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的神奇用途
“八角”、“茴香”、“茴”都是大家熟知的中药八角的别称,既是家庭中常见的调味品,也是常用的温阳散寒一味中药。八角首次发表在《本草纲目》中。作为调料,可以祛腥解闷,增加香味,使烹调出来的食物味道更加鲜美。入药,性温,味辛,有温阳散寒,理气之功。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胃脘痛等。我给你详细介绍一下。
八角茴香。
《本草纲目》:“掌握一切空调和绞痛。”《本草纲目》:“主肾疝气,小肠绞痛,干湿脚气,冷气致膀胱肿痛。”
八角辛、温、香,有散寒止痛之功,善解下焦寒邪,故常用于寒疝、腹痛、腰膝冷痛等。寒疝腹痛者,可与吴茱萸、荔枝核、橘核同用。对于疝气、急性疼痛患者,可与花椒、砂仁、肉桂同用。对于腰膝冷痛患者,可单用,或与杜仲、慈济配伍,补肾壮腰。
八角能暖胃、理气、止痛,故常用于中寒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疼痛等症。凡胃寒呕吐者,可与生姜、丁香同用,增加暖胃止呕之功。对于不能消化食物者,可与炒枳壳、焦山楂同用,健胃消食。治腹胀冷痛,可与陈皮、豆蔻同用。
来源是木兰科八角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季节,果实采自黄石,沸水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动画八角,茴香,八角,红色八角,茴香。
性味辛,性温。
归经属于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冷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胃脘冷痛。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汤剂用法用量,3 ~ 6g还是进了药丸,散了。
食用和实际应用
八角最好是大的,红色的,油的,香的。
八角处方
茴香姜茶
胃寒型呃逆
做法八角30g,茴香30g,生姜5片,开水冲服。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打嗝是胃气的逆。一般情况下,一般认为胃寒、胃热时,此法针对胃寒型。用大料、茴香、生姜在开水中冲服,分2-3次饮用。如何判断胃寒型?很简单。胃寒引起的打嗝首先是上腹部不舒服,捂着肚子经常会觉得舒服。如果你感冒了,那就更糟了。同时打嗝的声音也比较低。如果你在上面贴些热乎乎的东西,打嗝会好一些。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八角俗称八角,性温,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温中健脾的作用。茴香性温,有理气和胃、散寒止痛的作用。生姜味辛,性温,归肺经、脾经、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肺止咳的作用。这里我们用生姜来止呕。将这三种药食两用放在一起治疗胃寒型呃逆,会起到温中健脾、降逆止呕的作用。
好书推荐
本书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记载了618种中药饮片,包括其来源、应用部位、性味、功能和用法。每一个中药饮片都以四句七言古诗的形式高度概括,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可以帮助各行各业喜欢中医的人快速记住中医知识。广州中医药大学部分学生实践后,普遍认为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