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这些基础知识应该这样理解
朱有云,“人皆有之志,物亦有之志。」
吴唐将其推导到药物的具体部位的盛衰:“盖禄主生长,干枝,花主,籽主收获,根主贮藏,木也;草被收集在孩子体内。万物枯涨,芦苇胜于枯物;叶皆散,花胜于叶;所有的树枝都是弯弯曲曲的,一定比树枝好;每根都往下长,子比根更好...这种植被有自己的太极原理。这个芦苇指的是芽,植物的芽。此木也指木本植物。我把他的这段话画成了痴图。
下面是芽,“生”,再往上是“茎枝主长,花主长,种子主收,根主储”。我们来确认一下,比如芽,比如麦芽、谷芽,古代常用来疏肝。芽有生发的意思。比如镇肝熄风汤里就有麦芽,目的是疏肝。
为什么镇肝熄风汤不用柴胡疏肝?此方用于肝阳上亢。病人阳气亢盛,柴胡升太多,我只能用麦芽稍微升一下。
为什么肝阳上亢需要疏肝?别忘了,肝脏有一个生理特征:抑郁。在潜其肝阳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它不喜欢太压抑,所以用麦芽有助于生发。
然后看干枯的枝叶。比如有一种药叫紫苏,紫苏的叶子散风寒,紫苏的茎行气和中,紫苏降气平喘。同一棵植物有不同的枝、叶和种子。再看缓解表证的药物,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不是花就是叶,根和果用的不多。
我们再来看看滋补品。最补的是什么?根、果实和动物药物。课本上的滋补品不仅仅是花。因为花是发散的,叶子只有淫羊藿,所以可以用全草。
很多人说中医以形补形是不对的。至于填表,我会在正式课上深入讨论,完全经得起概率统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逐一演示。
中医从天气、味觉、海拔、位置、形状、时间、地理四个角度看,是现代中医教材中与古代中医偏离最大的中医。现代教科书只讲中医的四气五味。
比如柴胡,疏肝解郁,升阳和少阳,都是功效,不是药理。药理指的是为什么升阳,为什么和解少阳.....所有这些都不涉及。
其实古代就有,虽然不完善。现在挺难过的,刚翻开一本中医药理学的书,都是中医西医。我们有这个位置,但是没有占领,所以西医占领了。
学中医其实比我们的课本要立体的多。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中医教材都是教平面中医的,它唯一的好处就是初学者好学。比如列举一、二、三、四种效果,但是到了临床上,你就会一头雾水。
遇到需要活血化瘀的患者,你打开那些活血化瘀药物的介绍,到处都是“活血化瘀”的字样。你选择哪一个?
无从下手,因为你没有标准。在古代是有的,虽然不一定那么完美。标准在这里:拍照。
让这个框架更加完整。
南方夏天的中午,北方冬天的半夜,然后东方春天的早晨,这些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提到了,现在我们再补充一下卦。四个方向加占卜,占卜,震吊,占卜。
从阴阳角度看,中医比较粗,从四象比较细,从八卦比较细,厉害的可以深入到六十四卦。
既然圆周运动很流行,那就来说说圆周运动吧。圆周运动就是这样的。
之前我们提到了四个象:心为太阳,肾为太阴。太阳充满了阳气;太阴,阴气十足。
反之,太阳阳多则阴少,农历阴多则阳少。这两个是阴阳最大的偏差。我该怎么办?所以要平衡互补。
中医特别强调心肾相交,意为互补。很多人认为中医所说的平衡是部分平衡,不一定。
比如心脏本身阳气比较多,但我能让身体整体保持平衡。这个想法怎么样?互相借。阳虚肝为升,阴虚肺为降,一升一降,肝升肺降互为借。大家都知道脾升胃降,脾主升胃降。
那这个概念怎么用呢?
◆心肾相交而举◆
第一组,心肾相交,升降。黄元御特别强调脾胃在中焦中的升沉,圆周运动也强调了这一点。然而,气的上下运动,其源动力不是脾胃,而是心肾,尤其是肾。
这里有一个大问题。我们现代中医教科书上说,心火归结为温肾水,肾水上行则制约心火。
但是有一个问题它没有说。别忘了五行的特点:火据说是上火,水据说是润泽。水总是向下的,那么为什么说向上就是向上呢?火本身就发炎了,为什么这么说?水怎么上去,火怎么下来?
偏离占卜是火,代表太阳。看图中的卦,两阳一阴,表示阳多阴少,但阳中有阴;坎瓜为水,两阴一阳,阴中有阳。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比四象还要瘦。
提升源的动力在哪里?
坑中之阳为肾阳。以肾阳为源动力,肾阴被蒸发,这种阴从中间脱离得多,心火就能降下来。
这种心肾相交也叫水火吉吉,吉吉是六十四卦之一。
到了下一关,就是水火了,叫吉吉卦;火在水中,火在水中,叫做不好的占卜。为什么叫失败?
你看,火说是上火,水说是润泽。火上升,水下降,水火不相交,水火不能互相平衡。这种不平衡在互操作性上是无法平衡的。而嵇嵇卦,火表示炎症,水表示湿润,下面的火可以蒸腾上面的水,上面的水可以制约下面的火,可以相辅相成。
我们再来看一下。卜筮有两阳一阴,卜筮有两阴一阳。每个人都不平衡,或多或少。在穷的状态下,两者不能互补,而在吉的状态下,水火相济,可以叠加。两个卦加起来就是三个阳。彼此的冗余和缺点得到了平衡。
道家的杂技就是玩这个占卜,像火,水,吉吉。想法就像火,下到丹田,上面的火自然就下来了,蒸发下面的水,形成良性循环。
一般人,其实大多是穷人或者半穷人,主要表现就是失眠。心肾不和有几种类型:
心火亢盛加肾阴虚
心火亢盛加肾阳虚
心火过盛,肾阴阳虚
这些组合的表现不完全一样,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所以心肾的关系不完全是心肾的关系,而是全身气机尤其是肾阳的源动力。所以说火神派为什么那么重视肾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心肾相交而举◆
第二组,脾升胃降气枢转,这个思路现在用的好吗?其实一般都用。比如脾虚消退,常用补中益气汤。如果胃有问题,陈霞就用刘军姿。升职有问题我就上去,健康有问题我就下去。
这样对吗?这是应用的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即使没有明显的脾升胃降问题,我还是用。比如心肾不交,心下不来,肾上不了水。刚才说了,心肾不交至少有几种模型,我们课本上提到最多的模型是心火亢盛加肾阴虚。
其实广东这种模式不多,广东最常见的就是心火肾阳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最简单的药方是交泰丸,只有黄连和肉桂两味药。黄连清心火味苦,能降火,既清心又降火;肉桂既温肾阳,又使火归元。
如果有病人来,开交泰丸,就两种药。医生,病人拒绝了。你可以对付我,开两种药。我一般加两种药:白术和茯苓。
这是因为广东湿,所以补脾祛湿吗?这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黄连性寒,可以保护脾胃。
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白术燥湿,水燥上升,白术上升。茯苓是利尿的,渗透是利尿的。这样白术和茯苓就形成了一个区域的小波动。黄元御认为,脾胃的小波动可以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也就是说,气机的几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心肾就是心肾,脾胃就是脾胃。
另外,脾胃的盛衰带动水火的盛衰,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有人叫它黄坡,黄坡卖瓜的黄坡,黄坡是什么?黄婆在古代是一种职业,即媒人。
心肾衰竭就相当于牛郎织不出姑娘,需要中介,脾胃的盛衰就是中介。所以脾升胃降不一定要用。我可以主动用它来枢纽其他地方。
◆肝升肺降侧翅旋转◆
第三组,肝升肺降。就一个: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里有柴胡。显然脾气虚不升,要用黄芪升脾胃,升麻升脾胃。为什么要用柴胡?
柴胡也养阳,但不是脾胃,而是肝阳。
这样脾升于中,柴胡升于外。从物理角度来说,中间的圆矩很短,外围加个柴胡帮你升,矩更长。这样,肝升则助脾升。它也是一个上升元素,你可以使用它。这是第一种用法。
第二,太多的人患有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最常见的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西尼三。如果四逆散不够劲,就用柴胡疏肝散。如果肝气容易攻脾胃,就用逍遥散。如果肝郁化火,就用加味逍遥散。
但是如果你还是不能动呢?
看柴胡疏肝散。它足够强大。如果还是不散,加前胡。前胡会减少肺部。肝升肺降是一对,绝不能把另一个看成垂直升降。如果垂直上升和下降,上升会阻碍下降,下降会阻碍上升。
你把它想成一个圈,健康有助于上升,上升有助于下降,就像骑自行车踏板一样。前面那个一踩下去,后面就翘了,所以如果你疏肝不够强,就加上前面的胡子把肺降下来,帮助它转。
如果这个轮子出了毛病,大概有几种可能:一是配偶失和,配偶是三对:一对心肾,一对脾胃,一对肝肺。第二,同组离心。你说的同组是什么意思?你会发现脾、肝、肾都是上行的,都在一组,而心、肺、胃都是健康的,都在一组。可以充分利用同一组因素。
回到刚才的补中益气汤,用的是脾胃的元素;加上柴胡,你就有了肝胆的元素。如果它还是不动呢?补肾益气,补肾壮阳。补益肾气和肾阳,可温脾和脾阳,增强体质。这三个元素一起使用。
再比如,如果是胃阴不足,用了滋养胃阴的药怎么办?养肺养阴。如果我不能再做一次呢?养心养阴。
有一种广泛使用的滋阴药物,和耕地的利用率差不多——麦冬。麦冬能滋补心阴、肺阴、胃阴。地黄的广泛使用是有猫腻的,因为很多滋阴方剂都是从六味地黄丸中加入的,而麦冬一点都不猫腻,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
离心在同一群,或者不再同情。什么是“同情”?简单来说,就像吉吉卦一样,上半部向下,下半部向上。你看心肺在上面,你得给我一滴天下。肝、肾在下面就往上走,脾胃在中间往上走。所以交感表达是上下关系,所以心肺组、肝肾组、脾胃组可以一起考虑。
流行的圆周运动理论有什么特点?只是强调了脾胃。
调脾胃没问题,但不能引申为包治百病,这样就有问题了。比如无论什么病转为中焦,都用理中汤或者附子理中汤。然后他说我最简单,别的都不用学,就学了循环运动。
这样推的话,就不用学循环运动了,直接用附子理中汤就能解决任何疾病。
很多人,甚至我的一些学生问:是不是有必要学整圈运动,就不用学别的了?
我说中医有很多流派。如果有100个学派,圆周运动论最多是101个学派,他不可能涵盖所有学派。只要他说他学过中医,那就是骗人的。
我不管你的教派有多大,影响有多好,包括经典派——最大的教派——你真的很牛逼,但不能说你是中医。
最简单的,比如湿温,可以从《伤寒论》里找一个方子,和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汤对比一下。
经典的药方是很好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有效,但不是最好的吗?如果经方不一定是最好的,你为什么坚持我属于这个教派?你必须使用我的处方。
这就像小偷进了你家,明明用少林功夫打架才是克敌制胜的最好方法。难道就因为你是武当派就一定要用武当,做三招吗?
所以,我觉得你说喜欢哪个学校是可以的,但是你最好不要说我的学校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