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闽南民间草药》)
异名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翁(广州军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广西中草药)、甘草根、藤根。
来源是茜草科植物刺玫果的茎和叶。
刺玫蔷薇的植物形态
藤条灌木。小枝具柔毛。叶对生,膜质或纸质,卵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短,全缘,上部无毛或疏毛,下部被柔毛;托叶2深裂,长约5毫米,裂片线形。花顶生,无梗,紧密的伞房花序;花萼有毛,其中4片线形,长3 ~ 4毫米,1片展开成叶,宽卵形至长圆形,白色,长2.5 ~ 4厘米,有柄;花冠黄,漏斗状,约。长2厘米,裂片5,表面被密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浆果呈球形,长8 ~ 10毫米,宽6 ~ 7.5毫米。在岳夏开花。
生于山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这种植物(甘草)的根。)也用于医药,另文详述。
此外,还有野蔷薇的茎和叶,同样是人药。见文章《白常山》。
该系列一年四季都可收藏。
性味甘苦,性凉。
①《广西中医志》:“涩,平,”
②《广州陆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甘淡,性凉。”
③福建中草药:“微甘微苦,性凉。”
功能:解表、解暑、利尿、解毒、活血。治疗感冒、中暑、发烧、咳嗽、喉咙痛、暑湿腹泻、痢疾、脓肿、跌打损伤和蛇伤。
①广西中医记载:“煎服洗疮,有祛腐生新之效。”
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散恶疮毒。”
③《广州陆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疗流行性感冒、感冒、中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蛇咬伤。”
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它被用来治疗茶中毒和湿疹。”
⑤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两(鲜1 ~ 2两);或者捣碎果汁。外用:捣固。
药方①治疗急性肠胃炎:鲜野蔷薇茎叶1-2片。用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暑湿泄泻:玉叶金花二两,大叶桉叶六两。用水煎服,每日三次。(广西中草药)
③治暑泻:甘草1-2支。用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小便不利:野蔷薇一两,金银花两,车前草一两。用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⑤恶疮肿治:甘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⑥食物中毒的治疗:新鲜的甘草叶,捣成汁。(泉州本草)
⑦治疗金钱草、砒霜、磷化锌中毒:将野蔷薇鲜叶3 ~ 4片捣碎,将蛋清3 ~ 5个、大蓟根粉5个、天冬粉5个混合,每隔15分钟服一次。口渴的人多喝绿豆汤。使用本品治疗大青中毒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配合其他中西医抢救方法。(福建中草药)
提醒你:甘草。这种中草药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