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作者对古典诗歌词汇的运用——继承与创新
摘要:
古典诗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范式,其词汇代代锤炼发展,形成了一些公认的具有审美意义的隐含意义。经过时间的淘洗和滋润,在人们的脑海印象中已经达到* * *知识。只要看到那些文字,就能自然而然地感知它们的含义,并将其与相关的事件或情绪联系起来,从而将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理性关系联系起来,更容易发生在彼此身上。本文从古典诗歌中的具体词汇入手,谈继承与创新,并将古典诗歌中的词汇运用到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希望这一点点思考能对诗歌创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
古典诗词?词汇?使用?继承?改革
一个?介绍
本文所指的古典诗词是经过时间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如市场上常见的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词一千首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词与今天有一定的历史距离,有的是几千年前的,有的是几百年前的。他们出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它的社会生活、物质经济条件、精神文化追求都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我们过上了更现代的生活只有几十年,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内心和审美情趣也是如此。基于这一事实,本文探讨了古典诗歌词汇在我们今天诗歌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
两个?继承
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词语值得我们继续使用。通过学习,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情感内化,看到那些文字,读者很容易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感情和意义。那些文字有我们的情感* * *和一些鲜明的情感色彩,值得我们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去表达我们需要表达的东西。
1?图像词汇。在古典诗词中,有些词在表达感情时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折柳曲得绿条,迁金宫植蓝云。”"春风知道不受苦,它不送柳条绿."“长安对无限树是陌生的,只有垂柳才会离开。“众所周知的‘折柳’,音同待,是一语双关。常用于临别场景,表达对朋友的告别。但是,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学者考证知道了这个形象的含义,我们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折柳在古代是一种比较仪式化的送行方式,而在今天却脱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那种亲情我们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现实中很难折一枝柳去送别朋友。当然,写文章不能迂腐。这个美丽动人的形象今天依然可以使用,因为我们仍然可以从内心感受到它。
又如“月”与相思,惜人,“鸿雁”与书信,思念,“梅”与骄傲,高洁,“竹”与刚毅,正直,“芭蕉”与离愁,“杜甫”与哀愁等。这些词构造了鲜明的、可感知的情感内涵,人们自古以来就有所见。
这样的意象词还有很多,在当前的诗歌创作中需要特别注意。要了解它们在古代环境中象征和代表了什么,就要选择大众熟知的、能激发人的心理感受的、符合内容和情感的意象。不能随意使用,也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形象被广泛使用后,在文学表达上缺乏新意,显得老气横秋,或许没有那么迷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感染人。如果选择不熟悉的形象词,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要理解的是,大部分创作者是没有能力挑选甚至培养自己的读者的。)我该怎么办?这将在后面的文章“创新”中讨论。
2?典故和词语。刘禹锡的《太娘之歌》?:“如何把这千千万万的眼泪洒在湘江上?”“斑竹”一词含有典故。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堂,我希望我是一只比翼鸟,在地球上一起成长,一棵树的两根树枝..”“爱情鸟”这个词含有典故。孟浩然《洞庭湖给张总理的口信》?:“当我坐在这里,看着一个渔夫抛投时,有一种乌贼的感觉。”“贤寓”一词包含典故。
我们经常用“双翼鸟”这个词,还有一个词叫“和我一起飞”,用来形容一对情侣的意气相投。经典词汇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运用典故可以简洁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古典诗词中的典故很多,用得好就像“枯树逢春”,用得不好就像“画蛇添足”。
当前的现实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再强调诗歌的学习、鉴赏和练习,而是强调学生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大多数人对古典诗词中的典故知之甚少,也就是初中高中语文学习中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典故,对进一步的诗词鉴赏完全无能为力。有太多的典故,学者们已经耳熟能详,今天却闻所未闻。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就是专门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在诗歌创作中,大多不能轻易把握典故,这是教育训练方向转变的结果。一些热爱传统诗歌教学的朋友对此感到痛心,而一些现代诗歌的创作者对此嗤之以鼻。这种极端的态度不利于诗歌的发展。每一代人都有一代文学,文学的风格和内容必然会随着时代、社会形态、现实环境、审美趣味等发生变化。基于已经发现的诗歌传承问题,我们有必要加以重视,利用初高中的教育体系,多做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承工作。尤其重要的是不要和分数挂钩,把它当成一门文学鉴赏的课程,让孩子接触古典诗词文化,尽可能感受古典诗词之美。诗歌创作者也要主动去研究和整理古典诗词中的典故,用自己的文字让那些典故活起来,用当下创作的诗词去推广。我相信会很神奇。
3?具有独特情感味道的词语。“红杏枝头春聒噪”,写“聒噪”二字,境界尽出。“春风绿在江南岸”,一个“绿”字,春意盎然。"森林越安静,Tonamiyama就越安静."一声一静,一声一静,相映成趣,更显宁静深远。这些我们通常称之为“精炼词”的感伤词——精心选择词汇组合,创造性地表达感情和情境,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当前诗歌创作也要深入古典诗词内部,体会这些感伤词的美,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我们要多思考这个词和那个词的搭配是否产生美感,是否能画出一些寓意,是否能升华我们语言的高度,是否能传达一些读者能感知的隐喻,是否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等。只有重视这些细节,努力打磨,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诗歌创作水平。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的创作者不必全盘否定古典诗歌中的东西,而应该虚心学习,从中汲取创作营养。今天的诗歌创作者,无论是写旧体诗还是现代诗,都需要认真研究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词汇、典故词汇、感伤词汇、诗人个性化词汇等等,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我们的生活实际和读者对一些词语的理解,继承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词汇,并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个?改革
有传承就要有创新,艺术创作不能僵化。
在古典诗词的词汇中,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我们不熟悉的,有些具体的物品、动物、植物或习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出现,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样的词及其含义也缺乏生动的现实基础,创作者需要考虑是否还适合创作。我们不能为了表达一种古典的味道而刻意只用“古语”。即使他们写得很好,那也是一种自掏腰包的做法。
在心理上,人们会对那些过去的事情、老人和旧感情产生特殊的感情,如阿明时代的瓷器、唐代的夜明珠、清代的象牙雕塑等。除了价值不菲,大多数人欣赏的是它的精湛工艺。通过这些旧物,他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尘封气息,产生一些好感。不是每个人都能收藏和购买博物馆里展出的古董,但如果你看着它们,你可以有一些那个时代的记忆。它们不仅给观众历史感、年代感和陌生感,还能吸引人的亲切感。在那个时候,那些“旧东西”可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东西,佩戴的饰品,建筑物,旅行的工具等。,但在后人眼中,它们却成了别有风味的“旧爱”,成了缅怀人的载体,成了艺术的审美情趣。
例如:“纯酒要钱,金杯要一万铜,酒壶要一万铜,玉盘珍馐要一百万钱。”当我们看到“金瓶”和“玉盘”时,我们能感觉到它的珍贵和奢华;“鬓角香红,玉簪占上风。”我们看到“玉柴”就能感知到它的美,进而联想到那个女人的美;"惊鸿一瞥,从城市开始,画出了金鹧鸪."当我们看到“彩绘金鹧鸪”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装饰的奢华。这些文字是简单的文字,一眼就能激发人的好感,和读者之间没有距离感。如果创作者使用它们,可能会给作品增添文采。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古典诗词中,凡是有现实情感基础的,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词语,都可以直接使用。如果用得恰当,可能会特别感人,因为人们对那些“旧人”有一种“旧情”。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可以用“无知”来形容。创作者采用的那些古典诗词中的文字,因为太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审美需求,很难被欣赏,成为一种“春雪”式的自我赞叹。
比如“抿一口,必教玉笛奏。”“易”是一种古老的酒器,但今天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即使通过注解理解了它的意思,也很难在脑海中投射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叫挠靴。因此,如果我们今天在书写酒器时使用“子”或“瓶”,就需要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使用这样的古词,是否有利于我们的表达,或者是否会实际降低我们的表达效果,是否会造成词汇的整体不和谐。这是我们在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并不一定要用更多的经典词语来提高诗歌的水平。
例如,“画一座桥,阿格停在半径处,木槿花的树篱外有一座竹桥。”“画戈”是装饰着各种图案和花纹的大船,“辐”是桨。有多少人不看解释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有多少人看了笔记还能清楚记得自己的长相?读者别说这是作者词汇量的冰山一角。试想,如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它们,摸过它们,用过它们,只是通过书本认识它们,那么很有可能它们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名词,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代词。没有情感上的联系,我们很难把它们和我们的内心联系起来,所以只是一句话,一件事。
如果我们的诗人用这些“古旧”的词语创作诗歌,因为“隔阂”,很可能艺术效果大打折扣,反而无动于衷,甚至可能沾沾自喜。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水平的表现。读者看不懂,只能怪读者读书太少,没有文化素养。可惜这样的优越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让诗变得又臭又硬。
这里有更多这类单词的例子。(下划线和粗体字为)“白春衫如雪。”"项雕的旧衣服很窄。""尤尔雕鞍巡冶金部."“微风中谁更香?”“手持金鞋”“雕玉栅栏应该还在。”“我只负责漂亮的笔记,我不得不教课程。”“我总是害怕,容易偷中国的东西,时间都浪费了。”“成千上万的骑手都有高齿。”“小路平坦,池水无边。”"我想送一张彩色纸条和一把尺子."“待馆毁,溪桥薄。”“就像三鼓一叶。”“寒光凌乱,谁有偏见?”"夕阳庭院,红色编队,飞行."……
因此,作者在这里提倡实事求是地选择古典诗词中的词语进行创作。
我们并不是说完全抛弃它,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采纳和改编。不要专注古人的境界,写诗要和古人一模一样。这样的作品写得再好,在当今时代也可能是欠缺的。不要让今天的诗成为棺材里的遗物。因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感知范围和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古人的意境和审美追求在今天已经“灭绝”了,根本无法复制。就算他们向往,也真的没有“桃花源”。
因此,我们要结合这个时代的风景,力求词汇的创新;我们应该尽量提炼一些具有现代象征意义、隐含当下社会情感和心理的词语或意象来丰富我们的表达;要尽量从古典诗词的词汇中总结出一些核心的造词规律,并结合当下的环境和创作需要进行创造,形成具有时代个性或作者个性的诗歌语言;我们还应该从日常生活用语和民歌中提取和积累具有特殊文学意义的词语或句子,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创作,以发展和丰富我们的现代汉语。艺术的发展如何墨守成规?
比如之前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发呆”,就是加了两个叠字,表示遇到大事后恍惚,不知所措。作者觉得这个词很活泼,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到创作的文字中。我们要重视这种语言,分析它,灵活运用它。
攀登艺术高峰的方法往往是树立另一个高峰。在艺术中,“技术”意味着方法。如果创作者没有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很可能是采用的方法不够好,就不用谈灵感和天赋了。很多时候方向不对,方法不对。只有积极探索,试错,坚持,才有希望在失败一千次后继续一千零一次,最终配成点亮创意灯泡的“钨丝”。
四个?标签
现代汉语的发展还远未成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要有发展和丰富母语的意识,要在古典诗词中寻找公式和灵感。就像药剂师屠呦呦女士从中草药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灵丹妙药青蒿素一样,我们的诗歌创作者也可以去古典诗词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加强创作能力,成就自己的创作巅峰。在此,衷心祝愿诗人们“在内,在外”,尽善尽美。
幼小的木瓜/柳树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