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疗白术的临床经验

关于产品名称

《神农本草经》记载“舒”,列为上品,没有苍术和白术之分。陶弘景《本草经注》:术分两种,即白术和白术。张仲景生于道氏之前,所以仲景方中的手法不应分红白,书中白术的“白”明显是后人加上去的。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苍术或白术。

现代使用的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苍术为菊科植物苍术和茅苍术的根茎。中药大辞典:白术又名苍术、舒冬、柘树。中医讲义没有明确指出冬季手术是白术。白术和白术的功效在《本草宣彤》中有明确的记载。上面写着:“白术,中汗,胜于白术,力不如白术。一般来说,不如监牢的土要用白术耕种,肥沃的土要用白术平整。”“卑督之地”是指土不运化,即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都要用白术治疗。”敦夫之地宜平苍术”,即土运有余,可用苍术治脾气过盛。张茵安曰:“欲健脾,用白术;如果要运脾,用苍术;如果你想弥补两种交通工具,你应该两种都用。”张说,苍术和白术在古代是不分的。“既然分开了,古人所谓的用湿驱水,必然是取了茅苍术。”茅术为茅苍术,产于茅山。其燥湿功能强于苍术,伤津者不能用。近代丁甘仁先生、程门雪先生、黄文东先生的医案中,有茅术、虞书、舒冬、白术、白术。“宜用白术补脾胃,白术补中焦,虽可说是发汗;只有苍术味辛、刺鼻,能使人感到温热、出汗。”苍术祛湿发汗效果较好,临床使用羌活史圣汤不用白术。

白术的功效

沥水祛湿

钟用白术治疗“小便不利”。如五苓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真武汤等。《经书·疏证》云:“寒湿痹阻,肌滞痉,黄疸不能竭,而以外科为主者,以湿为脾主,为脾之病。”《本草补》:“除湿为胜,有汗则止,无汗则发。白术有止汗作用。玉屏风散含有黄芪、白术和防风。用白术有止汗作用,也有发汗作用。现代研究:白术水煎剂和流浸膏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抑制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抑制重吸收达到利尿作用,这是其利尿机制。

通过改变饮酒来解决头晕。

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心满,气冲于胸,始则头眩”;真武汤用于治疗“心悸、头晕、瞬动者,欲震地动”;泽泻汤治疗“酒后头晕”;五苓散治疗“流涎、泡沫、癫痫、头晕”。朱丹溪说:“无痰则无头晕”,“治痰,固脾土,运脾燥湿为治痰之本”,“善痰者,治气无痰”,气若通畅,痰必化为津液,“二陈汤为基本方”,湿痰用白术、白术。青黛、黄连、黄芩用于热痰;神曲、麦芽、山楂用于积食化痰;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僵蚕用于风痰;老痰由海石、半夏、瓜蒌、香附制成;白芥子用于胁下痰;痰在周皮用姜汁、竹沥外敷。

真武汤用于治疗“心悸、头晕、身湿、欲撼地者”。真武汤治疗肾虚水泛、肾气不足水泛引起的心力衰竭、水肿、“眩晕、瞬动”。国医大师邱教授常用真武汤治疗眩晕。他指出,“震地”就是晕倒在地上。头晕是因为饮邪遮蔽了清阳,清阳不升,所以头晕。泽泻汤治饮酒之证:“扶饮眩晕”。“眩晕”即头晕,“饮”也是痰、溢、饮、吊饮四饮之一。表现为头晕,也可引起眩晕。泽泻汤用泽泻和白术。现代临床应用泽泻汤治疗内庭功能失调所致的麦斯尼尔综合征。此外,五苓散用于治疗“流涎头晕”。以上四个地方都有头晕的现象,也就是说凡是有痰饮明目清窍的,都要用白术。根据饮痰部位的不同,选用的方药也不同。后来朱丹溪提出“无痰不头晕”。其实他是根据张仲景的四个方子来治疗眩晕的,然后总结出他的经验“无痰不眩晕”。他说“治痰,健脾固土,运脾燥湿,是治眩晕之本”。脾为痰之源。消痰首先要健脾。善痰者,治气不治痰。痰湿无处不在,不同部位用不同的药。白术可以眩人,张仲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祛湿除痹

麻黄汤加舒汤用于治疗因腰酸背痛、周身疼痛、心神不宁而引起的“湿身心烦痛”。湿邪侵犯太阳经络,麻黄汤能发汗,白术能祛湿除痹。桂枝去桂加白术汤用于治疗“身痛烦”。桂枝汤综合征引起身体疼痛和烦恼,临床病毒感染,如SARS和禽流感,引起身体疼痛和烦恼。白术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重用的。甘草附子汤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或轻微肿胀”;季芳黄芪汤用于治疗“重体”,湿时粘腻困,湿时重困为阴邪,都是湿邪感染的例子。肝降灵汤用于治疗肾综合征,“腰重如担五千”,意思是寒湿在腰,腰为肾之府。甘降灵汤可用于治疗寒湿。陈士铎说:“人若腰痛,取白术232,水煎,一剂后疼痛减半,再服一剂则消失。”单味白术可用232治疗腰痛。临床报告表明,用白术30克,炮山甲6克,白酒100毫升(30度),文火30分钟,治疗腰肌劳损,效果很好。

健脾利水

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心满,气冲于心,脉紧”;桂枝去桂、茯苓白术汤治疗“桂枝证犹存,无汗,心满微痛”。张景岳说:水肿根源于肾,标志于肺,受控于脾。治疗方法是拜脾造水。白术是典型的健脾药物。有两个方子,一个是桂苓疏肝汤,用于治疗水肿痰饮,气冲于心。第二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说:“桂枝证犹在,无汗,心满,微痛。”白术能健脾控水,心下可能有痰,所以心满。实验研究:能预防实验性胃溃疡。白术水煎剂能增加离体肠的自发活动张力,明显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明显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小鼠口服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促进肝脏生长,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胆汁分泌。白术能明显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所以作者用大剂量白术治疗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制造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白蛋白倒置。重用白术一方面可以健脾利水,另一方面便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蛋白质。白术还能促进肝脏的生长,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增加胆汁分泌,故有保肝利胆的作用。

润脾通便

《金匮要略》:“八月九日,伤寒,风湿,身痛烦烦,不能侧旋,呕吐口渴,脉弱涩,以桂枝附子汤为主;如果大便坚实,小便利己,就去贾贵白术汤治疗。”贾贵白术汤:白术22,附子12,甘草12,生姜12,大枣6。处方中白术的用量最大,仲景的意图很明确。因多汗伤津,引起脾虚便秘,加白术生津润肠通便。张茵安:“只有当土壤中有水分时,我们才能灌溉周围地区。如果地上有雨露,一切皆有可能。太干了就停了,这就是脾难许人愿的证明。”白术作饵,干了能滋润,湿了能调和。笔者个人经验是:白术泻药,一是用生白术,二是用大剂量,需要30~60克。京医名医魏龙骧认为白术的主要功能是健脾生津,应用于脾虚便秘。据报道“白术3两,生地2两,升麻1元,排便通”,一阴一阳用于治疗顽固性便秘。魏龙骧治疗白术顽固性便秘经验30-60g,120-150g。有临床报道,用白术60克、生地30克、升麻3克治疗妇科手术后便秘,有效率达80%。

产前保健

《金匮要略》:“孕与怀,白树散为主。(白术、川芎、川椒、牡蛎);”《金匮要略》:“妇人怀孕,归主之时,总要服用。(当归、黄芩、白芍、川芎、白术);《金匮要略》:“妇人怀孕,腹痛(绞),故以当归、芍药为主。”(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泽泻、川芎)。临床应用:白术、黄芩有安胎作用,与人参、茯苓、半夏、砂仁同用,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配当归、白芍、黄芩等。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胎动不安的妊娠。与桑寄生、续断、狗脊、茯苓、甘草一起用于补气养血、安胎。