阿阿胶集团也发展成为国内补血行业举足轻重的知名企业。
未来文章
有一定实力的东阿阿胶集团,有着宏伟的发展蓝图。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全人类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国中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机遇,东阿阿胶领导层提出了利用国内外原料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路。东阿阿胶将逐步放眼世界,拓展国外的原料基地和销售渠道,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东阿阿胶会更好。
传达室
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领导和名人前来观摩学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