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华:涩肠生津:乌梅的功效与应用
一、乌梅的功效:
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可敛肺、涩肠、生津、缩窄。被誉为“生津安神的必备良药”。
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痢疾、虚热口渴、晕厥、呕吐腹痛等。
名著摘要:
《经典》:“降气除热除忧,安心养神,止肢痛,燥无情,杀筋除痣,吃坏肉。”
《不录》:“止泻,好渴。”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久咳止泻,止恶心呕吐。”
长沙药用解:“乌梅涩涩,泻风泻木,降冲止呕杀蛔虫,善治厥之证。”
《本草纲目》:“酸温。脾肺血分果实能敛肺涩肠,祛痰消肿,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醒酒杀虫。治久咳,腹泻,疟疾,霍乱,呕吐恶心,劳骨蒸,止痉,除痣,吃坏肉。”
二、乌木的兼容性及应用:
1.用于肺虚久咳。乌梅能敛肺止咳,治疗肺虚久咳。常与半夏、杏仁、阿胶同用,即可一剂服用。
治湿痰咳嗽,常与半夏、橘红、茯苓、甘草同用,为二陈汤。方中用少许乌梅敛肺气,与半夏、橘红配伍,兼散中焦,防燥损义,是妙法,值得借鉴。
2.用于慢性腹泻和痢疾。吴梅尤其擅长涩肠止泻。治慢性腹泻,常与肉豆蔻、诃子、砂仁、木香同用,即固肠丸。
因天降腹泻而不能进食者,常与黄连(即《盛辉方》吴梅丸)同用。
3.用于虚热口渴、温病发热。乌梅味酸,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解渴解闷,可用豆豉煎服。
虚热烦渴者,常配伍天花粉、麦冬、葛根、人参,即玉泉丸。
若治热病高热,可与白糖合水煎服,即乌梅白糖汤。取酸甜阴之美,藏于真实。
彭子仪曰:“乌梅酸,而木衰,火聚而木大补。木的气动力在上半部一定较弱,所以乌木是风木的主药。不涩,能生津,尤其适用于热病。白糖能补中而不横滞,因其味甘带乌梅酸,生阴,最适合温病虚证。因此,我的病痊愈了。”
4.用于晕厥、腹痛、呕吐。蛔虫的本性是,酸了就安静,苦了就痛苦。乌梅味酸,所以有镇静蟑螂的作用。
治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常与细辛、胡椒、干姜、黄连、黄柏同用,即《伤寒论》吴梅丸。除此之外,这个方子还能根治虚实兼见、寒热交杂的长远好处。疗效显著,值得学习。
5.其他应用。炭炒乌梅还有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崩漏出血等出血证。
若捣碎或用炭炒,还可消毒疮口,治疗翼状胬肉突出。
王昂彦曰:“痈必引烂肉,焚梅,研末敷之。”
盛慧芳:“久治小儿头疮,烧乌梅肉细磨,生油调。”
三、乌梅的用法和用量:
乌梅常用作煎剂,也可做丸粉和外用。汤剂的常用剂量是几克到几十克甚至更多;外用适量。
用于生津止渴,常用;如果是用来止泻止血的,就要用炭炒。
四、乌木的应用注意:
乌梅味涩涩,不适合外邪内盛者食用。
王昂燕:“吃多了会伤牙齿和肌肉。”《经》说:酸去筋,筋病不吃酸多。”
李时珍说:“吃梅齿扇贝的人,嚼核桃就解决了。”
~
-中医实战笔记20.10.17午夜
#中医实用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