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蓼和辣蓼有什么区别?

辣蓼,中药学名。为辣蓼的全草,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具有祛风利湿、化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肠胃炎、腹泻、风湿性关节痛、外伤肿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蛇咬伤和皮肤湿疹的外用。虎杖(东方蓼属。)是蓼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达3米。茎直立,有节和中空。叶子两侧有粗毛和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下垂;初秋,小花是浅红或玫瑰红。生于河流两岸的沟渠、草地、沼泽。因其生长迅速,高大葱郁,叶片青绿,花密而红,适应性强,适宜作为观赏植物。果实入药,名“水红花子”,具有活血止痛、消食化积、利尿的功效。在韩国、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欧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

辣蓼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1-2米高,上部分枝多,密被长柔毛。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0cm,宽5-12cm。顶端渐细,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稍向下,边缘全缘,密被缘毛,两侧密被短柔毛,脉上有密毛。叶柄长2-10厘米,具平展的长柔毛;托叶鞘为管状,膜质,长1-2厘米,具长柔毛,具缘毛,顶端通常有草状和绿色的翅。总状花序为穗状,顶生或腋生,长3-7厘米,花密集,稍下垂,通常数朵形成圆锥形;苞片宽漏斗状,长3-5毫米,草质,绿色,被短柔毛,边缘具长缘毛,每个苞片有3-5朵花;花梗比苞片长;花被5深裂,带红色或者白色;花被椭圆形,长3-4毫米;雄蕊7,长于花被;花盘明显;花柱2,在中部和下部合生,长于花被,柱头头状。瘦果近圆形,双凹,直径3-3.5毫米,暗褐色,有光泽,被宿存花被包围。花期6-9月,果期8-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