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列号项目名称
1ⅰ-1苗族古歌
2ⅰ-2布洛陀
3ⅰ-3扎帕玛和扎米玛
4ⅰ-4莫帕米帕
5ⅰ-5切口
6ⅰ-6白蛇传说
7ⅰ-7梁祝传奇
8ⅰ-8孟姜女传奇
9ⅰ-9董永传奇
10ⅰ-10石的传说
济公11ⅰ-11勒根
12ⅰ-12满语系
13ⅰ-13河西宝卷
14ⅰ-14耿村民间故事
15ⅰ-15吴家沟民间故事
16ⅰ-16下保平民间故事
17ⅰ-17走马镇民间故事
18ⅰ-18古钓鹅的民间故事
19ⅰ-19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20ⅰ-20谭震山的民间故事
21ⅰ-21河间歌诗
22 I-22吴歌
23ⅰ-23刘三姐的歌谣
24ⅰ-24四季生产调整
25ⅰ-25玛纳斯
26ⅰ-26江二
27ⅰ-27格萨(四二)
28ⅰ-28阿诗玛
29ⅰ-29拉伦布和希门尼斯
30ⅰ-30畲族小说歌曲
31ⅰ-31青庙谜语(* * * 72项)
32ⅱ-1左权开花调
33ⅱ-2河曲民歌
34ⅱ-3蒙古族长调民歌
35ⅱ-4蒙古呼麦
36ⅱ-5当涂民歌
37ⅱ-6巢湖民歌
38ⅱ-7畲族民歌
39ⅱ-8兴国山歌
40ⅱ-9兴山民歌
41ⅱ-10桑植民歌
42ⅱ-11梅州客家山歌
43ⅱ-12中山咸水歌
44ⅱ-13雅周民歌
45ⅱ-14儋州调
46ⅱ-15石柱土家族罗尔雕
47ⅱ-16巴山北两首歌
48ⅱ-17佤族民歌
49ⅱ-18紫阳民歌
50ⅱ-19浦城民歌
51ⅱ-20华尔
52ⅱ-21藏语Rai
53ⅱ-22聊斋民歌
54ⅱ-23荆州苗族歌曲。
55ⅱ-24川江号子
56ⅱ-25南溪蒿子
57ⅱ-26木洞民歌
58ⅱ-27川北草、锣鼓
59ⅱ-28侗族大歌
60ⅱ-29侗族琵琶歌
61ⅱ-30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62ⅱ-31彝族海藻腔
63ⅱ-32那坡壮族民歌
64ⅱ-33丽水船夫号
65ⅱ-34古琴艺术
66ⅱ-35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67ⅱ-36蒙古族胡俟音乐
68ⅱ-37唢呐艺术
69ⅱ-38羌笛演奏与制作技巧
70ⅱ-39辽宁鼓乐
71ⅱ-40江南毛竹
72ⅱ-41海州五大宫调
73ⅱ-4嵊州吹打
74ⅱ-43舟山锣鼓
75ⅱ-44樊氏音乐
76ⅱ-45鲁西南鼓乐
77ⅱ-46板头曲
78ⅱ-47宜昌刚竹
79ⅱ-48枝江民间打击乐
80ⅱ-49广东音乐
81ⅱ-50潮州音乐
82ⅱ-51广东汉乐
83ⅱ-52吹气
84ⅱ-53梁平拉扎勒斯锣鼓
85ⅱ-54土家族大溜子
86ⅱ-55河北鼓吹乐
87ⅱ-56晋南威风锣鼓
88ⅱ-57江州鼓乐
89ⅱ-58上党八音会
90ⅱ-59冀中笙管乐
91ⅱ-60十二音铜鼓
92ⅱ-61 Xi安鼓乐
93ⅱ-62蓝天普华水会音乐
94ⅱ-63回族民间器乐
95ⅱ-64文水??儿子
96ⅱ-65智化寺北京音乐
97ⅱ-66五台山佛乐
98ⅱ-67千山寺音乐
99ⅱ-68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100ⅱ-69武当山行宫道教音乐
101ⅱ-70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102ⅱ-71南音
103ⅱ-72泉州北管(* * *项目41)
104ⅲ-1靖西太平鼓
105ⅲ-2秧歌
106ⅲ-3井陉拉花
107ⅲ-4舞龙(泸州玉潭七彩龙、铜梁舞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白烨龙等。)
108ⅲ-5舞狮
109ⅲ-6花鼓灯
110ⅲ-7傩舞
111ⅲ-8普宁鹦哥
112ⅲ-9高跷
113ⅲ-10永新盾舞
114ⅲ-11翼城花鼓
115ⅲ-12泉州胸舞
116ⅲ-13安塞腰鼓
117ⅲ-14洛川弹跳鼓
118ⅲ-15兰州太平鼓
119ⅲ-16余杭滚动灯
120ⅲ-17土家族摆手舞
121ⅲ-18土家族撒叶儿何
122ⅲ-19弦舞
123ⅲ-20锅舞
124ⅲ-21热巴舞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125ⅲ-22强木
126ⅲ-23苗族芦笙舞
127ⅲ-24韩国乡村音乐舞蹈
128ⅲ-25木鼓舞
129ⅲ-26铜鼓舞
130ⅲ-27傣族孔雀舞
131ⅲ-28达斡尔族鲁日格尔舞蹈
132ⅲ-29蒙古族黛安舞
133ⅲ-30湘西苗族鼓舞
134ⅲ-31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135ⅲ-32李劈柴舞
136ⅲ-33卡斯达温舞
137Ⅲ-34?跳舞
138ⅲ-35瓦氏阿奇木刮刀
139ⅲ-36彝族葫芦笙舞蹈
140ⅲ-37彝族烟盒舞
141ⅲ-38基诺大大鼓励
142ⅲ-39山南郭昶卓屋
143ⅲ-40土族於菟
144ⅲ-41塔吉克鹰舞(共92项)
145ⅳ-1昆曲
146ⅳ-2梨园戏
147ⅳ-3莆仙戏
148ⅳ-4潮剧
149ⅳ-5益阳调
150ⅳ-6青阳洞
151ⅳ-7高腔
152ⅳ-8新昌调谐腔
153ⅳ-9宁海平转
154ⅳ-10永安大羌戏
155ⅳ-11四平戏
156ⅳ-12川剧
157 ⅳ-13湘剧
158ⅳ-14广昌蒙戏
159ⅳ-15正投影戏剧
160ⅳ-16秦腔
161ⅳ-17刁寒大
162ⅳ-18晋剧
163ⅳ-19周浦梆子
164ⅳ-20北路梆子
165ⅳ-21上党梆子
166ⅳ-22河北梆子
167ⅳ-23豫剧
168ⅳ-24万邦
169 ⅳ-25怀梆
170ⅳ-26大平调
171ⅳ-27粤调
172ⅳ-28京剧
173ⅳ-29徽剧
174ⅳ-30汉剧
175ⅳ-31刁寒春儿
176ⅳ-32泰宁梅林戏
177ⅳ-33闽西汉剧
178ⅳ-34巴陵戏
179 ⅳ-35荆河戏
180ⅳ-36粤剧
181ⅳ-37桂剧
182ⅳ-38宜黄戏
183ⅳ-39随机炸弹
184ⅳ-40石家庄泗县
185ⅳ-41燕北陪孩子玩
186ⅳ-42灵丘罗罗洞
187ⅳ-43刘孜歌剧院
188ⅳ-44大仙歌剧院
189ⅳ-45闽剧
190ⅳ-46寿宁北路戏剧
191ⅳ-47西秦戏
192ⅳ-48高甲戏
193 ⅳ-49羌
194ⅳ-50四级声调
195ⅳ-51评剧
196ⅳ-52武安等级调整。
197ⅳ-53江南越剧
198ⅳ-54沪剧
199 ⅳ-55苏菊
200ⅳ-56扬剧
201ⅳ-57鲁戏
202ⅳ-58楚剧
203ⅳ-59荆州古画戏曲
204ⅳ-60黄梅戏
205ⅳ-61商洛花鼓
206ⅳ-62泗州戏
207ⅳ-63柳琴戏
208ⅳ-64歌仔戏
209ⅳ-65采茶戏
210ⅳ-66五声音阶戏剧
211ⅳ-67强茂
212 ⅳ-68歌剧
213ⅳ-69曲子戏
214ⅳ-70秧歌剧
215ⅳ-71道教戏剧
216ⅳ-72哈哈腔
217ⅳ-73两人桌
218 ⅳ-74白字戏
219 ⅳ-75花朝戏
220ⅳ-76音
221ⅳ-77灯展
222ⅳ-78元宵节
223ⅳ-79一个蜱
224ⅳ-80藏戏
225ⅳ-81山南门巴戏
226ⅳ-82壮剧
227ⅳ-83侗戏
228ⅳ-84布依戏
229ⅳ-85易错记
230ⅳ-86傣剧
231ⅳ-87目连戏
232ⅳ-88杂锣鼓
233ⅳ-89傩戏
234ⅳ-90西地安顺
235ⅳ-91皮影戏
236ⅳ-92木偶戏(共46项)
237ⅴ-1苏州评弹
238ⅴ-2扬州评点
239ⅴ-3福州点评
240ⅴ-4山东大鼓
241ⅴ-5西河鼓
242ⅴ-6东北鼓
243ⅴ-7木质桶
244ⅴ-8乐亭鼓
245ⅴ-9六安鼓
246v-10 JD.COM鼓
247V-11胶东鼓
248ⅴ-12河洛鼓
249ⅴ-13温州鼓词
250ⅴ-14陕北评书
251V-15福州艺术
252ⅴ-16南屏南祠
253ⅴ-17绍兴平湖调
254ⅴ-18兰溪舒泉
255 ⅴ-19小闲
256 ⅴ-20河南吊坠
257 ⅴ-21山东秦书
258 ⅴ-22锣鼓
259 ⅴ-23绍兴荷花落
260ⅴ-24兰州鼓
261 ⅴ-25扬州清曲
262 ⅴ-26金格
263ⅴ-27常德泗县
264ⅴ-28玉林小曲
265 ⅴ-29天津时间调
266 ⅴ-30新疆曲子
267ⅴ-31龙舟说唱
268 ⅴ-32鼓与盆歌
269 ⅴ-33汉川好书
270ⅴ-34歌曲专辑
271ⅴ-35东北二人转
272ⅴ-36凤阳花鼓
273ⅴ-37应答鼓
274ⅴ-38小热昏
275 ⅴ-39山东快书
276ⅴ-40乌里格尔
277ⅴ-41达斡尔族吴沁
赫哲族278 ⅴ-42伊玛坎
279 ⅴ-43鄂伦春族摩苏昆
280ⅴ-44戴章哈
281ⅴ-45哈萨克族艾特人
282 ⅴ-46布依族八音坐唱(* * * 17)
283 ⅵ-1吴桥杂技
284ⅵ-2聊城杂技
285 ⅵ-3天桥中帆
286 ⅵ-4空竹
287维吾尔族ⅵ-5达瓦孜
288ⅵ-6宁德霍通线狮子
289 ⅵ-7少林功夫
290ⅵ-8武当武术
291ⅵ-9惠重刀武功
292 ⅵ-10沧州武术
293ⅵ-11太极传
294ⅵ-12邢台梅花拳
295ⅵ-13沙河藤阵
296 VI-14韩版跳板和秋千
297 ⅵ-15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
298 ⅵ-16蒙古语博克
299 ⅵ-17蹴鞠(* * 51)
300 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
301 ⅶ-2武强木版年画
302 ⅶ-3桃花坞木版年画
303 ⅶ-4漳州木版年画
304 ⅶ-5杨家埠木版年画
305 ⅶ-6高密度普惠年画
朱仙镇306 ⅶ-7木版年画
307 ⅶ-8海滩木版年画
308 ⅶ-9佛山木版年画
309 ⅶ-10梁平木版年画
310 VII-11绵竹木版年画
311 ⅶ-12凤翔木版年画
312 VII-13纳西族东巴画
313 VII-14西藏唐卡
314 VII-15衡水室内绘画
315 ⅶ-16剪纸
316 VII-17古刺绣
317 VII-18苏绣
318 VII-19湘绣
319 ⅶ-20粤绣
320 ⅶ-21蜀绣
321 VII-22苗绣
322 ⅶ-23水族马尾绣
323 ⅶ-24屠苏潘秀
324 ⅶ-25采花
325 ⅶ-26庆阳香包刺绣系统
326 ⅶ-27象牙雕塑
327 ⅶ-28扬州玉雕
328 ⅶ-29岫岩玉雕
329 ⅶ-30阜新玛瑙雕刻
330 ⅶ-31夜光杯雕
331 ⅶ-32雕刻
332 ⅶ-33青田石雕
333 ⅶ-34曲阳石雕
334 ⅶ-35寿山石雕
335 ⅶ-36惠安石雕
336 ⅶ-37徽州三雕
337 ⅶ-38临夏砖雕
338 ⅶ-39西藏格萨尔彩绘石雕
339 ⅶ-40潮州木雕
340 ⅶ-41宁波朱槿漆器木雕
341 VII-42乐清黄杨木雕
342 ⅶ-43东阳木雕
343 ⅶ-44漳州木偶头雕塑
344 ⅶ-45萍乡湘东诺口罩
345 ⅶ-46竹雕
346 ⅶ-47泥塑
347 ⅶ-48塔尔寺酥油雕塑
348 ⅶ-49热贡艺术
349架ⅶ-50灯
350 ⅶ-51嵊州竹编(89项* * *)
351 ⅷ-1宜兴紫砂陶器制作工艺
352ⅷ-2界首彩陶的烧制技术
353 ⅷ-3石湾陶塑技术
354 ⅷ-4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355 ⅷ-5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356 ⅷ-6维吾尔成型陶器烧制技术
357 ⅷ-7景德镇手工制瓷技术
358ⅷ-8耀州窑陶瓷烧成技术
359 ⅷ-9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
360 ⅷ-10磁州窑烧制技术
361 ⅷ-11德化瓷器烧制技术
362 ⅷ-12澄城窑头陶瓷烧成工艺
363 ⅷ-13南京云锦木机化妆手工编织技术
364 ⅷ-14晋松编织技巧
365 ⅷ-15苏州丝绸织造技术
366 ⅷ-16金淑织造技术
367 ⅷ-17吴妮静手工棉纺织技艺
368 ⅷ-18土家织锦技艺
369 ⅷ-19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370 ⅷ-20壮族织锦技艺
371 ⅷ-21藏式粘合和卡垫编织技巧
372 ⅷ-22藏带齿地毯编织技巧
373 ⅷ-23维吾尔毡和印花布的织造和染色技术
374ⅷ-24南通蓝印花布印染工艺
375 ⅷ-25苗族蜡染技艺
376 ⅷ-26白族扎染技艺
377 ⅷ-27香山派传统建筑技术
378 ⅷ-28客家土楼施工技术
379 ⅷ-29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建筑技术
380 ⅷ-30侗族木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381 ⅷ-31苗寨吊脚楼施工技术
382 ⅷ-32苏州官窑黄金制砖技术
383 ⅷ-33苗芦笙制作技术
384 ⅷ-34玉屏笛子制作技巧
385 ⅷ-35阳城生铁冶炼及铸造技术
386 ⅷ-36南京金箔锻造技术
387ⅷ-37龙泉剑锻造工艺
388 ⅷ-38张小泉剪刀锻造技术
389 ⅷ-39芜湖铁画锻造技术
390ⅷ-40苗族银饰品锻造技艺
391 ⅷ-41阿昌族萨刀锻造技术
392ⅷ-42保安族大刀锻造技术
393 ⅷ-43景泰蓝制作技术
394 ⅷ-44聚源弓箭制作技术
395ⅷ-45明式家具制作技术
396 ⅷ-46蒙古族车乐制作技巧
397ⅷ-47拉萨甲米水磨生产技术
398 ⅷ-48兰州黄河水车制造技术
399ⅷ-49万安罗盘的制作技巧
400 ⅷ-50漆雕技艺
401 ⅷ-51平遥退黄漆涂饰技术
402 ⅷ-52扬州漆画技艺
403 ⅷ-53天台山竹制干漆
404 ⅷ-54福州脱胎漆器漆画技法
405 ⅷ-55厦门漆线雕技艺
406 ⅷ-56成都漆艺
407 ⅷ-57茅台酒的酿造工艺
泸州老窖408 ⅷ-58的酿造工艺
杏花村409 ⅷ-59汾酒酿造技术
410 ⅷ-60绍兴黄酒酿造工艺
清徐老陈醋酿造工艺411ⅷ-61
412 ⅷ-62镇江恒顺香醋酿造工艺
413 ⅷ-63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术
自贡井414 ⅷ-64盐深钻抽汲技术
415 ⅷ-65宣纸制作技术
416 ⅷ-66铅山纸的制作工艺
417 ⅷ-67皮革造纸技术
418 ⅷ-68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419 ⅷ-69藏族造纸技艺
420 ⅷ-70维吾尔桑造纸技术
421 ⅷ-71竹制纸技术
422 ⅷ-72湖笔制作技术
423 ⅷ-73徽墨制作技法
424ⅷ-74砚的制作工艺
425ⅷ-75端砚的制作工艺
426ⅷ-76金星砚的制作工艺
427 ⅷ-77木刻水印技术
428 ⅷ-78雕版印刷技术
429 ⅷ-79金陵雕版印刷技术
德格印刷厂430 ⅷ-80藏文雕版印刷技术
431 ⅷ-81扇子制作工艺
432 ⅷ-82戏剧制作技巧
433 ⅷ-83桦树皮制作技术
434ⅷ-84李树皮布的生产工艺
435 ⅷ-85赫哲族鱼皮制作技术
436 ⅷ-86浏阳花炮生产技术
437 ⅷ-87黎族人钻木取火的技艺。
438 ⅷ-88风筝制作技术
439 ⅷ-89凉茶(9项* * *)
440 ⅸ-1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方法
441 ⅸ-2中医诊断方法
442 ⅸ-3中药炮制工艺
443 ⅸ-4中药制剂方法
444 ⅸ-5针灸
445 ⅸ-6中医骨病疗法
446 ⅸ-7同仁堂中医文化
447 ⅸ-8胡庆余堂中医文化
448 ⅸ-9藏医药(70项* * *)
449 ⅸ-1春节
450 ⅸ-2清明节
451 ⅸ-3端午节
452 ⅸ-4中国情人节
453 ⅸ-5中秋节
454 ⅸ-6重阳节
455 ⅸ-7京族哈吉节
456 ⅸ-8傣族泼水节
457 ⅸ-9锡伯族西迁节
458 ⅸ-10火把节
459 ⅸ-11景颇目脑宗哥
460 ⅸ-12黎族三月三节
461 ⅸ-13鄂伦春族古鲁穆都节
462 ⅸ-14姚节
463 ⅸ-15马壮(另加)一节旁字虫。
464 ⅸ-16仫佬族樊沂节
465 ⅸ-17毛南油盖
466 ⅸ-18强瓦尔俄罗斯足节
467 ⅸ-19苗族鼓舞和藏族节日
468 ⅸ-20水族馆节
469 ⅸ-21布依查白歌会
470 ⅸ-22苗族姐妹节
471 ⅸ-23独龙族卡克瓦节
472 ⅸ-24女仙节
473 ⅸ-25董萨玛节
474 ⅸ-26仡佬族茂隆节
475 ⅸ-27 僳僳家庭乔木部分
476 ⅸ-28塔吉克引水节和播种节
477 ⅸ-29土族纳顿节
478 ⅸ-30都江堰泼水节
479 ⅸ-31雪顿节
480 ⅸ-32黄帝陵节
481 ⅸ-33颜地陵节
482 ⅸ-34成吉思汗节
483 ⅸ-35孔子纪念仪式
484 ⅸ-36妈祖节
485 ⅸ-37太昊伏羲节
486 ⅸ-38女娲节
487 ⅸ-39大禹节
488 ⅸ-40祭祀敖包
489 ⅸ-41三陵周围的白族人
490 ⅸ-42长甸庙会
491 ⅸ-43热贡六月会议
492 ⅸ-44小榄菊花俱乐部
493 ⅸ-45瑶族量具馆
494 ⅸ-46庄格威
495 ⅸ-47苗系坡会组
496 ⅸ-48那达慕
497 ⅸ-49维吾尔族刀郎麦西热夫
498 ⅸ-50秦淮灯会
499 VII-51秀山灯笼
500 ⅸ-52全丰灯笼
501 ⅸ-53泰山石敢当海关
502 ⅸ-54民间社火
503 ⅸ-55鄂尔多斯婚礼
504 ⅸ-56屠婚礼
505 ⅸ-57撒拉族婚礼
506 ⅸ-58马姐书友
507 ⅸ-59胡辉
508 ⅸ-60安国药品市场
509 ⅸ-61壮族铜鼓定制
510 ⅸ-62对联习俗
511 ⅸ-63苏州甪直水城女装
512 ⅸ-64惠安女装
513 ⅸ-65苗族服饰
514 ⅸ-66惠服饰
515 ⅸ-67姚服饰
516 ⅸ-68农历二十四节气
517 ⅸ-69女性书法习俗
518 ⅸ-70水书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