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岁的孩子发烧,眼睑浮肿4天,并伴有血常规和尿常规。
3.检查还是要做的,包括潜血的尿红细胞镜检,链球菌抗体检查(因为是急性的,可能是阴性),肾脏彩超。
3.治疗需要抗生素,建议使用青霉素。
4.吃低盐低蛋白饮食,卧床休息。
最好是住院。
相关信息: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被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广义上是指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但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故常称为急性肾病综合征。临床上多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种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疾病。3 ~ 8岁年龄多见,2岁以下少见。男女比例约为2: 1。
诊断
典型的急性肾炎不难诊断。链球菌感染后,经过1 ~ 3周的无症状间隔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再通过血液补体C3的动态变化即可确诊。1.发病前1 ~ 4周以上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或皮肤化脓等链球菌感染史。2.水肿。3.少尿和血尿。4.高血压。5.严重者可出现以下并发症:①循环淤血、心力衰竭;②高血压脑病;③急性肾功能衰竭。6.实验室检查①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可有轻、中度蛋白或颗粒管型。②少尿时血尿素氮可暂时升高。③红细胞沉降率在急性期迅速升高。抗“O”滴度升高,大多在1: 400以上。④血清补体C3测定在发病2周后明显下降,1 ~ 2月恢复正常。
诊断标准
1,肾脏肿大,肾脏各径增大,尤其是粗径,使肾脏隆起,丰满,呈球形。2.肾包膜显示不清,轮廓边界不清,边缘模糊。3.肾实质增厚,回声弥散强化,光点模糊,似云团覆盖,肾皮质和肾髓质无区分,肾窦回声相对淡化,甚至全切面完整,不能显示正常肾结构。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不同病理改变,虽然各有不同,但使声像图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如外观程度、包膜模糊程度、肾皮质和髓质的清晰程度、肾窦回声程度等。但是炎症病变的总体特征是一致的。[1]
处理措施
目前,科学家们正直接针对肾小球免疫病理学的具体治疗。主要通过对症治疗纠正其病理生理过程(如水钠潴留肿瘤、血容量过多),防治急性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促进其自然恢复。1.急性期一般卧床2 ~ 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水肿减轻后,可逐渐增加室内活动。对剩余的轻度蛋白尿和血尿应加强随访观察,不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如果尿量变化,体重增加,就需要再次卧床休息。三个月内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停止躺在床上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果没有临床症状,2个月后尿液基本正常,可以开始上学半天,逐步参加全日制学习。2.饮食和摄入为了防止水钠进一步潴留,导致严重的循环超负荷,需要减轻肾脏的负担,急性期要限制盐、水和蛋白质的摄入。对于有水肿和高血压的人,使用无盐或低盐饮食。水肿严重、尿少者限水。限制氮血症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儿童短时间内优质蛋白质的应用,可按0.5g/kg计算。注意用糖等提供热量。3.感染病灶的治疗仍有咽喉、皮肤感染病灶者,应用青霉素或其他敏感药物治疗7 ~ 10天。4.利尿剂在急性肾炎中的应用,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水钠潴留和细胞外液的扩张,因此利尿剂的应用不仅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还有助于防治并发症。凡控制水盐后仍尿量少、水肿、高血压者,应给予利尿剂。噻嗪类药物无效时,可使用速尿、尿酸等强效利尿剂。汞利尿剂一般是禁用的。5.降压药的应用一直在休息、限水限盐、利尿且仍有高血压者,应给予降压药。利血平仍是儿科常用药物,首剂可口服或肌注0.07mg/kg(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必要时可在12小时重复。首剂后一般口服,按每日0.02 ~ 0.03 mg/kg计算,口服2 ~ 3次。副作用是鼻塞、疲劳、结膜充血、发红和心动过缓。应避免重复注射或与氯丙嗪合用,因为可能偶尔出现帕金森样症状,如发音不清、不自主震颤、肌张力增高等。肼屈嗪,0.1 mg/kg ~肌肉注射或0.5mg/kg(kg?d)主要副作用是头痛、心率加快和胃肠刺激。近年来,血压明显升高时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20分钟后血压开始下降,1 ~ 2小时作用达到高峰,持续6 ~ 8小时,或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需要紧急降压的高血压脑病患者可选择以下静脉用药:硝普钠,特别适用于肺水肿者。这药起效快,10秒后生效。但是维护时间短。停用3 ~ 5分钟后效果消失,必须维持静态点。小儿可给予5 ~ 20 mg,溶于100ml葡萄糖溶液中,剂量为1μg(kg?Min)速度,根据血压调整滴数。要注意滴速,新鲜配制,输液瓶要用黑纸包好避光。另一种快速静脉降压药物二氮嗪具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剂量为3 ~ 5 mg/kg,可快速静脉注射。效果不理想时,30 ~ 6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后5分钟即可达到最大降压效果,维持8小时。副作用为偶发性恶性肿瘤、头痛、心悸和短暂性室性心律失常。认为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但由于其他有效药物以及肾功能不全导致少尿时镁中毒的危险,近年来已很少使用。6.急性并发症的治疗(1)急性循环淤血的治疗:本病主要由水钠潴留和血容量扩张引起,故本病的治疗应着重纠正水钠潴留,恢复血容量,而不是用洋地黄类药物加强心肌收缩力。除利尿剂外,必要时应加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上述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的患者,腹膜透析是可行的,以迅速缓解循环的过度负荷。(2)高血压脑病的治疗:除了强而有效的降压药控制血压外,还要注意对症治疗。地西泮0.3mg/(kg?时间),总量不超过20毫克,静脉注射,或其他解痉药物。利尿剂有助于降低血压的作用,此病常伴有脑水肿,宜用速效强力利尿剂。(3)急性肾功能衰竭:见相关章节。7.其他治疗一般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透析可用于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少尿或无尿、高度循环充血和无法控制的高血压。8.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急性肾炎是由于风邪、湿热、疮毒侵袭,影响肺、脾、肾的气化功能所致。所以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治疗以祛湿为主。可用于麻黄连翘9g,赤小豆30g,茯苓皮15g,泽泻10g,冬瓜皮15 ~ 30g。(2)热毒加花双10g、蒲公英10g;③15g;水肿尿加车前子;④血尿:大蓟增加65438±00g,生地增加65438±00g;⑤高血压者,加石决明15 ~ 30g,黄芩10g,菊花10g。当恢复期只剩下轻微的尿异常时,可治疗调理脾肾,清理余邪。健脾汤常用于加减。方剂举例:茯苓10g,山药10g,贞操子10g,侧柏叶10g,早莲10g,通草3g。
急性肾炎的辨证论治
急性肾炎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剂。1.风水打架?证候:先有眼睑肿胀,后有四肢,甚至胸腹,皮肤光亮,小便短黄,血尿,发热恶风,咳嗽,四肢疼痛,咽喉肿痛,苔薄白,脉浮。?此证表现为眼睑水肿,皮肤光亮,无抑郁,发热,恶风,苔薄白,脉浮。?治病,祛风利水。?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者更多的女仆和汤?方中麻黄宣肺祛邪,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如有表寒,加荆芥、防风、羌活祛风解表寒?如果夏天觉得冷,可以加香薷、浮萍缓解症状,游泳吗?对于烦躁口渴、有内热者,加石膏、黄芩,清肺卫热;?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大蓟清热止血;?对于喉蛾,加入牛膝、马勃根、板蓝根解毒利咽;或者用牛蒡橘汤加减。?湿胜于风,加大腹皮、茯苓、猪苓、泽泻利水祛湿。?2.湿热入侵?证候表现为水肿、小便短赤、血尿、疮毒、舌红、苔薄黄、脉滑。?该综合征的特征是小便短赤,皮肤生疮,舌红苔黄。?治热解毒,轻渗利湿。?方剂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处方中,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清热解毒,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渗透性小,利尿。?若肿胀严重,加车前草、滑石利水消肿;?对于皮肤有疮的患者,加入苦参、白鲜皮,以利湿除毒;?对于尿血明显者,增加大蓟、小蓟、石韦、牡丹皮、生地、白茅根的血来止血。?湿热:水肿,热渴,苔黄腻,脉沉。可以用细凿喝:【下一页】?3.肺脾两虚?综合征痊愈或病程较长。可表现为无或不水肿,面色苍白,乏力,易出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缓而弱。?这种综合征的特征是水肿、出汗、冷、舌淡、苔白。?脾气论治。?处方沈凌白术散和玉屏风散。?沈凌白术散健脾胃利水,旨在培土利水,与黄芪、防风益气固表。?若迁延日久,肾阴不足,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则治宜补肾阴,可用六味地黄丸。?4.水汽是在心脏和肺上吗?症状包括少尿或无尿,四肢水肿,咳嗽和气短,心悸和胸闷,烦躁不安,难以平躺,嘴唇发绀。指甲发绀,皮毛白色或油腻,脉搏微弱。?此证表现为四肢水肿,咳嗽气短,心悸胸闷,口唇发青,脉弱。?治疗方法:泻肺利水,温阳扶正。?方药有胶蠲黄丸和参附汤。?方中痱子、大黄泻肺排水,椒目,防身利水,人参大补元气,中温热强。?肢体厥脱多汗者,加肉桂、龙骨、牡蛎,温阳敛汗;小便短者,加桂枝、泽泻温经利水。[下一页]?5.邪困于心?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易怒,甚至抽搐和昏迷,舌质红,皮毛黄而粗糙,脉细。?此证以头痛、头晕、苔黄、脉细为特征。?泻火利湿、平肝潜阳法。?自拟龙胆泻肝汤合焦玲钩藤汤。?龙胆泻肝汤清除肝经实热,重用龙胆泻肝经实火,合羚羊角、钩藤平肝熄风,佐以当归、生地、白芍养血柔肝,使肝火泻下,肝风熄灭,进而止痉。?呕吐加半夏、胆南星,化痰去浊;?如果神志不清,可以选择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惊风者,加钩藤、石决明,以息风止痉。?6.水中毒内部封闭?症状包括全身水肿,少尿或无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舌苔腻,脉细。?该综合征的特征是少尿或尿失禁、头痛、恶心、苔腻和脉细。?治一苦一病,除秽解毒。?自拟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温胆汤为二陈汤加竹茹、枳实、大枣;?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和附子组成。处方中大黄、黄芩、黄连清污解毒,清热泻火,附子温经助阳,干姜辛温中,陈皮、半夏湿浊,竹茹、枳实清胆和胃。?对于恶心呕吐明显的患者,加用郁舒丹,增强解毒效果;痉挛开窍要加羚羊角粉和紫雪丹。
原因论
根据流行病学、免疫学和临床研究,证明本病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群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依据如下:①肾炎发病前,有链球菌前体感染;②没有证据表明链球菌直接侵入肾脏;③从链球菌感染到肾炎有一个间隔,相当于抗体形成所需的时间;④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链球菌及其产物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⑤血液中补体成分减少;⑥ IgG和补体成分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在A群β溶血性链球菌中,12为呼吸道感染引起肾炎的主要菌株,少数菌株为1、3、4、6、26、49,引起肾炎的侵袭率约为5%。皮肤感染引起的肾炎以49型为主,2、55、57、60型也有少数,侵袭率可达25%。
发病机理
至于感染引起肾炎的机制,一般认为是机体对链球菌的某些抗原成分(如细胞壁中的M蛋白或细胞质中的某些抗原成分)产生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随血流到达肾脏。它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然后激活补体,引起肾小球局部免疫病理损伤,引起疾病。但是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其他机制。有人认为链球菌中的某些阳离子抗原首先植入肾小球基底膜,通过原位复合物致病。有人认为感染后,体内正常的IgG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从而使其具有抗原性,导致抗IgG抗体的产生,即自身免疫机制也参与了发病过程;也有人认为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糖蛋白存在交叉抗原性,这少数病例应属于抗肾抗体肾炎。
病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免疫性炎症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状尿。并且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以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物和无机盐)的排泄减少,造成水钠潴留,进而导致细胞外液量增加,所以临床上出现水肿、少尿、呼吸困难、肝肿大、静脉压增高等体循环淤血。目前认为本病的高血压是血容量增加所致,是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有关尚无定论。
临床表现
该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为“亚临床”,即除实验室检查异常外,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严重者合并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淤血、急性肾功能衰竭。1.前驱感染和间歇性前驱疾病常为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淋巴结炎、猩红热等。、或皮肤感染,包括脓疱病和疖。从前驱感染到直奔主题有一个无症状的间隔。呼吸道感染引起约10天(6 ~ 14天),皮肤感染引起约20天(14 ~ 28天)。2.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链球菌前体感染后1 ~ 3周无症状间歇期急性起病,表现为水肿、血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累。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由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水钠潴留引起。一般水肿不是很严重。刚开始只涉及眼皮和脸,早上抬一下。严重者影响全身,少数病例可伴有胸腹水;轻者只是体重增加,四肢有饱胀感。急性肾炎水肿不凹陷,与肾病综合征明显凹陷性水肿不同。半数患病儿童有肉眼血尿;几乎在所有病例中都可以发现镜下血尿。肉眼出现血尿时,尿液颜色可为洗肉水样、烟灰色、棕红色或鲜红色。血尿的颜色差异与尿液的pH值有关。酸性尿液呈灰白色或棕红色,中性或碱性尿液呈鲜红色或洗肉水样。肉眼血尿严重时,可伴有排尿困难,甚至排尿困难。通常肉眼血尿在1 ~ 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少数持续3 ~ 4周。也可因感染、疲劳而暂时反复。镜下血尿持续1 ~ 3个月,少数持续半年以上,但大部分可恢复。血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一般轻至中度,少数可达肾病水平。尿量减少并不少见,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人至少有尿或无尿。高血压见于30% ~ 80%的病例,是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所致,一般轻度或中度增加。1 ~ 2周后血压降至正常,利尿消肿。如不持续下降,应考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可能。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孩子往往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年龄较大的儿童抱怨腰部隐隐作痛,年幼的儿童抱怨腹部疼痛。3.上午典型病例有以下几种:(1)无症状亚临床病例,可完全无水肿、高血压和肉眼血尿。只有在链球菌感染流行时,或急性肾炎患儿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发现镜下血尿,甚至尿检正常,只是血液中的补体C3降低,6-8周后恢复。(2)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甚至严重的循环淤血和高血压脑病,但尿常规检查变化轻微或正常,称为“肾外症状性肾炎”。这类患儿的血液补体C3在急性期表现出典型的规律性变化,6-8周恢复,有助于诊断。(3)尿蛋白、水肿较重,甚至类似肾病,部分病儿可出现血浆蛋白减少、高脂血症,不易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并发症
急性期的主要并发症急性期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严重的循环淤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随着近年来防治工作的加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1.循环淤血: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衰竭,直至肺水肿。发病率由不同的家庭报告,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有关。据报道,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急性肾炎住院患儿中有24% ~ 27%出现这种并发症,近年来已降至2.4%。多发生在急性肾炎发病后1 ~ 2周内。临床表现为气短、不能平卧、胸闷、咳嗽、肺底部湿罗音、肝脏极大压痛、律动等左、右心衰竭症状,由血容量扩大引起,不同于真正的心肌泵衰竭。此时心输出量常增不减,循环时间正常,动静脉血氧分压差不增,洋地黄强心作用不佳,应用利尿剂常可缓解。极少数严重者可发展为真正的心力衰竭,在数小时至1 ~ 2天内迅速出现肺水肿,危及生命。2.高血压脑病:指血压(尤其是舒张压)急剧升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儿童比成人更常见。一般认为本病是在全身性高血压的基础上,脑部阻力小的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氧和脑水肿;但也有人认为,血压急剧升高时,脑血管自动血管舒缩功能失控,脑血管高度充血,出现脑水肿。此外,急性肾炎水钠潴留也在发病中起作用。多发生于急性肾炎早期,起病一般较急,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视力障碍、头晕、复视、暂时性黑暗,以及嗜睡或烦躁不安。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抽搐、昏迷、少数暂时性偏瘫和失语,严重者会出现脑疝。神经系统无局限体征,浅反射和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踝阵挛有时阳性,也可出现病理反射,严重者可出现脑疝症状和体征。眼底检查常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有时可见视乳头水肿。脑脊液清澈,压力和蛋白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血压超过18.7/12.0 kPa(140/90 mmHg),可诊断为视力障碍、惊厥、昏迷。3.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当一部分急性肾炎患儿在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但仅有少数进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仍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成为急性肾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或无尿持续3 ~ 5周或1周以上,之后尿量增多,症状消失,肾功能逐渐恢复(详见“急性肾功能衰竭”一章)。
辅助检查
1.尿检血尿是急性肾炎的重要表现,或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液中的红细胞多为严重畸形红细胞,但在使用袢利尿剂时可为暂时性非肾性畸形红细胞。此外,可见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有出血性渗出性炎症,是急性肾炎的重要特征。尿沉渣也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大量透明和颗粒状管型。尿蛋白通常为(+) ~ (++),多为非选择性,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尿常规一般在4 ~ 8周内恢复正常。残余镜下血尿(或艾迪计数异常)或少量蛋白尿(可表现为直立性蛋白尿)可持续半年或更长时间。2.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略低,这是血容量扩张和血液稀释所致。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也可以升高,这与原发感染病灶是否继续存在有关。血沉迅速升高,2 ~ 3个月内恢复正常。3.血液化学和肾功能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肾血浆流量仍正常,故滤过分数常下降。相对于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相对较好,肾浓缩功能可以维持。临床上常见一过性氮血症,血尿素氮、肌酐升高。无限饮水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轻度稀释性低钠血症。此外,患病儿童可能有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血液稀释,血浆蛋白可略有减少。当蛋白尿达到肾病水平时,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并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高脂血症。4.细胞学和血清学检查:急性肾炎后从咽喉或皮肤感染病灶培养出的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约为30%,早期接受青霉素治疗者较难检出。链球菌感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常通过检测抗体来确诊。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阳性率为50% ~ 80%,一般在链球菌感染后2 ~ 3周出现,3 ~ 5周滴度达到高峰,半年内有505例患者恢复正常。在判断其临床意义时,需要注意的是,其滴度升高只是说明近期有链球菌感染,与急性肾炎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有效抗生素治疗患者阳性率下降,皮肤感染患者阳性率也较低。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 (B)和抗透明质酸酶(anti-HAse)仍可检出,2 ~ 3周后应检查。如果滴定度增加,将更有诊断意义。5.血液补体的测定除少数病例外,肾炎早期血液中总补体和C3明显下降,6 ~ 8周后恢复正常。这种规律性变化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血液补体下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轻度症状无明显相关性,但低补体持续8周以上,应考虑其他类型肾炎的可能,如膜增生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或狼疮性肾炎。6.其他检查: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冷球蛋白在某些情况下可在急性期测定。通常典型病例不需要肾活检,但很难与急性肾炎相鉴别;或病后3个月仍有高血压、持续性运动能力低下或肾功能损害者。
鉴别诊断
由于症状不同,且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均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有时应与以下患者相鉴别:1。已知由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炎,并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可导致增生性肾炎的病原体包括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水痘病毒、柯萨奇病毒、腺样体炎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毒和乙肝病毒等。),肺炎支原体和原虫。参考病史,原发感染病灶及其各种特征一般可以区分。2.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起病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似,但常出现明显蛋白尿和持续性低血补体C3,病程为慢性,可鉴别。如有必要,应进行肾活检。(2)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与急性肾炎相同,3个月内病情常持续恶化。血尿、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少尿或无尿持续不释,死亡率高。(3)IgA肾病:上呼吸道感染后1 ~ 2天内开始血尿,通常无水肿和高血压。一般补体无降低,有时过去有多次血尿发作。需要肾活检来确定困难。(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炎急性期,偶见蛋白尿达到肾病水平,易与肾病综合征混淆。通过病史分析,补体检测,甚至一期随访观察,可以区分,困难时需要肾活检。3.系统性疾病或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古德帕斯彻综合征、阿尔波特综合征等。根据每种疾病的其他表现,可以区分。4.急性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也可表现为小儿血尿,但大多有发热和尿路刺激症状。尿液以白细胞为主,可区分阳性尿细菌培养。5.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容易被误认为“急性肾炎”,两者预后不同,需要鉴别。这类患儿常有肾脏病史,发作常于感染扣1 ~ 2当天诱发,缺乏间歇期,常出现严重贫血、持续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有时伴有心、眼底改变,尿比重凝固。b超有时候会显示两个肾都很小。
预防
根本的预防是预防和治疗链球菌感染。平日要加强锻炼,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减少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一旦感染,应及时彻底治疗。感染后2 ~ 3周应查尿常规,及时发现异常。L0个护理肾脏的好方法[2] 1。冬季保暖调查显示,冬季肾功能恶化患者数量远超其他季节,主要是低温时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尿量减少,凝血变强,容易使肾脏出问题。2、不要乱吃药很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中草药都有肾毒性。没有医生的处方不要吃它们。你也应该知道医生开的抗生素和止痛药的副作用。3.不要暴饮暴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盐,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电解质和盐,因此患有肾脏疾病的人应该小心这些饮料。4、治疗感冒如果感冒去了又来,或者感冒后出现高血压、水肿、尿泡,最好找肾病医生进行筛查。5、复发性扁桃体炎要小心当咽喉或扁桃体被链球菌感染时,一定要治愈,否则容易导致肾脏发炎。6、适量饮水不排尿尿液停留在膀胱内,就像下水道堵塞后容易滋生细菌,细菌会通过输尿管感染肾脏。7.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时间太长会引起动脉硬化,而肾脏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的。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坏的快。8.不要饮用成分不明的井水和河水,以免铅、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过高造成伤害。肾脏。9.并不是说泌尿系结石无痛,尤其是输尿管结石容易引起肾积水。时间久了,肾脏会在不知不觉中完全受损。10,定期体检最好每半年查一次尿和血肌酐、尿素氮。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监测肾功能,避免因妊娠毒血症导致尿毒症。
预后
儿童急性肾炎预后良好。20世纪50年代,据报道住院患儿死亡率高达5%(由于肺水肿、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感染)。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住院患儿死亡率已降至0.5% ~ 2.0%以下,部分城市已消除急性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绝大多数患儿肉眼血尿在2 ~ 4周内消失,利尿消肿,血压逐渐恢复,少量残余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在6个月以上消失,少数延迟1 ~ 3年,但大部分仍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