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传染病最严重?
首先,什么是传染?
病原体侵入机体,削弱机体的防御功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感染。有临床症状的人是传染病。体内感染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感染的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生物体的反应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总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和螺旋体。病原体是寄生生物,其自然宿主是动物、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有400多种,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中。每个人一生都可能被150多种病原体感染,这些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比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这些菌群的存在还能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繁殖,所以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人与微生物的平衡被破坏时,正常的微生物菌群也会致病,所以也称之为条件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病原体)。生物体被病原体攻击后是否发病,一方面与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性和入侵量。一般来说,数量越大,患病的可能性越大。特别是致病性弱的病原体,需要大量才能致病。少数微生物具有相当的致病性,轻度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个人出生后的生活中有无数的感觉。每次病原体侵入身体,都会引起身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机体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可以有五种不同的表现。
1.病原体被消除或排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侵入部位被消灭,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或通过局部免疫,将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不发生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带菌者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昆虫。这些病原体侵入身体后,存在于身体的某些部位。虽然他们可能有轻微的病理损害,但他们不会表现出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体携带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无症状携带,即有或无轻微临床表现的客观上不易察觉的携带状态;二是恢复期携带,也称病后携带。一般临床症状已消失,病理损伤已修复,病原体仍暂时或持续寄生于体内。因为携带者排泄病原体,所以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3.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机体受到病原体攻击后,仅出现轻微的病理损害,而没有或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一种感染过程,只有通过免疫检测才能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登革热、乙肝等存在大量隐性感染。
4.潜伏感染是指病原体残留在人体内,潜伏在某个位置,没有临床表现,病原体没有排出。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才会趁机积极增殖,从而致病。疟疾和肺结核都有这样的表现。麻疹后病毒可在中枢神经系统潜伏较长时间,数年后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5.表观感染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由于免疫功能的改变,病原体不断繁殖产生毒素,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具有独特性时,就是传染病的爆发期。
第三,有机体和病原体之间的对抗
(1)病原体的致病性
病原体的致病性决定了其侵入机体的能力。这种致病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原体的毒力是指病原体的入侵能力,即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和传播的能力。其中一些通过细菌酶起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胶原酶。有的通过胶囊阻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些通过菌毛附着在宿主组织上。病原体产生体内和体外两种毒素,通过毒素产生杀伤作用。外毒素包括神经毒素,如破伤风毒素和肉毒杆菌毒素;细胞毒素,如白喉毒素;肠毒素,如霍乱毒素和葡萄球菌毒素。内毒素是细胞裂解产生的脂多糖中的脂质A,可引起发热反应、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shwartzmans反应。
2.病原体的数量入侵和病原体的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侵袭越多,传染性越大。潜伏期可能越短,疾病就会越严重。
3.病原体寄生在人体内的位置和传播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定定居部位。具体位置由具体的入侵入口和传入途径决定,具体位置决定病原体的排出途径。伤寒杆菌经口传入,位于肠道网状内皮系统,经粪便排泄。白喉通过鼻咽侵入,位于鼻咽部,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特定定位。
病原体通过三种形式在体内传播。直接扩散:病原体从最初的入侵部位直接扩散到附近或远处的组织和细胞。血流扩散:大多数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通过血液传播,脊髓灰质炎病毒先进入血流,再通过外周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通过吸附在白细胞或细胞内传播;布鲁氏菌扩散到单核细胞中;流感病毒吸附在红细胞表面;疟原虫侵入红细胞。淋巴扩散: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借助淋巴到达局部淋巴结,再从淋巴结进入血流,扩散到各种组织和细胞。大多数病原体通过这种形式传播。
4.病原体的变异性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致病性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改变并影响遗传信息时,引起一系列代谢变化,其结构形态和生理特征发生改变。
免疫,身体的保护者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维持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在感染过程中,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不是对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反应。物种的差异是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主要表现为三个功能。
(1)免疫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健康的皮肤黏膜除了通过机械阻挡病原体的入侵外,还可以通过分泌汗腺液、乳酸、脂肪酸以及黏膜不同部位分泌的溶菌酶、粘多糖、胃酸、蛋白酶等杀灭病原体。当病原体从血液进入脑组织时,血脑屏障可以起到阻断和保护的作用,而婴幼儿的血脑屏障并不完善,因此病原体可以侵入脑组织。胎儿血屏障容易阻止母体中的病原体侵入胎儿。怀孕三个月内,胎儿血屏障尚未完善。母亲感染风疹后,很容易通过尚未完善的胎儿血屏障引起胎儿感染。
(2)吞噬作用在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和血管内皮中有固定的吞噬细胞,称为巨噬细胞;血液中游动的细胞称为单核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包括趋化、吞噬、调理、杀伤等过程。肺结核、布鲁氏菌、伤寒杆菌等。吞食后不能被杀死,但能在细胞内生存繁殖。
(3)体液作用血液、各种分泌物和组织液中含有补体、溶菌酶、备解素、干扰素等杀伤物质。
①补体是存在于人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在有抗体的情况下,参与灭活病毒,杀灭和溶解细菌,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消化。抗原复合物能激活补体系统,增强对病原体的杀伤作用。当它太强时,会引起免疫病理学损伤。
②溶菌酶是一种低分子量的不耐热蛋白,存在于组织和体液中,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起溶菌作用。
③备解素是一种糖蛋白,在镁离子的参与下,能激活C3,杀死各种革兰氏阳性菌,中和某些病毒。
④干扰素是病毒作用于易感细胞产生的大分子糖蛋白。细菌、立克次体、真菌、原生动物、植物血凝素和合成核苷酸聚合物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能抑制病毒性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复制。
⑤白细胞介素-2 (IL-2)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蛋白,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或特异性抗原的刺激下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其功能是通过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LAK细胞、NK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来杀死病毒、肿瘤细胞和细菌。并能促进和诱导干扰素R产生..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对同一种微生物的反复感染具有抗性,且不可遗传。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类。
(1)细胞免疫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被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所以称为细胞免疫。免疫过程经历三个阶段:诱导、反应和效应。在反应阶段,当致敏淋巴细胞再次与抗原接触时,它们释放多种淋巴因子(转移因子、迁移抑制因子、活化因子、皮肤反应因子、淋巴毒素和干扰素),这些因子与巨噬细胞和杀伤T细胞合作发挥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主要是通过抗感染;免疫监测;移植排斥;参与迟发性过敏反应起作用。其次,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的调节。
(2)体液免疫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免疫球蛋白(ig)可分为五类。①IgG是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的特性,对毒性产物有中和、沉淀、补体结合作用。临床上用的丙种球蛋白是IgG。②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个体发育中最先合成的抗体。因为是巨球蛋白,所以不能通过胎盘。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M,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标志,揭示近期或持续性感染,具有调理、杀菌和凝集作用。③IgA有两种类型:分泌型和血清型。分泌型IgA存在于鼻和支气管分泌物、唾液、胃肠液和初乳中。它的作用是将病原体粘附在粘膜表面,防止传播。血清型IgA,免疫功能不完全清楚。④IgE是最新的免疫球蛋白,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脱粒,释放组胺。寄生虫感染增加血清IgE含量。⑤IgD的免疫功能尚不明确。
还有一类没有T、B淋巴细胞标志物的细胞,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能杀伤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靶细胞,也称为黑仔细胞(简称K细胞),参与ADCC效应,在抗病毒、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杀伤作用。
另一种具有自然杀伤作用的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即NK细胞。杀死靶细胞不需要抗体和补体。
3.过敏原抗原抗体在体内相互作用,转化为对人体不利的表现,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即过敏反应。过敏可分为四种。
(1)I型过敏反应(即发型),如血清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时的过敏反应。
(2)ⅱ型过敏反应(溶细胞型),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3)链球菌感染后的出血热、肾小球肾炎等ⅲ型过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4)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某些真菌感染等。它们寄生在IV型过敏反应(延迟型)的细胞中。
第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流行过程。
(一)疫情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传染病的流行。缺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出现新的感染,也不可能形成疫情。
1.传染源是指体内携带病原体并不断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患者是大多数感染的重要传染源。但不同阶段患者的传染性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期。
(2)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者和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患病后的病原携带者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者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病原携带者。病原体很难找到,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3)感染动物源性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以动物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并侵入新的易感人群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水和食源性病原体通过粪便排泄,污染水和食物,易感人群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感染。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疾病都是这样传播的。
(2)气传飞沫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传播病原体和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飞沫,使易感人群吸入而感染。脑膜炎、猩红热、百日咳、流感和麻疹等疾病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
(3)虫媒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命周期,并通过不同的入侵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人群。蚊子、跳蚤、扁虱、恙虫病和苍蝇等昆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如蚊媒疟疾、丝虫病、日本脑炎、蜱媒回归热、蜱媒斑疹伤寒、蚤媒鼠疫和恙虫病。因为病原体只能在昆虫生殖周期的某个阶段传播,所以称为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苍蝇传播给易感人群,称为机械传播。如细菌性痢疾和伤寒。
(4)接触传播有两种方式: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比如皮肤炭疽和狂犬病都是直接接触传染,乙肝是注射传染,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是接触污染的水传染,都是直接接触传染。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播,称为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性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人群集中或进入疫区、军队新兵入伍等都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病后获得性免疫、人群隐性感染和人工免疫都降低了人群的易感性,使传染病难以传播或停止流行。
(B)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大多数虫媒疾病和一些自然传染病都有严格的地域和季节性。与水网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丛生的地区啮齿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存、繁殖和活动有关。呼吸道传染病易发生在寒冷季节,消化道传染病易发生在夏秋季。
2.社会因素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与预防和普及密切相关。生活水平差,工作和卫生条件差,会导致抗病能力低下,这无疑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也是传染病流行的条件之一。我国解放以来,消除和消灭了严重传染病和一些寄生虫病的流行,降低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这显然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
(3)流行特征
1.传染病的强度特征可以是散发、暴发、流行和流行过程中的疫情。
2.地域特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局限于某一地区和范围,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局限于某一地区。这些传染原因都有其地域特点,都称为地方性传染病。
3.季节性特征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上升和下降,不同的传染病一般有不同的季节性。季节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与温度、湿度、介质因素、人群流动有关。
4.职业特点有些传染病与职业有关,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5.年龄特征,比如一些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病率高。
动词 (verb的缩写)传染病诊断方法
必须在早期做出传染病的正确诊断,这是及时隔离和有效治疗的基础,以防止其传播。特别是鼠疫、霍乱等严重传染病,以及尚未传入我国但有可能传入的艾滋病,对确诊首例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方法和步骤如下:
(1)临床特征
包括详细的病史和体检结果。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发病的紧急程度、发热、皮疹、中毒症状的特点、特殊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猩红热的红斑、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瑰疹、脊髓灰质炎的四肢弛缓性麻痹、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和球结膜渗出等。
(2)流行病学数据
包括发病地区、发病季节、既往传染病、接触史和接种史;还包括年龄、学历、职业、疫区生活史等。结合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
(3)实验室检查
1.三次常规检查
(1)大多数细菌感染性疾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只有伤寒下降,布鲁氏菌病下降或正常。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流行性出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总数增加。血液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见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生动物白细胞总数低或正常。
(2)尿常规、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中有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前者尿中有膜。黄疸性肝炎尿胆汁红阳性。
(3)粪性细菌性痢疾和肠道阿米巴病,表现为粘脓、血便和浆样大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血便或混有脓液和粘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粘液。
2.病原体检查(1)直接检查脑膜炎球菌、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内阿米巴及囊肿、血吸虫卵、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在显微镜下发现,及时确诊。
(2)分离病原体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骨髓、鼻咽分泌物、渗出物、活检组织等。根据不同的病害进行收集,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或特殊培养基中生长,病毒和立克次体必须在活组织和细胞中增殖。培养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不同的组织和培养基或动物。
3.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是一种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查可以用已知抗原检查未知抗体,也可以用已知抗体检查未知抗原。抗原的抗体检测称为反向试验,抗原和抗体直接结合时的直接反应,使用载体后抗原和抗体结合时的间接反应。确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需要检查两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要达到发病初期的4倍以上才能确诊。免疫学检查包括:
(1)特异性抗体的检测:①直接凝集试验;②间接凝集试验。③沉降试验;④补体结合试验;⑤中和试验;⑥免疫荧光检查;⑦放射免疫分析,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2)皮试、E-玫瑰花结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计数和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是了解各亚群T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的常用方法。
4.分子生物学检测
特定的病毒核酸可以通过同位素32P或生物素标记的分子探针来检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非常特异和灵敏的方法,它以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在耐热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扩增目的基因,从而检测体液和组织中相应核酸的存在。在扩增周期中,DNA片段的数量增加了数百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想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5.其他包括气相色谱法、鲎试验、诊断性穿刺、乙状结肠镜检查、活组织检查、生化检查、X射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同位素扫描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六、如何治疗传染病?
(一)治疗原则
1.防治结合,一旦确诊,应在早期进行彻底治疗,有利于预防慢性病,消除病原体,控制传染病流行。治疗本身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必须做好隔离、消毒、疫情报告、接触者隔离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病原体治疗与支持和对症治疗相结合,是消除病原体和中和毒素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支持和对症治疗是加强病原体治疗,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病原体治疗的基础。两者都不能忽视。
3.中西医结合几千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十年来发展日新月异。两者结合必然会相辅相成,促进疗效。甚至可能对一些单纯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显示出治疗效果。
(2)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是指不针对病原体,但对机体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治疗。
(1)隔离根据传染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的不同、感染期的长短,收治相应的隔离病房。隔离分为严格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与昆虫接触隔离等等。隔离的同时要做好消毒。
(2)护理病房应保持安静和清洁,有新鲜空气流通,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休息。良好的基础和临床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对休克、出血、昏迷、惊厥、窒息、呼吸衰竭、循环障碍等进行特殊护理,对降低死亡率、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饮食中保证一定的热量,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流质和半流质软食,补充各种维生素。进食困难的患者需要进食、鼻饲或静脉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2.病原体和免疫疗法
(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广泛用于病原体治疗。选择抗生素的原则有:①严格掌握适应症。从靶向抗生素开始。②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无效,不宜选用。③使用抗生素前,需进行病原体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④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不宜继续使用抗生素。因使用抗生素而出现细菌失衡或严重副作用者,应停止使用或改用其他合适的抗生素。⑤对疑似细菌感染且无培养结果的危重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试用抗生素。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有目的。
常用的抗生素有:①青霉素家族:青霉素G主要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半合成耐青霉素的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萘夫西林等。用于抗青霉素G的金葡萄引起的感染。氨苄青霉素用于流感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等。羧苄青霉素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②头孢菌素类:主要用于肠道内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各种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等。④四环素类:主要用于立克次体、布鲁氏菌病、霍乱、支原体肺炎等。⑤氯霉素家族:用于伤寒、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流菌感染、厌氧菌感染、立克次体等。⑥大环内酯类: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肠球菌感染。⑦多粘菌素家族: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引起的感染。⑧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⑨抗真菌抗生素和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和红霉素用于各种真菌感染。
(2)免疫疗法①破伤风毒素用于治疗白喉、破伤风、肉毒中毒等外毒素引起的疾病。②免疫调节剂,包括左旋咪唑、胎盘肽、白介素-α等。
(3)抗病毒治疗(1)金刚烷胺金刚烷胺能改变细胞膜表面电荷,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用于预防甲型流感..②碘化物(单纯疱疹)、阿糖胞苷、利巴韦林等。用于治疗疱疹性脑炎、日本脑炎、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这些药物可以阻止病毒基因的复制。③干扰素、肌细胞等药物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基因发挥作用。
(4)化疗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磺胺,疟疾的氯化喹啉和伯氨喹,血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的吡喹酮,阿米巴病的甲硝唑,丝虫病的海群生。喹诺酮类药物如吡哌酸、诺氟沙星、诺氟沙星、氟嗪酸、氟嗪酸对沙门氏菌、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3.对症和支持治疗
(1)对于高热患者,也可采用头部冰袋、洒精擦浴、温水灌肠等物理疗法,对于超高热患者也可采用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也可采用亚冬眠疗法阻断肾上腺皮质激素。
(2)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失衡、高热、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等失水和盐酸中毒等。,并通过口服和静脉输液及时补充和纠正。
(3)高热、脑缺氧、脑水肿、脑疝等引起的镇静性惊厥或抽搐,应立即用降温、镇静剂、脱水剂治疗。
(4)心功能不全应给予强心药物,改善血液循环,纠正和消除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各种因素。
(5)微循环障碍可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6)呼吸衰竭解除呼吸衰竭的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器。
4.中医治疗
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健康、气、营养和血液分别代表疾病阶段和传染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而以解表宣肺、理气泻下、清营开窍、养阴祛瘀为原则进行治疗。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等。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抗毒和免疫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晚期血吸虫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发热、抽搐、疼痛、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七、如何预防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也是减少我军因传染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增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预防是我军卫生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认真贯彻以综合防疫措施为主的预防方针。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的管理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