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脚扭伤了,肿了,疼了怎么办?

脚踝扭伤,俗称“脚踝扭伤”,多发生在日常生活、旅行、运动中,尤其是穿高跟鞋或厚底鞋时。一旦发生脚踝扭伤,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尽量抬高受伤的脚,促进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还需要在局部敷冰袋或冷毛巾,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和渗出。冷敷后要用绷带或宽胶布固定踝关节,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度和对受伤侧副韧带或肌肉的牵拉,避免损伤加重。

在各种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扭伤相当常见,尤其是篮球和足球运动员;但是,即使是普通人在平日走路的时候,也会偶尔有这样痛苦的经历。很多人对这种损伤往往无动于衷,但往往旧病未愈,新伤复发,成为习惯性反复扭伤,影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

脚踝扭伤只是轻微的局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整个足面青肿,甚至行走困难。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和比赛。

冰敷是第一要务。可以直接把冰块放在塑料袋里或者把疼痛放在冰敷袋里,减轻炎症,有效缓解疼痛。

冰敷可以每两个小时做十五分钟,直到肿胀不再继续增大。用弹性绷带从近趾压迫包扎,可防止出血和肿胀加重。

切记不要给予不当的按摩和推拿,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可以考虑在腋下临时使用拐杖,避免走路时脚部受力不当,影响恢复或再次扭伤。休息时,将脚尽可能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脚踝肿胀。

康复治疗方法:

冰敷:放入装有碎冰或冰水的塑料袋中,醒着时每隔4小时敷于患处20分钟。

抬起: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抬起受伤的脚踝,至少高于腰部。

压迫: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如果太松,就容易脱落。如果太紧,脚趾会肿胀麻木,阻碍血液循环。

拿拐杖:拿拐杖帮助你走路。受伤的脚完全不能着地,或者轻微着地,在无痛范围内支撑你的体重。但是不能先着地脚尖,因为脚向下容易造成内翻扭伤。你必须让你的脚后跟(也就是脚跟)先着地,然后整个脚掌着地,就像正常走路一样。

水疗:

使用‘冷热交替水疗’,方法如下:

首先将患部浸入38-40摄氏度的无痛范围内4-6分钟。立即用10-16摄氏度的冷水浸泡1-2分钟。然后回到热水中进行活动(如1所述)。这样交替做五次。

最后一次一定要泡热水。之后抬高患部,活动5分钟,再绑弹力绷带。以上1-6就是一个完整的(冷热交替水疗)。每天2-3次后,大约1-2周就可以完全消肿。

有三个原则:

(1)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温水浸泡。

(2)泡温水时最好活动一下脚踝,但还是要在无痛范围内活动。

(3)温水浸泡比冷水浸泡时间长。用温水泡比用冷水泡时间长。

动脚:在不疼痛的范围内,尽量做全方位的脚踝活动,如上下或左右活动,或作为ABCD等字母的练习活动。

保护:行走时,使用固定贴片保护脚踝。一般人可以用鞘代替。

反作用力:用双手对脚踝施力,利用脚踝的力量进行反作用力。不要被你的手拉。

等张运动:利用脚踝力量抵抗外界橡皮筋阻力,相当于一种肌肉力量训练。

等速肌力练习:使用专门的‘等速练习’训练机,加强脚踏板各个方向的肌力,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快走:可以随意加快行走速度,不疼不跛,但还是要先脚跟着地。

跑步:从慢跑开始,逐渐提高跑步速度,最后冲刺。

转圈跑:(转45度)以20米的距离为一个‘8’的长度,转圈跑45度,速度由慢到快。

转圈跑:(转90度)以10米的距离作为一个' 8 '的长度,转圈跑90度,速度由慢到快。

特殊技能培训。

看了上面的文章,你应该学会一些处理扭伤的技巧。这里我简单总结一下扭伤治疗和恢复的几点:

(1)如有条件,扭伤应立即冰敷,送医院或回家处理。

(2)如果没有时间冰敷,严重的话当天或者第二天肯定会出现水肿。建议用中药对伤腿进行治疗和抬高。目前深圳各医院的治疗方式不一样。个人推荐平乐骨科医院的中医敷脚,配合口服消肿药(个人觉得平乐的中医不错,价格也没有一些医院高)。一般8小时即可拆绷带,用热水烫脚1小时左右即可敷中药。

(3)在没有明显肿胀之前尽量不要让伤足接触地面,有可能的话保持伤足抬高(一般高于心脏)。同时辅助理疗,可以用那种红外线烤灯,烤完之后马上涂中药,更有利于药效的吸收,有助于散淤。

(4)根据肿胀情况,两三周后可以拄拐杖在地上行走。如果足部没有明显的水肿,说明足部的周围神经已经恢复。这时候可以用上面说的冷热水疗法来帮助恢复。个人感觉这个方法效果不错!直到你可以不用拐杖独自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