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按照“依托老城区、滚动发展、一区多园、专业集群”的思路,努力提高开发区建设的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水平,优先建设北部片区,为南部片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打造高速出口综合服务核心区,着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 加快形成“一核两区五专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集科研、生产、开发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一核”——医药电商物流园(综合服务核)规划在南洛高速出入口附近,建设城市综合体、西药批发零售市场、中药材市场、五金电器市场。该区要围绕开发区第一主导产业医药产业的特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太和高新区集聚,实现从承接高新产业向自主发展高新技术的转变。该区域要把开发区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沟塘水系的自然美景,布局综合服务区,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式开发区。

太和县是全国最大的西药集散地,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大配送格局。其销售情况被誉为中国医药市场的“晴雨表”,药品年销售额超过6543.8+02亿元,保健品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依托医药市场优势,太和经开区规划布局了“医药产业园”,已纳入安徽省“861”计划。

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知名而有特色”的药品生产基地,是太和县近年来的夙愿。太和经济开发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2011年,园区狠抓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等重点工作,使一条集医药R&D、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产业链不断完善,积极培育发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医药产业都将是泰和经济开发区打造皖北药都的第一产业。

知名大企业扎堆入驻。

2011年2月,悦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生物医药产业园基地上,用于自发电的配套电厂已建成巨大冷却塔,连片厂房初具规模。安徽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6543.8+0.5亿元,尽显雄姿。近年来,这样的施工场景在太和经济开发区十分常见。经过几年的发展,贝克联合制药、悦康药业集团、广药集团、海南海神药业集团、海南李海医生药业集团等先后入驻园区,呈现出扎堆发展的势头。

"目前,园区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尚说,仅去年一年,园区新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78.9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6543.8+0.3.4亿元。

大企业的到来,给园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数据显示,2011年,太和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2亿元,增长55.1%;实现营业(销售)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665,438+0.8%;进出口总额6543.8美元+0.5亿美元;税收突破654.38+0.7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54亿元,* * *吸纳就业654.38+0.89万人;投资6543.8+0.5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接近22.08亿元,增长78.5%。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医药经济。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医疗经济”,这是泰和经济开发区一直坚持的。

近年来,依托庞大的药品流通市场,太和经济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重点扶持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医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完善的服务环境和配套功能是园区成长的持续动力。”尚介绍,自2011以来,泰和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全年完成建设投资3.44亿元,完成裕民东路、裕民西路、叶公路等5条道路及配套;新安居住区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汤路口、高笑安置区新开工面积6万平方米。完成开发区快速路以北综合功能区城市设计;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将建在8114m;经一路、高速出口实施绿化亮化工程。

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2年,太和经开区的目标是力争“步入百亿园区行列”,即实现招商引资15亿元,工业总产值和营业(销售)收入10亿元,完成税收2.5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吸纳2万人就业。

“抓医药主导产业升级为产业集群不放松,同时要找到新的增长极。”太和经开区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做强医药经济的基础上,依托农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布局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林产品加工等产业园区,做好发制品产业,推进速溶发制品产业园区建设, 并做好瑞城发制品和宏远发制品的准备工作,力争使发制品产业成为园区2012年新的发展亮点。

2月7日,2012泰和经济开发区重点项目开工。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整合原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控制面积32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198家,投产企业134家。2011,全区工业总产值63.2亿元,销售收入72.8亿元,税收65438+7200万元,吸引了近2万人就业。这个鲜为人知的开发区,先后获得徽商最佳投资区、安徽省最具发展投资潜力品牌产业园、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走在宽阔笔直的工业大道上,放眼望去,一排排工厂似乎在无声地告诉你:2012开发区有望进入百亿园区,税收将超过2.5亿元,形成特色突出、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辐射带动力强的高增长开发区。

纺织服装行业

太和经济开发区有一个“纺织服装工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青岛姬发集团、香港南艺集团、嘉禾服装等数十家纺织服装企业先后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集面料加工、服装生产、配件和织机零配件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格局。泰和人力资源丰富,95万的劳动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大优势。开发区树立“招就是招商”的理念,全力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努力打造“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制造基地”。

农副食品工业

泰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中药材种植具有传统优势。桔梗、板蓝根、白芍、党参、芍药产量高,品质好。其中,桔梗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桔梗生产加工的三大集散地之一。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太和经济开发区规划布局了农副食品产业园,拥有安徽刘犇食品、安徽三泰面粉、安徽中亚食品、阜阳六和等一批知名企业。,并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木制家具行业

泰和是中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55万多亩,木材2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8438+0%。源于森林资源的木材市场蓬勃发展,已成为皖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全县木材加工业蓬勃发展,引进了东盾木业、安徽开元木业、安徽华林木业、茂德木业等大型企业。全县有加工户2800余户,从业人员6000余人。木家具产业已成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