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牛至叶?
植物丛生,叶子呈椭圆形,有几种颜色。辛,性温,具有清热解表、利水消肿、发汗解表、祛暑除湿的功效,可用于中暑、感冒、急性肠胃炎、腹痛。
牛至(学名:牛至?l .)为唇形科牛至属多年生半灌木或草本植物,有香味;根茎偏斜,木质。茎可达60厘米高,四棱形,基部附近常无叶。叶具柄,背面近圆形,具柔毛,叶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略钝,上半部鲜绿色,常具紫色晕,下半部淡绿色,苞片多无柄。花序为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密集,穗状花序小。
苞片尖锐,绿色或有紫色晕,花萼钟形,花冠紫红色,红色到白色,管状钟形,两性花冠,树冠明显二唇形,花丝丝状,平,无毛,花药卵球形,花柱稍超出雄蕊,裂片钻形。小坚果卵圆形,7-9月开花,10-12结果。
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省、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西藏;欧洲、亚洲、北非也有分布,北美也有介绍。生于海拔500-3600米的路旁、山坡、森林、草地。
全草可入药,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治疗中暑、感冒、头痛、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滞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瘙痒和水肿等。它的散寒和发表功能比薄荷好。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茎斜生,节上有细长须根,或多或少木质化。茎直立或匍匐于基部附近,通常高25-60厘米,紫红色,四棱形,短柔毛向后或略卷曲,多来自根茎,中上部节有开花分枝,下部节有不育短枝,基部附近常无叶。
叶具柄,柄长2-7毫米,腹面有沟纹,背面近圆形,具柔毛。叶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4厘米,宽0.4-1.5厘米。顶端钝或略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或略心形,四周或远处有小锯齿,顶部鲜绿色,常呈紫色。苞片大多无梗,通常略带紫色。
花序为伞房状圆锥花序,平展,花密集,由多数长方形穗状花序组成,在果期有些拉长;苞片长圆形倒卵形到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锐尖,绿色或有紫色晕,长约5毫米,具平行脉,全缘。萼钟形,齿长3毫米,外面被小刚毛或近无毛,里面喉部有白色柔毛环,有13脉,或多或少显著,萼齿5,三角形,大小相等,长0.5毫米。
花冠紫红色,淡红至白色,管状钟形,长7毫米,两性花冠筒长5毫米,明显超过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于花萼,长约3毫米,外面疏生短柔毛,喉部内疏生短柔毛,明显二唇形,上唇直立,椭圆形,长1.5毫米,顶端2裂,下唇长。雄蕊4,在两性花中,后一对短于上唇,前一对稍突出于花冠。在雌花中,前对和后对几乎相等,嵌入,花丝丝状,扁平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两性花被三角形楔形药隔分开,子房室分叉,雌花花药近平行。圆盘是平顶的。花柱稍超过雄蕊,先端不相等2裂,裂片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